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郑明珠
编/ 徐晶晶 李如婷
2020年,365天。历史长河中普通的一年。
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酒业板块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云喝酒”给疫情中的生活带来乐趣;茅台价格持续“飞天”成为消费热题;酱酒热潮成为各大展会的主题等。除此之外,白酒行业也暗潮涌动,舍得酒业“暴雷”背后的资金迷局;水井坊半年报的断崖下跌、总经理秒辞;“网红”带货、“网红”视频
UP
主的流量博弈;白酒涨价的你追我赶;年份酒“黑幕”的再次被揭……
▏
看完本期特别的《月旦评》,酒业人将迎来崭新的
2021
,九度咨询(马斐九频道)祝您好运、牛气洋洋!
一场抗疫阻击战犹如一场大考,考验着酒企的综合实力和管理能力。
面对疫情,酒行业也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捐资捐物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初,酒业提供的社会援助超过了
15
亿元。
为重振经销商信心,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等酒企纷纷向经销商推出了帮扶措施及慰问物资。五粮液下发通知称,当前市场环境下,各营销战区要强化计划配额调节预案,对经销商进行分类调节,科学精准施策,不搞一刀切。
二月中旬开始,酒企纷纷复工复产,茅台、郎酒等多家酒企宣布“计划不变,任务不减,指标不调,员工收入不降”等目标。
行业开始分阶段、有步骤、有秩序地复工复产,既不会对全年计划造成大的影响,还会对当前的疫情防控发挥积极作用,是一个统筹兼顾、符合实际的方案。
白酒涨价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名酒领衔涨价,省酒也不甘示弱。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汾酒等知名酒企品牌纷纷下发了涨价函,飞天茅台虽然没有官宣涨价,但是其在市场上的价格已近3000元。
进入十二月以来,剑南春、舍得酒业、牛栏山、今世缘、古井贡等知名省酒龙头也发出了涨价函。涨价幅度通常在100元以内,调整类别包括团购价、零售价、终端成交价、供货价、出厂价等。
▏
旺季临近,白酒行业接连涨价
,
价格指数进一步提升。
酒业发展促进局发布12月中旬泸州·中国白酒商品批发价格走势分析。报告期内全国白酒商品批发价格定基总指数为
106.25
,上涨
6.25%
。其中,名酒价格定基指数为
107.42
,上涨
7.42%
;地方酒价格定基指数为104.29,上涨
4.29%
;基酒价格定基指数为
106.73
,上涨
6.73%
。
白酒今年在资本市场格外受热捧,特别是下半年,A股成为白酒的主场。虽然十二月下旬,酿酒股一度经历调整,但是从全年整体来看,酿酒板块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
老酒企红星拟通过大豪科技曲线上市的消息传出后,后者12连板。而且,多年徘徊在退市边缘的皇台酒业在复牌首日大涨
315%
后,次日涨停。
个股来看,茅台股价一路攀升,市值站在2万亿上方,成为
A
股“股王”。
11
月
5
日,五粮液市值突破万亿大关,成为
A
股市场第二家市值破万亿的白酒公司,另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泸州老窖等全国性知名酒企股价纷纷创出历史新高。
截至12月
25
日收盘,贵州茅台总市值从
2019
年末的第四名冲到
A
股市值榜首,总市值达
2.30
万亿元,另一白酒龙头五粮液近一年涨幅
117.89%
,市值突破万亿元,达
1.07
万亿元,市值排名从
2019
年末的第十一名冲到第六名。
中信证券表示,年末机构集中调仓和个别流动性事件冲击诱发了近期市场波动,但被扰乱的预期将重聚共识,并且年末博弈的心态和交易行为在跨年后或趋于缓和,建议坚守顺周期主线跨年。坚定推荐白酒,即将进入信息集中释放期,看好行业景气和龙头发展。
白酒上市公司虽然不多,但一直是A股市场最坚挺最热门的板块之一。今年以来,很多白酒企业都在争做第
20
家白酒上市公司。
11月,红星突然携手大豪科技,欲实现曲线上市。
5月下旬,国台酒招股说明书发布。而在此之前,郎酒上市的消息流传已久,并在
6
月
5
日发布了招股说明书。而且,一度不为人所熟悉的圣窖酒业,也因园城黄金的收购案,被业界猜测是圣窖酒业曲线上市的举动。尽管园城黄金最终宣布终止收购圣窖酒业,但这并不能影响业界对酱香型酒企业频繁释放上市讯息的好奇。
▏
金沙酒业
也宣布
上市
计划
。
张道红董事长表示,金沙酒业目前正在解决股份历史遗留问题,预计2021年能够解决并启动上市计划,力争在
2024
年完成主板上市。
