专栏名称: 萧秋水
有书有剑有肝胆,亦狂亦侠亦温文。这是一位知识管理研究者,分享学习方法、成长工具,也分享摄影、电影、阅读、运动等生活美学相关内容,在这里,你也许会看到不同的人生样本、多样化的生活可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槽边往事  ·  只是当时已惘然 ·  2 天前  
阑夕  ·  「不招上网课毕业的应届生」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萧秋水

据说华为开始“清理”34岁以上员工,你恐慌了吗?

萧秋水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2-18 14:14

正文


1


消息出处据说是内部论坛:

[职场天地] 为什么没人说中国区开始清理34+的人了?  

llama  2017-02-06 13:39  楼主


先发放一批应届生去实习,然后把34+的换掉。


兄弟们赶紧想出路吧。


永远飞翔的鸟  发表于 2017-02-06 14:22  13楼

听说了,某代表处某BG领导明确说了不再要34岁以上的人了,

楼上几位兄弟不要怀疑,现实比想象的残酷很多。


拒绝忽悠  发表于 2017-02-06 15:18  18楼

听说是老员工带新员工一段时间,然后新员工接手,老员工滚蛋。


坛鬃  发表于 2017-02-06 15:20  19楼

新员工大部分是应届生,一张白纸,有精力、有魄力、有时间…

高层认为新员工实习一下,马上就可以接手,而且工作效率会更高。


----------------------------不华丽分割线---------------------------


另据威腾网消息(http://digi.163.com/17/0216/15/CDDINLRL0016686Q.html):

1、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的交付员工,注意不是研发程序员,是交付的工程维护人员。


2、研发开始集中清退40+的老员工,这个才是真的针对程序员的。


3、前几个月华为轰轰烈烈的2000研发将士出征本质上跟第1点没区别,也是变相的裁员,因为这些研发员工输出之后大部分人会很快自行离职或者被考核离职,幸存的比例并不高


----------------------------不华丽分割线---------------------------


我在这里强调“据说”,有些消息也给出了出处,是因为消息的确没有正式公布,不过这个不是最重要,我所讨论的,只是这个“信号”。


不管这个消息是否属实,这样的行为,有可能实际在发生,那么,34+的人群,是否应该有点危机感?

不到34岁的人群,又是否应该思考一下:34岁后的自己,可能面临什么?40岁后的自己,可能面临什么?


这样的危机,是否只有全职人员遇到?

是否只有技术人员遇到?


以前职场有“35岁危机”的说法,尤其是女性,现在很明显的,这个年龄危机,正在提前。


是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2




如果你是企业主,也许你会采取同样的做法。

这是一个不再考较工作年限、工作经验的时代了,年龄大,并不意味着能力强,甚至有可能会成为阻碍: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所以压制新人,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

市场竞争本身就很残酷,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家文化”的企业文化,以及人情味,往往也是为了利润服务,假如利润下滑,很多温情脉脉的面纱,将立刻撤下。


与其愤恨,不如换位思考。

与其心寒,不如思考出路。


我相信华为即使是做出这样的决策,也并不会一刀切,而应该是综合考虑年龄和贡献,这个贡献,不会是过去的贡献,而应是未来的贡献。


所以不管是34+还是不足34岁,真正要思考的是:

如何保障自己的价值。


请注意,这里并不是“如何保障自己的利益”。

一个不思进取的人,可能不到30就会被社会淘汰,即使是自由职业了,没人解雇自己,但是找不到市场,也等同于被淘汰。


然而这不也很好?

