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方面,大家对房价的判断已经是接近于迷信
,首先没有人觉得房价会跌,其次即使有人觉得房价会跌,他也觉得会跌的是别人买的房子,这种迷信非常广泛,在深圳尤甚。深圳卖房的业主很少是因为看空后市,主要是因为换房。为什么换房,除了一部分客观原因以外,相当一部分是主观原因:想要把手上涨的少的房子换成预期会涨的更多的房子。另外,我们调查到10-20%卖房的业主是因为月供压力太大而卖掉。所以整体市场情绪没有多么火爆的局面,但是信心是非常可怕的。
为什么我们说没有火爆局面,因为价格已经停止上涨了。
当前除了个别楼盘,销售均价已经没有明显上涨了。有一小部分上涨,涨的是学区房
,尤其是有新的利好刺激的学区房:比如原来的学区比较差,现在附近新开名校;另一方面传统名校保持匀速上涨。
第二个上涨的是有地铁规划的区域
,像前海、大湾区的概念炒作比较厉害。
我们了解到最近前海小户型炒作非常厉害,有人炒作“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是前海”,然后前海那边的房子就应声而涨了。因此总体均价是平的,有学区和概念炒作的片区是涨的。
当前,交易量属于中等偏上的位置,有一部分人觉得未来可能还会出现进一步的调控政策,在政策出来之前应该赶快买,不然又买不了。
比如成都出的一个政策,离婚两年内,前妻名下的房子也算你的。包括利率也一样,深圳现在首套房利率是基准利率上浮10%,这在全国各大城市里面属偏低,于是很多人会担心未来利率会从10%上调到15%,因此加紧了入市的步伐,所以现在交易量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新房方面,《深圳2018年度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实施计划》中提出的供应5万套可能性不太大,特别是单看商品住房很难达成这个任务。
去年因为开发商处于主观上捂盘心态,所以供应比较低,只有3万套左右,今年商品住宅有可能小幅超过去年,如果加上类住宅,比如商办改造、商务公寓、人才安居房、租赁房都算上,我们觉得可以达到5万套,否则的话比较难。现在深圳主流供应来自于旧改。旧的商品住宅区的改造非常困难,深圳有个小区拖了十年了,基本上改不动;城中村比较好改,因为有股份公司这个集体可以应对,但最近看来难度也非常大,比如说华强城拖了一年多。所以我们认为旧村改造未来进度只会更慢,不会更快。因此对未来新增供应大家也不需要做太多的预期。
下面讲一下深圳人投资热点和心态上的变化。
我觉得不限购的产品非常值得关注。大家对不限购的产品热情在上升,主要是因为供应充足,加上开发商给的佣金比较高中介推的动力也足,几个原因共同作用下交易比较活跃。
当然总体算下来,非住宅的去化周期远高于住宅的,也是因为供应比较多,且市场上产品参差不齐。近来深圳南山区宣布商务公寓是可以申请学位的,这样也给商务公寓这一类型的产品带来利好。当前不限购产品这一类有比较好的表现,在东莞已经出现了不限购产品在新房市场的交易比例不断扩大。
另外一块值得关注但没有数据可以支持的,是农民房、小产权。从去年开始一直涨,现在购买群体越来越广大。因为不限购,不需要房票,所以当前甚至东莞和惠州的小产权也是深圳人投资的重要标的。再加上现在有长租公寓的利好,考虑到售价比商品房便宜2/3左右,很多人未必博拆迁,觉得即使只收租也是一款非常好的产品。因此有一部分的资金进入到这个市场,我们判断这类产品的火爆趋势大概率会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