9月,江小白在微信公众号,宣布完成
C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兴资本旗下华兴新经济基金领投,
Baillie Gifford
、正心谷资本、招银国际资本、坤言资本及温氏国际跟投。
白酒股在2020年大放异彩,尤其是消费品市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还处于恢复期,白酒股仍一路走高,让白酒企业成为资本市场眼中的“香饽饽”,多家酒企谋求上市也再次印证了白酒在资本市场的热度之高。
在高端白酒市场持续火爆的情况下,决定企业发展速度的基础,主要不是如何做销售,而是如何生产出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端白酒,这就涉及高端白酒的产能问题。
5月底,五粮液在股东大会上对外公开了扩产计划,五粮液称将建设全国最大的纯粮固态发酵酿酒基地,实现
22
万吨优质原酒产能。与此同时将原酒总储藏能力提升到
100
万吨,成品酒储存达到
6
万吨。
10
月份,五粮液便行动起来,发布了扩产和技改的公告。
6月,泸州老窖宣布,投资
88.77
亿元建设酿酒工程技改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会年产优质基酒
10
万吨,曲药
10
万吨。
9月
10
日,茅台酒“十三五”项目中华片区
18
栋茅台酒新制酒生产厂房开始试生产,预计每年实际新增茅台酒产能
5200
吨,据悉,此次试生产的
18
栋制酒生产房投产后,茅台酒基酒年产能将达
5.6
万吨。
除了上述企业,其他几家上市酒企也有技改扩产计划,古井贡酒出台高达89亿元的技改方案;汾酒规划到
2020
年原酒产能将达到
20
万千升;今世缘自筹
14.7
亿扩产;口子窖拟投入
13.60
亿提升产能。
在多个企业扩产、技改大面积展开之时,也有分析认为,以上一轮的白酒扩产潮来说,部分企业其实并没有尝到产能提升后带来的“甜头”,就先尝到了盲目扩产的苦果,有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关闭一些生产基地,有的原酒生产企业更是深陷产能消化的泥淖,不遵循市场规律,产能过剩和无序发展也是行业的“隐形”危机。
“中高端白酒市场规模(上市白酒公司)至少还有
2000
亿以上的潜在空间,
100%
以上的成长空间;腰部价格带(区域性和次高端)白酒成长空间最大,至少还有
300%
以上的增长空间”。天风证券去年年底在研报中如此表述。
该研报同时指出,中国人均酒精摄入量向上提升空间已经不大,这也意味着消费总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无论是中高端白酒,还是腰部价格带产品,未来增量只能通过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来实现。
▏
无论是头部企业还是省酒龙头都将次高端产品置于重要位置。
10月份,泸州老窖推出了高线光瓶酒“高光”,据悉“高光”
G1
、
G2
和
G3
,均为浓香型白酒,定位年轻消费市场,未来要将其打造为继泸州老窖特曲、国窖
1573
之后,泸州老窖的第三曲线。关于定价,上市发布会当天仅公布了高光
G3
的零售价为
698
元。在行业看来,这是泸州老窖开启次高端领域增长极的一大举措。
去年11月,洋河股份推出梦之蓝
M6
的升级产品梦之蓝
M6+
,定位次高端第一大单品。今年以来,洋河通过“牵手”中国航天基金会、举办经济论坛等方式为梦之蓝
M6+
赋能,并且在
10
月份,“梦之蓝
M6+
”核心经销商晚宴在济南山东大厦举行,山东、河南两省
300
多位“梦之蓝
M6+
”核心经销商参加晚宴,这也意味着其全国化布局的加速。
12月,古井销售公司下发通知称,年份原浆古
20
于
2020
年
12
月
16
日起,在原有价格基础上开票价格上调
20
元
/
瓶,调价后各渠道价格体系相应调整,具体调整幅度及调价后费用兑付、管理办法等相关事宜另行通知。年份原浆古
20
是古井贡酒占位
600
元
-800
元价位带,是其次高端市场的主要产品。
汾酒、酒鬼酒、水井坊、今世缘、剑南春等酒企均通过提价或者推新品布局次高端价位带。
疫情对于次高端白酒市场有所冲击,但从中长期来看,酒企布局次高端的这一行为是积极明智且具有长远意义的。布局次高端白酒市场不是应激性行为,而是基于长期性的战略考虑,品牌力和价位段都需要长期培养,而且这些酒企普遍摆脱了生存压力,布局次高端是发展所需而非生存必须。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对于“酱酒热”能否持续下去打了一个问号。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个担心有些多余。酱香型白酒无疑是
2020
年白酒行业的明星,其热度从
2019
年延续至今,持续发酵。