会让人一直保持斗志,保持旺盛的学习欲。


至可怕的,是自以为米缸安全,结果却是在只剩几粒米的时候,被困在了缸里。




3




时代真的不一样了。

即使是公务员,也不见得安稳,只能说是“暂时的安稳”。而这种暂时安稳,可能会更加可怕:

因为长期在相对安逸、稳定的环境里呆着,能力单一,真到面临失业,和外界的距离已经不是一点两点。


可叹有些父母,还在为了安稳,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考公务员。


如果一个人的能力结构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就有可能被淘汰。这是不争的事实。别怪社会不公平,社会从来就不公平。

优胜劣汰,是丛林法则。


不愿意学习,或者是愿意学习但不会学习,就只能接受这样的命运。阶层固化其实不是真正的悲剧,真正的悲剧是自我的放弃。


有些人觉得只要成为自由职业者或者去创业就可以摆脱这样的命运,然而,自由职业者和创业的压力同样很大,能力仍然是正解,创业所需要的能力会更高。


其实很多人并没发现,数十年来,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一直在发生变化,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人而异。


推荐阅读里德•霍夫曼的《联盟》,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认识。






4




还有一个事实正在发生:

人工智能。


如果一件事情,机器人能够做,而且做得更好,为什么要用人?

人是复杂的生物,需要考虑情绪,需要更多的维护成本,还有抑郁症、自杀、过劳死的危险。


富士康2016年在全国各地的工厂使用了4万台机器人,富士康高管戴家朋说,每年可以打造1万台机器人,未来它们将继续利用机器人替代人类。


与之相应的,富士康的昆山工厂,裁掉了6万员工。


不会只有富士康。人工智能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那么人类的出路在哪里?


我认为唯有创意性的工作,不会被替代。


即使机器人能写小说,但那也不过是按照套路,真正的精彩,从来不是按套路出牌的。


昨天重感冒,然而仍然一口气读完了小说《荆棘之城》(晚上从图书馆拿到书,更新完喜课后开始读,一直读到凌晨一点半)。这篇小说是朴赞郁电影《小姐》的原著,我本来只是一点好奇,想看看原著和电影的差别,没想到的是,小说和电影有共通之处,但更有不一样的精彩(另外,根据这部小说,BBC拍摄出三集电视剧《指匠情挑》)。


我们将如何书写自己一生的故事?

我们将如何面对生命中各个阶段的危机?


我始终觉得,要想应对所有的困境,除了学习、成长、进步、进化,别无他途。

而在能力结构方面,我也始终觉得,应该包括:

一、基础能力(演讲、写作、阅读)

二、专业能力(分不同的领域,达到精通)


而所有这些,都可以和创意结合起来,都可以故事化、游戏化。


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一书里,指出未来最重要的六种技能之一,是“故事感”:

会讲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表达自己、与人沟通,故事性会越来越成为商品和服务在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一件法宝。


如果你对故事感的理解还不够,可以去了解一下戚泽明的故事,他从故事里看到商机,自称“首席故事官”。


他的确靠故事而成功,在喜马拉雅开设了课程《像TED一样演讲,打造你的魅力》,如果你认可演讲能力也是在这个世界好好生存的基础能力,也许你会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整个音频课程分上下两篇

【上篇】:我们会介绍演讲的方法论,比如

▲ 演讲的内容如何组织

▲ 紧张怎样克服等等

▲ 演讲的结构与逻辑

▲ 演讲没什么东西可以讲怎么破

▲ 演讲中万能的讲故事模式

▲ 演讲中如何吸引观众

▲ 演讲中情感如何练习

等等等等


【下篇】:我们会根据具体演讲场景给出模板:

▲ 公司汇报的模式

▲ 年会演讲模式、

▲ 即兴演讲的模式

▲ 获奖感言模式

▲ 电梯演讲模式

▲ 销售演讲模式

▲ 企业提案演讲模式

▲ 30秒说出关键点

等等


对这个秒速变动的世界,你怕了吗?

你是满怀希望、跃跃欲试,还是充满了焦虑和恐慌?

我是前一种,我也希望你是前一种。


今天我的创意作品,是用果冻蜡和鲜花、白石子做成的景观瓶:



我不认为未来可怕,我也不担心被世界淘汰,不过,我更希望的是,这样的信心,可以传递给你。


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