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跑”的背后,证明了中国马拉松赛事很热,但马拉松文化很冷。
上周日,北京马拉松完成了连续第37年鸣枪。赛后,跑友们在各个媒体平台搜索比赛照片,意外发现存在多张号码一样的号牌。
比如D0198至少出现在5个不同跑者的身上,其中包括4名男性跑者,1名女性跑者,他们被网友戏称北马“套牌五大天王”。
图:五位选手同用一个号码
为防止蹭跑,北京马拉松组委会今年特意推出了选手号码布完整覆盖荧光的防伪技术,选手进入赛道时,需要荧光灯检验,但还是有人钻了空子。他们还很高调——三位同号码者欣然合影,他们开心的表情里丝毫没有不好意思。
图:相同号码的三位选手合影
有人评价,“可能那一刻,他们已经忘记了号码布是‘复制’的,这种心态的背后,体现了对马拉松和跑步缺乏敬畏,显得很无知。”
事实上,在村上春树等名人影响下,跑步这两年成为中产阶级最时髦的运动,马拉松也随之火热。2016年,在中国田协注册的路跑赛事达到了328场,今年预计会超过500场。
赶时髦的人们才懒得去理解马拉松精神,他们享受的是“马拉松”这个标签带来的社交优越感:看,我们才是高级的跑者——他们在社交平台晒出并等着收获“点赞”的照片里,只会有健康的大腿、灿烂笑颜,而不会有狼狈和满地散乱的垃圾。
我的一位朋友感慨:“我朋友圈没人晒马拉松哎,才几年大家都恢复正常了。欣慰!”——看,中产阶级新的鄙视链已经开始形成了。
注: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你还可以在一点、企鹅、头条等平台找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