有人说“酱酒热”是“茅台热”带动的,无疑,今年以来,茅台在市场和“资本圈”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多个电商平台放量平价飞天茅台,却依然供不应求;二级市场上,茅台股价屡创新高。从半年报和三季报的业绩来看,疫情影响之下,茅台的营收和净利润皆实现了
10%
以上的增长。
不止茅台,郎酒、习酒、国台、金沙等酒企今年也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或扩产能,或谋求上市,或提价,或业绩再创新高等。12月
12
日,习酒方面在公开场合称,已提前实现今年既定的百亿销售目标,成为继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之后,贵州第二家销售额破百亿的白酒企业。
▏
按照习酒规划,截至
2025
年末,公司的销售额预计达到
200
亿。
今年下半年以来,一大批酱酒企业对旗下战略产品进行了提价动作,这其中包括青花郎提价,习酒窖藏1988提价,金沙摘要、钓鱼台、珍酒等在内的主流酱酒产品,都在旺季前做了调整。这说明酱酒品类的溢价能力得到提高,意味着酱酒的定价权争夺也会越来越激烈。
10月份,女儿红宣布进军酱酒市场,并发布三个系列产品。女儿红是黄酒龙头古越龙山的全资子公司,这也意味着,老牌黄酒企业古越龙山正式踏入了酱酒热潮中。
11
月份,保健酒企业海南椰岛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酱香型酒新品“椰岛海酱香型酒”。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酱酒热度尤其突出,在投资需求、经营需求、消费需求上都出现了明显的爆发。今年酱酒优势持续释放,是基于酱酒长期消费培育、对其他品类挤压及白酒消费高结构化这三点影响。
但是同时,在酱酒高速前进的同时,也有一些观点认为,未来几年,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届时对企业系统化、规模化、市场化要求会更高,产能会出现重新配置和企业再分配的情况,挤压可能存在的泡沫情况。
近几年,随着老酒热的兴起,老酒市场逐渐从私人爱好发展成圈子爱好,并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成为了酒行业极重要的一个细分市场。
12月,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五粮液集团公司承办的
2020
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家有老酒”——民间寻宝五粮液专场活动在酒都宜宾举行。据五粮液方面透露,该俱乐部接下来将深度挖掘五粮液的老酒文化、历史,理清老酒时代脉络,引导收藏界、消费者对五粮液老酒的正确认识,更好服务老酒爱好者,并以此推动五粮液老酒收藏事业的发展。
11月,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和河南省酒业协会共同主办的
2020
中国老酒大会举行;
9
月,舍得酒业在北京发布新品舍得收藏家尊享(限量定制版)礼盒,舍得老酒线再添新成员。同时,舍得酒业还与阿里、中国收藏家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创老酒新时代。
8
月,继举办陈年老酒线上拍卖会之后,第二届郎酒“老酒还乡”暨青花郎陈年老酒交流鉴赏会又在郎酒庄园开启,让
500
多瓶稀缺老酒重回故土。
另外,5月份,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综艺集团董事长昝圣达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年份酒”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建议,也发酵了年份酒市场的讨论热度。
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老酒市场指数》报告显示,2018年老酒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500
亿元,随着老酒价格不断上升、消费者人群持续增加,预计
2021
年老酒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
老酒产业将驱动新一轮行业转型,也注定老酒“赶海”与“淘金”模式开启。老酒本身与生俱来的超强价值链会反哺白酒主产业链,主产业链与老酒产业链互为作用,形成全产业链的白酒价值运作产业带。
年初,受疫情影响,大家被隔离在家,适合自饮的中低端光瓶酒被看好,光瓶酒市场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增长,一批50元左右的光瓶酒开始受到消费者热捧。
