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单向街书店
这里是独立灵魂的栖息地,我们致力于让每一个独立而又丰富的灵魂,都有处可栖。我们推荐:好书、好文、好物、好剧;我们主办:好沙龙、好展览、好演出、好课程。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单向街书店

又迎来了“冬病夏治”的好日子,趁机谈谈民国中西医之争

单向街书店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7-25 08:00

正文


“得病”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很多人可以不成家不立业,可都作了病人。单向街前几天的头条文章中,也有一篇关于哈利波特中摄魂怪其实是罗琳婶婶抑郁症的隐寓

 

得病了也先不要怕。现在我们的医疗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不管你何时能挂上号,总归还有的治。另外,现在酷暑炎炎,很多人选择冬病夏治,这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方式要放在百年前,胡适也许会尝试,但他会否认;鲁迅先生坚决不会尝试,他只信西医,此处再一次感激藤野先生的教导。

 

当时的文化人物,不仅将医与病看做自身的选择,更看成中国何去何从的标志之一。比如当时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那这个“病”字,可不仅是看医生这么简单,而已化成了国族衰弱的想象。

 

我在一本台版书籍《国族国医与疾病》中,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例子,在此整合部分给大家。本文的很多观点也基于这本书。



先说胡适先生。


胡适先生


想当年,资深媒体人、中国青年的导师之一——梁启超发表了“新民说·绪论”,其中有这样的话:“国之有民,犹身之有四肢、五脏、筋脉、血轮也。未有四肢已断,五脏已瘵(zhài,病),筋脉已伤,血轮已涸,而身犹能存者;则亦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尤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意思是说,民众身体不强健,精神始终困顿萎靡,也谈不上国家的改变与强盛。

 

胡适看过这段话后,醍醐灌顶大为振奋,梁启超的这种“破坏亦破坏,不破坏亦破坏”的态度,不恰当的比喻,就如现在的我们听到崔健、张楚的歌声一样,坚决地给了胡适一方思想上的新天地。他开始对传统文化有了批判、反思以及负面评价。胡适早年主张“全盘西化”,这其中就有反中医,但是胡适的人生中却不乏和传统医学相交的经历。


胡适小时候常生病,因为体弱,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因此形成一幅“文质彬彬”的样子,家乡父老总说他“像个先生”。他小时候得眼病,治不好,最后他母亲听说可以用舌头去舔眼睛,去除细菌,于是这样做了,事后胡适回忆这一段,称母亲为慈母。

 

后来他身体竟由于出门读书而得到改善。原因是从 1905 年他进上海的澄中学堂学习后,他从来不曾缺席下午一点钟的体操课。可好景不长,1907 年,当时在中国公学的胡适患了脚气病,因此休学在上海养病,但这脚气病实际并没“耽误”胡适学习,他在休学期间发现了一方新天地,比如作诗,连他自己都说:“我在病脚气的几个月之中,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同时也决定了我一生的命运。我从此走上了文学史的路。后来几次想走到自然科学路上去,但兴趣已深,习惯已成,终无法挽回去了。”


中国公学

 

但是后来复学后,胡适的脚气病又犯了,这一次他决计不在上海养病了,而是回老家去,理由是“我们徽州人在上海得了脚气病,必须赶回家乡,行到钱塘江的上游,脚气便渐渐退了。“此种请假办法十分建议远离家乡的朋友们尝试。而胡适言语间,看似傲娇的“地域”和“风土”之说,也属于中国的传统医学范畴。

 

由上面这几个小例子能看出早年的胡适并不排斥中医理论。

 

除了脚气病,胡适的手腕、脚腕上还长过肿毒,得过肾病,屁股长过疮,在 1946 年五月的时候,他在一次整理书箱中还突发心痛,应该属于心律不齐一类的病症。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胡适一直都有深刻认识,比如就曾在一篇名为《南行日记》的文章中说“无一日不病”。


后期他的疗愈过程,也是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比如一直困扰他的肛门问题,是一位名叫潘念祖的中医治好的;胡适自己的日记中,也会出现一些治病的小秘方,或许是从街上的传单中看到的......


后来有一位名叫陆仲安的中医治好了胡适用西医屡治不好的肾病,可是胡适却在之后的文章中矢口否认这样的事情。


做为一个最恨人说假话的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在于胡适是主张“充分世界化”的,患了肾炎,如果是中医医治好的,被自己宣扬出去,这对于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很不利。


胡适反对以东方的“旧脑筋”来思考西方进步文明,胡适认为科学的普及不仅是医治中国文化疾病和实际问题的良药,还因为它提供了某种无与伦比的东西,它似乎给了五四精英们一种既能改变社会,同时又超越当时令人窒息的社会和政治之纲的非凡力量!


民国时期胡适提倡的生活方式究竟是怎样的?恰好有一个生动的例子。


当时有一位水利学家名叫丁文江,这也是一位一直被大众遗忘的人才。当时胡适说他是最“欧化”与“科学化”的中国人——每天睡眠八小时;在饭馆吃饭必须用开水洗杯筷;夏天吃水果,必须在滚水中浸泡 20 秒;每年都去外地消夏;看西医,听医生的话,比如医生针对他的脚痒病建议他赤脚,他终身穿有多孔的皮鞋,在家常常赤脚,在熟朋友家中也常脱袜子,因此自称“赤脚大仙”......


丁文江(1887年4月13日—1936年1月5日),字在君,江苏泰兴人,地质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质机构——中国地质调查所。《独立评论》的创办人之一。


其实鲁迅是最坚决反对中医的一位了,想必大家都忘不掉《药》中的那个带血的馒头!血淋淋的表达了鲁迅的态度。


鲁迅作品《药》黑白木刻插画


鲁迅如此坚决的反中医和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中医的特色有很大关系。当时鲁迅父亲病了,去看中医,医生说让他去寻“蟋蟀一对”,还有旁注小字:要原配!这怎么找?分别蟋蟀雌雄本就费事,还得是在一巢之中?后来又发生很多事情,充分向鲁迅展现了中医的一些特点——由于历史原因,巫医不分,而且中医治疗讲究对于身体的整体观察与思考,往往不同的医生观点也不同,而不同的观点自然引导向了不同的疗愈结果,有的药下肚,立杆见影,有的喝多了也是无益处。


然而中医却一直存留了下来,作为一种有别于西方的东方价值观,给了大家治疗方式的不同选择,虽然一直都在“吃”老祖宗留下来资料,药材的生长环境也和从前有了很大不同,药效自然也会不同......我写到这里,一是希望大家更加独立的认识某些事物,另外在择医时,一定擦亮双眼,毕竟中医以其独特性而存在,并不像西医有统一的判别标准。


现如今,猫也可以针灸了!


“中西医之争”的硝烟已散去百年,通过查阅这些资料,看到那一代知识分子,不论持有怎样的观点,但都强烈的意识到变革的到来,并参与到变革之中,他们的精气神也因此有着特别鼓舞人的穿越时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