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城区市场监管局
发布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动态、信息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大学  ·  浙大做“邻居”,盐碱地结出甜草莓! ·  4 天前  
马靖昊说会计  ·  DeepSeek+小红书,这才是未来5年财务 ... ·  2 天前  
BNU统计  ·  “青春向党,学史力行”微党课比赛通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城区市场监管局

2024年“我与上城市监共奋进”典型案例展示(四)丨当批发秤遇见零售货:谨防"大马拉小车"的隐秘戏法

上城区市场监管局  · 公众号  ·  · 2025-02-14 17:16

正文



为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激发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局开展了2024年度“我与上城市监共奋进”优秀案例的评选,主要从改革创新、依法行政、消费维权、为企服务等视角,重点遴选对工作有成效的典型案例,形成示范引领。本期带来的是 笕桥市场监管所甘建雄 的案例。




本期案例



当您在海鲜市场盯着活蹦乱跳的虾蛄时,是否想过电子秤上的数字可能"偷走"您的钱包?那些看似合规的计量器具,可能正上演着"合法缺斤"的隐秘戏法。

2024年,消费者陈先生握着两张小票走进笕桥市场监管所——同一袋虾蛄,摊贩的电子秤显示0.9斤,公平秤却只有0.8斤。但离奇的是,执法人员带着标准砝码检测时,那台被指的电子秤竟精准得如同教科书。这场"完美犯罪"的突破口,竟藏在秤盘底部一行小字:最大量程100kg。原来摊主用批发龙虾的磅秤,称起了论两计价的虾蛄!

笕桥市场监管所甘建雄表示,用100kg量程的秤称0.9斤海鲜,就像用米尺测量发丝直径。调取该摊位交易记录时发现,其90%交易量不足1公斤,却坚持使用批发规格的秤具,这是现实版的"大马拉小车"把戏。该行为客观上确违反《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与《商品量计量违法行为处罚规定》的相关规定,因该商户属首次违法,主观不存在故意,并已及时整改,经调解,商户愿意退回94元并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赔偿500元。





民生计量无小事,一斤一两总关情。此案例中虽然涉及金额较小,却切实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对此,笕桥市场监管所“不以事小而不为”,持续加大计量监督检查力度,抓好“秤杆子”,努力营造公平放心的消费环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