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高线光瓶酒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特别是10月份, 泸州老窖发布了“高光”系列新品,直接将高线光瓶酒的价格拉到了
698
元
/
瓶,重新构建了高线光瓶酒的天花板。而在此之前,泸州老窖已经上线了一款高线光瓶酒“白瓶”,
52
°和
38
°的单瓶定价分别为
298
元和
278
元。
行业数据显示,目前光瓶酒的市场规模约在700亿元左右,每年增速
20%
。
▏
未来
3-5
年光瓶酒规模有望扩容至
1200
亿元。
光瓶酒的市场主流价格带从20元
-30
元跨越到
40
元
-60
元。而且光瓶酒的价格,一方面受宏观经济环境和消费升级驱动,另一方面也受通货膨胀影响,其升级周期将越来越短。虽然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百元光瓶酒,甚至千元光瓶酒。这些新品大部分上市不久,其价格很难作为光瓶酒的定价依据。
本质上,高线光瓶酒与大众光瓶酒的区别并不是价格,而是满足消费者更高的需求。当前市场,虽然有少数天价光瓶酒,但是未成气候,不能作为参考。而主流高线光瓶酒,价格基本在百元档以下。
因此,对有志于光瓶酒市场的品牌来说,高线光瓶酒不等于高价光瓶酒。想借助高线光瓶热,推出自家高线产品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仅想以超高价格牟取利润,那么最终结果很可能不如预期。
超高度白酒在今年一时受到热捧,酒企也纷纷“摩拳擦掌”,争相推出超高度白酒。
2月
26
日,古井贡酒集团
72
度新品——小罍神原度精酿小酒在京东、天猫平台开启线上预售。古井贡酒方面称,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加快了品牌厂家对于市场的精准定位和敏锐反应的速度,小罍神也正是基于此而推出。
2月
21
日,五粮液系列酒的开年新品
70
°火爆原度小酒(
100ml
)也正式走下生产线。五粮液火爆品牌官微显示,
70
°火爆原度小酒是公司满足新消费新需求,重点打造的一款高度数高品质产品。既适合热衷极致口感的潮派消费群体,又能满足追求时尚的年轻消费群体。
而在此之前,山东景芝酒业在二月初推出了“景致
75
景阳春原浆”、“景致
75
景芝白干原浆”和“
75
°景芝白干”三款
75
°高度酒新品。
除此之外,李渡、刘伶醉、椰岛、石湾等企业纷纷推出70度和
75
度的超高度白酒。
据悉,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白酒大多数都在40°
-53
°之间。对于白酒企业在疫情期间纷纷推出
70
°以上的白酒产品,有专家分析认为,疫情期间,超高度白酒之所以火爆,是抓住了消费者的防疫心理,而这也说明了它是一种阶段性产品,不适合大多数酒友的消费习惯。
对于白酒行业来说,超高度不是中国白酒的主流度数。仅仅是受疫情的影响和特殊时期的需求,出现了短期的“超高度现象”,长期来看,不会成为主流。而且超高度酒因为度数很高,在入口的时候有强大的冲劲,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一直以来相对比较小众的果酒在今年忽然受到了众多青睐。天猫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天猫酒水中的果酒销售额高达2亿;仅
11
日当天,果酒成交额同比增长
40
倍,涨幅在所有酒类中排首位;今年
6
·
18
期间,果酒类增长率超
120%
,天猫
55
大促中,果酒增长超过
400%
,梅子酒增长超过
1000%
。
“果酒热”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由于一些年轻人还不太适应入口辛辣的高度酒,所以他们会选择度数更低、更健康的酒,另一方面,果酒也满足了年轻人对多元化口味的需求。
近年来,茅台、泸州老窖、江小白等酒企也有加码果酒市场的动作。此外,以主要提供荔枝纯发酵水果酒、微醺低度女士甜酒、洋酒等产品的MissBerry也开始受到女性消费者的喜爱。
2020年初,饮料
+
酒的模式在茶饮业也颇受欢迎。
5
月,喜茶推出醉醉桃桃和醉醉粉荔,两款主打水果茶
+
朗姆酒组合的产品;农夫山泉发布了
TOT
气泡饮,其中包括国内第一款米酒
+
气泡瓶装饮料新品,酒精度
0.5%
;
6
月,茶百道联合泸州老窖推出可以“断片”的奶茶 “醉步上道”。
业内人士表示,融合了气泡和果汁的低度酒饮产品,不仅口感更有层次,饮用场景更加丰富,也可以将那些没有饮酒习惯的群体纳入消费人群,特别是女性和年轻人。
数字化是近年来屡见不鲜的热词之一,新冠疫情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酒企数字化的转型。
