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年:丁酉年 壬寅月 庚辰日
对“一”在文理基因中的运用,在字形基因中的流变,离不开在历史长河中进行讨论。好比是长江源头的水,虽然流经三峡,直奔大海,但是每个峡谷中的水质却又各不相同。
明代冯梦龙主编的《警世通言》,就记载了《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发人深省。苏东坡早年非常自命清高,而且读书破万卷,记忆力也特别好,人称“才高八斗”,是有名的大文豪。江南梅雨天,人们都在太阳下晒书,而才高八斗的苏东坡却搬了张藤椅,躺在太阳下晒肚皮。大家问他晒肚皮干什么,他说:你们晒书,是怕书发霉,我的知识全部装在肚子里,所以我只要晒肚皮。苏东坡曾经在与王安石的交往中,连续犯下两次经验主义的错误,这是值得后人引以为戒的。要知道,后天智识再聪明也会有疏漏和失误,后天智识的聪明总是具有局限性的。以智识做人者,时时都得谦虚谨慎,处下不争。聪明博学如苏东坡者,治学中也犯过两次典型错误。
有一天,苏轼去拜会王安石,恰好王安石不在,苏轼在他的书桌上看到了王安石一首还未完成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心想:菊花开在秋天,其性属火,敢傲秋霜,最能耐久,即使干枯也不会落瓣的。这老丞相怎么犯糊涂,菊花瓣怎么能被吹落呢?于是,他提笔就在后边续了二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听。”王安石回来看到苏东坡接续的后两句诗,并没有说什么。次日上朝时,他暗地里在皇上耳边说了几句,直接把苏东坡贬到黄州当了团练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县武装部副部长。苏东坡一个文人当了县武装部副部长,他以为王安石妒恨他的才气,记恨自己更改了他的题诗,所以才这样惩罚自己。当年秋天来临,待到菊花遍开时,有一天,苏东坡到后花园观赏菊花。一阵秋风吹过,菊花瓣飘落一地。苏轼见状大吃一惊,原来天底下真有落瓣的菊花,他方明白自己被贬黄州的根本原因。
不仅如此,当初王安石送别苏东坡时,曾殷殷地携着东坡之手嘱咐说:“老夫幼年灯窗十载,染成一症,老年举发,太医院看了以后,说是痰火之症。虽然服用中药有效,但是一直难以除根。一定要用阳羡茶,方可根治。现在我已有皇上赐的阳羡茶叶,太医院医官说要用长江瞿塘中峡的水烧开来泡服才有效果。瞿塘峡在蜀地四川,离您任职的地方较近。如果方便的话,您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则老夫晚年的健康就完全拜托您了。”苏东坡一听丞相这番嘱告,当时就答应了。临到中峡要取水时,他却在船上睡着了,未能及时取到中峡水。等他醒来后,“轻舟已过万重山”,船已到了下峡。他只好在下峡取了一坛水充数,以为能瞒过去。王安石烧开后一冲泡,马上指出这是下峡之水,不是中峡之水。王安石的一番讲解,让苏东坡张口结舌、无地自容。“因为瞿塘峡的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一文中。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却又太缓。只有中峡之水是缓急相半。太医院医官乃是一位明医,他是个明白医生,知道老夫的病是中脘之疾变症,所以要用中峡水引经为药,导入中脘。上峡水味浓,下峡水味淡,中峡水处在浓淡之间,用您带来的水烹煮阳羡茶,今见茶色泡了半晌,方才现出茶味,所以肯定您取的是下峡之水。”
这则故事,是中医“上善治水”一种妙用水气的例子。同样是水,因为流经的地域不同,会构成不同的气理。古人的慧观,真可谓细致入微,发人深省。这种本质的发现,是人们后天智能所不能达至的领域,然而却又具备着决定性的功用。抛弃了对万物内在气质的研究和把握,就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干出无数的蠢事而不觉,会犯与苏东坡相同的错误。然而,与苏东坡相同的错误,在当今社会当中,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比比皆是。
水在流动中,会产生气质的不同。这个“一”字在历史的长河中,流经的时代更为久远。在研究“一”时,就更加需要重视深入历史,追本溯源,才能真正把握她的本质。
选自团结出版社出版的《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第25页
启蛰乃正月之中气也——启蛰的时与度
启蛰,早晨醒来伸一伸懒腰——启蛰的正善治养生
天地之气交而为泰 故草木萌生发动矣——启蛰物候
为什么“启蛰”的形名更改为“惊蛰”而且变更了启蛰与雨水的序列位置呢——启蛰的寻根探源
迎和启蛰时——民俗篇
《德道经》是无上瑰宝
大人都读不懂经典 为何要让孩子诵读?
经典诵读是中国古代教育学习的根本方法
“可”字,在古代就是开口诵——老子德道经中的“可”
“国学” 这么热!你选对了吗?——学“国学”要寻根
帛书《德道经》,是当仁不让的首选慧性经典诵读教材
抢救传统中医必须抢救传统文化
看德国人对中医的喜爱——世界需要真正的中医
何谓“健康”?
黄帝内经中的作息与人们的健康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就像我们吃中西餐一样
老中医告诉我们该什么时候起床和睡觉——一日之四时与生命健康
原来“经典”是有层级之分的——哪我读的是经典吗?
慧智是个完美的太极图——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修身明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经典诵读是提升师德的关键方法
为教师点亮光明
孔子问道于老子——是对道德文化的实践与求索
古代教师节是哪一天
营造尊师重道的良好环境
“教师”的古今称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修身明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师德教育——教师首先要明德
师德建设“绝学三招”
师德建设的内圣外王体系
如此逼着孩子们辛苦……真是有点悲哀!——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用经典中丰富的精神营养,滋养孩子们久已饥渴的慧识和智识——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引导孩子掌握全面而准确的诵读方法
如何解决诵读与学习冲突?
抛弃经典诵读 产生民族灾难
赚钱别忘了身体要健康——伏羲黄老思想的养生方法
传统文化是国家的命脉
真诚的孝心是做人的根基(吴致知)
“孝”与“老”——析“孝”字,寻孝道文化之根
孝不孝是次要的问题吗?——孝道思想的根本
抛弃德的孝道,是无根之木———如何立体式的践行孝道文化
你发现细胞内的善粒子了吗?——孝道的能量来自善
明孝道层级之分,做真诚至孝之人
经典诵读开启心音——掌握生命能量的三种元素
脾胃信土之气是后天之本
人体生命有三种能量——21世纪以后是一个“音”的运用时代
孩子注意力严重不集中怎么办?——脾胃信德土的培养是关键霜降,
古代中国的数学水平高深莫测——不可思议的“善数”技艺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中国的文化说到底就是一个德育文化
为什么人们脾气会变坏?——先天仁慈不足应该怎样补足(一)
怎么才能有一个好脾气?——先天仁慈不足应该怎样补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