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文涛在《锵锵三人行》曾打过一个比方:在《康熙来了》里,小S是一个天才,而蔡康永则是件“情趣内衣”。
就像一位一丝不挂的女人远没有她穿上情趣内衣时性感一样,看起来,表情包都来自小S,但如若没有蔡康永的包裹,那些包袱又怎么能抖得那么有趣?
蔡康永是一个会把自己藏起来的人。
在“康熙”的12年里,蔡康永很少直接表达过内心真实的观点,只是在一旁微笑配合着小S的搞怪,再时不时再把她往回拉一下。
“你要把自己缩小一点,你要把别人放大。”
这是蔡康永在《康熙》的主持之道。
可这一切在他进入《奇葩说》之后,就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与晓松式奇谈和马东式念广告不同,蔡康永的表达方式更绵里藏针,却又极具个人风格,清楚明了地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我到了《奇葩说》才1年,却有机会讲出了很多在《康熙来了》12年都没有说出过的我想的事情。”
就像他自己说的,《奇葩说》和《康熙来了》不一样,“康熙”要凸显明星,而《奇葩说》则开宗明义地表明了我们是格格不入的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葩”,所以我们要发声。
每次结辩,有人评价他鸡汤,有人说他毒舌,但是当你认真了解他的发言时你就会发现,他说的都是再现实不过的道理:
在辩题“老板傻X该不该告诉他”中,他说:
“角度不同的时候,自然会看别人是个傻X,可实际上,在他的角度看,他看到的景观是不一样的。”
在辩题“要不要牺牲贾玲救大家”中,他说:
“作为与不作为,人最基本的底线应该要守住那个不作为,有所不为。”
在辩题“拼事业还是拼爱情”中,他说:
“感情这件事情你不管怎么拼,最后是拼不来的。可是事业这件事情呢,随着智慧的累积,随着经验的累积,学习可以有帮助成果。”
在辩题“该不该看伴侣手机”中,他说:
“两人在一起久了很容易乏味,因为所谓的尊重、信赖,最后带来的那一种距离感,渐渐地就没有办法克服。当你从一开始就守定了这个规矩,到最后习惯成自然,大家就遵守这个文明而冷漠的规定,关系也就渐渐走到一个令人感到疏离寂寞的状态。”
可在过去,你是看不到这样循循善诱的蔡康永的。
出生朱门,18岁之前蔡康永甚至都没亲手烧过开水,想吃什么都有厨房送来,以至于多年以后第一次见到蒜头都不认识。(蔡康永从小吃的蒜都是切片的)
人间烟火从来与他无关。
可也正是由于家庭的原因,虽自小受尽宠爱,但他并不能像别的小孩一样和父母打球、游泳、玩耍,只能整日看着父母和各类达官贵人交际应酬。麻将局日夜不歇,访客川流不息。
面对蔡公馆的鼎沸和大人世界的无常,幼年的他一直都是一个旁观者。
他回忆起母亲:
“我妈每天睡到中午12点,穿着毛毛边的亮片高跟拖鞋、好莱坞电影里女明星穿的丝质晨袍,在家里晃了一下,起床后不必吃东西,就出门弄头发,弄到两三点回家,等朋友到家里打麻将,打麻将是大人生活中必要的应酬。”
就像《色戒》里一样,每天下午两点,厅堂里响起一阵麻将哗啦啦的撞击声,蔡康永就知道,太太小姐们都到齐了,一刻钟后,厨房里就会飘出鲫鱼汤的香味……
越是生活在上流社会,越是会经历到最真实的世事丑恶与世态炎凉。
这样特殊的家庭环境让蔡康永从小就闻到了衰老的味道,美人会迟暮,太平轮会沉、家道会中落,人来人往也是会变的。所以虽然环境优渥,但他形容自己的童年时却用了一个词叫“苍白”。
在接下来成长的道路上,主持人、作家、设计师、演员、编剧、导演,一个个的角色套到他的身上,也让他看到了更多人生的可能性。
有人说,在《奇葩说》里,比起高晓松的一生顺遂,蔡康永是悲观主义。温柔的世故,毕竟我们难以对春风得意马蹄疾产生共鸣,却对每一次的辗转反侧感同身受。
在第三季《奇葩来了》,马东询问高晓松和蔡康永两队,是否需要扩招奇葩。高晓松由于前面太过热情,导致学员数量即将满额,所以他乐呵呵地说:扩招,我们扩招!但问到蔡康永时,他看了一眼队员们,问:“你们要扩招吗?”队员们开玩笑说:我们不需要扩招了!(不然被刷的概率就会变大)
然后,蔡康永转过头对马东说:我们队不需要再扩招了,但是我们很乐意看到高晓松老师意愿的达成。
这就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在交流中,不会忽略在场的任何人,也尽量不让他们难堪。
马东在《奇葩说》里说他喜欢高晓松是因为他有种才华学识透出的牛X劲,喜欢何炅是因为他高情商和八面来风的周到通达;而说到蔡康永的时候,却因为“他有一颗特别恶毒的心”。
但这个“恶毒”不是我们所想的恶毒,也不是尖酸刻薄,而要拆开来看,“恶”是角度,“毒”,则是精准。
他兼顾了高晓松的才高八斗和何炅的周到通达,历尽风霜,从童年起就深谙人情世故,却依旧怀着对这个世界温柔的爱,把自己的经历学识转化成温恭谦让,用善意和悲悯在《奇葩说》对我们循循善诱。
在《蔡康永说话之道1、2》中,他把自己童年见闻的人情练达和成年后在混迹娱乐圈的暗流涌动融会贯通,教授我们一种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的说话方式。
而今天,他加盟了新一季的《好好说话》,将和马薇薇、邱晨、黄执中、周玄毅一起,针对用户具体的语言困境,用自己的“长袖善舞”来具体解决我们身边的说话难题。
纸上谈兵并不能打好人生这场大战,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懂得如何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