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十五冶
中国十五冶形象宣传、品牌推广、文化建设和交流互动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十五冶

【普法专栏】民法典宣传月:典亮企业,与法同行

中国十五冶  · 公众号  ·  · 2024-05-21 22:25

正文




2024年5月是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今年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民法典进企业系列普法活动。下面就来一起学习这些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吧。


一、民法典中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民法中的平等,是指主体的身份平等。身份平等是特权的对立物,是指无论其自然条件和社会处境如何,其法律资格一律平等,所有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双方,在民事活动中的行为均应遵循这样的准则。平等原则,最集中地反映了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本质特征,是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主要标志,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合同关系当事人的法律要求。

此处的平等并非绝对平等,而是相对的平等,即对特殊人群、特殊交易等法律有特别规定进行保护的,从其规定。

【法条链接】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是指意思自治,是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以自己的真实意志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是民法基本原则中最核心的原则。

【法条链接】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在民事主体之间发生利益关系摩擦时,以权利和义务是否均衡来平衡双方的利益。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平衡各方的利益,要求以社会正义、公平观念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权利义务一致性正是公平原则的体现。

【法条链接】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实守信原则

诚实守信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应本着善意、诚实的态度,行使权利不侵害他人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是禁止权利滥用的体现。

【法条链接】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5.其他

此外,还有公序良俗原则和绿色原则。

【法条链接】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二、优化营商环境四大基本要求

法治既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坚持主体平等

民法典在总则编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宣示“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在物权编更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需要落实民法典对平等保护的要求,用法治构建稳定预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法条链接】 第一百一十三条 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第二百零六条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第二百零七条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2.保护财产权利

财产是公民和法人的基本权益之一,而民法典则为财产权益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保护框架。民法典在物权篇中对各类财产权利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无论是个人的权益,还是企业的合同权益,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相应的法律依据,保障权益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法条链接】 第一百一十四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第一百二十五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股权和其他投资性权利。

第一百二十六条 民事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民事权利和利益。

第二百二十四条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百四十条 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便利交易流转

财产流转制度的核心要旨在于通过合同便利财产交易和要素流转。民法典中兼容民事商事规范,反映了市场经济特点和要求,保障平等市场主体能够依照自己的意愿,充分利用自己的财产,与他人自由订立合同,以规则为基础提高财产交易和要素流转的便利性,降低交易成本。

4.追究侵权责任

对于权利的保护以及救济是民法典存在的意义之一,侵权责任编是在《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编撰修订形成的,它体现了民法典作为权利救济法的属性,旨在解决民事权利受到侵害后,应当如何进行保护的问题。违法要追究、侵权要担责,保证被侵害人能够依法获得救济,维护被侵害人的合法权益。

【法条链接】 第一百一十九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百七十六条 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来源:法律风控部



【相关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