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网
新闻有深度 思想有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9户中央企业13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 ·  22 小时前  
中国新闻网  ·  霸王茶姬,紧急道歉! ·  昨天  
央视新闻  ·  “春晚分会场,来我家啦!” ·  2 天前  
新华社  ·  今冬最强雨雪,来了! ·  3 天前  
环球时报  ·  斯外长:已与中企签下大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网

今日小暑!民间吃“三宝”,你知道是哪“三宝”吗?

新华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7-07 06:57

正文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在新华字典中,“暑”为热,但这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热,而是炎热。小暑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时节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出梅”、“入伏”是小暑的关键词。




小暑

三候


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一候温风至,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五日后,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


小暑 

农事


有句俗话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意思是说伏汛会对蔬菜和棉花、大豆等旱作物造成损害。民间亦有“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之说,意为小暑若是吹南风,则大暑时必定无雨,就是说小暑最忌吹南风,否则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要注意防洪防涝。



“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江苏地区有小暑日忌西南风的说法,农谚“小暑西南风,三车勿动”,三车是指油车、轧花车、碾米的风车,意思是小暑前后,西南风和东南风的交汇机会多,主年景不好,农作物歉收,风车、轧车、油车都不动了。


小暑 

美食


小暑即将进入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民间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食新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黄鳝


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各地经典菜肴几乎都有以黄鳝为原料的。黄鳝生长在水岸泥窟之中,最滋补、最味美的莫属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此时用黄鳝滋补能起到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的作用。

绿豆芽


炎炎夏日,烹制一道绿豆芽菜肴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同时,绿豆芽的热量很低,而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蠕动,具有通便的作用,是人们公认的夏季瘦身佳品。



莲藕


在夏季空气干燥、补水又不足的时候,常吃莲藕可以凉血、滋阴、清热。对老年人来说,夏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


饺子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伏面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



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小暑 

养生


平心静气


中医讲究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甚则精神失常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表现,心神受损则必涉及其他脏腑。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二子就是这个道理,应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



少动多静


炎炎夏季,骄阳普照,地热蒸腾,正是人体阳气活动旺盛之时,养生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此时,人们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最好坚持“少动多静”的原则,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径、抚松竹,还可以在环境清幽的室内读书习字、品茶吟诗、观景纳凉,运动最好选在早上和晚上。


切勿赤膊


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还和皮肤辐射有关。当外界温度超过37摄氏度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来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来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使人感到更加闷热。所以,赤膊不但不凉爽,反而会感到更热。小暑节气,太阳距地面较近,晴天空气中紫外线含量在一年当中是比较高的,因此赤膊也容易造成晒伤。



大家都在看


美国检方公开嫌犯描述章莹颖反抗的监听录音,法官拒绝保释申请


浙江男孩数学考20分被美名校录取


活捉昆虫300只!杭州这所大学暑假作业有点意思



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综合

编辑:庞雪汀  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