根据阿里平台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
1-3
月,阿里渠道酒类总计销售额约
42.26
亿元,同比增长
60.62%
;销量约
2143.85
万件,同比增长
8.5%
。
▏
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白酒头部企业早早布局,借助数字化加持全产业链发展。
12月,泸州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泸州市委关于制定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会议表示,泸州市应充分发挥“酒城”优势,推动
5G+
工业互联网建设,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白酒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发展理念。
4月,茅台与华为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信息化咨询规划、新基建领域、“智慧茅台”工程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充分发挥茅台在白酒领域的积累和华为在
ICT
领域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推动白酒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3月,五粮液推出“数字酒证”,据公开资料显示,“五粮液数字酒证”是五粮液集团在臻久网创建的与五粮液实物酒一一锚定的区块链加密电子提货凭证。正是运用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多方节点记账特性,实现了酒证交易信息共享,对数字酒证对应的实物酒从出厂、仓储到物流全流程进行数字化管理,只需输入酒证
ID
,酒证操作路径将全透明展现。
未来酒业数字化不仅实现产品数字化而且还要实现渠道数字化、终端数字化以及消费者数字化,并贯穿整个产业链。
经历过行业调整期的白酒公司在逐年增长的同时,行业集中度越来越明显,疫情时代加速白酒行业分化趋势。
浙商证券12月份在研报中称,白酒品牌集中化趋势加剧,高端酒整体表现优秀。同比数据来看:
11
月线上白酒销量同比下降
8.74%
,均价提升
36.66%
,其中高端酒整体量价均表现优秀。
具体酒企来看,主要酒企销量均实现同比正增长(仅有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牛栏山及金种子负增长),同时主要酒企均价亦实现双位数增长(仅有口子窖、牛栏山为负增长),可以看出非知名品牌酒销量下降拖累整体白酒销量表现,市场份额向品牌酒企集中速度加快,消费升级趋势仍在延续推动均价持续提升。
▏
从
19
家白酒上市公司发布的三季报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仅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山西汾酒、顺鑫农业的营收过百亿,有十一家酒企的营收为负增长。
前三季度,19家白酒上市企业总营收达到
1909.9
亿元,同比增长
5.1%
。第一梯队的茅五洋泸汾营收总和达到
1505.9
亿元,占据
19
家上市白酒企业总营收的
78.85%
,对比发现,剩余
14
家白酒上市企业营收仅不到
30%
。
一线白酒企业的发展,将同步带动整体白酒板块提升;同时,随着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一线酒企的优势将更加凸显,从而对中小型区域酒企形成进一步挤压态势。
有分析认为,今年的业绩表现凸显了强者恒强弱者恒更弱的定论。除了行业前六位的名优白酒以外,其他排名靠后的、区域型的白酒企业将承受较大压力。
年轻群体逐渐成为消费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近年来,各酒企开始思考如何将触角伸向年轻人,今年,更为尤甚。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20年轻人群酒水消费洞察》显示,年轻化是酒水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
90
后、
95
后年轻人的酒水消费增长极具潜力,从消费人数和人均消费水平来看
90
后、
95
后消费者皆呈现增长趋势,年轻消费者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的主力军。
2020年
6
·
18
电商大促时,天猫超市实时数据显示,茅台酒消费人群中,
18
至
30
岁区间的
90
后占比达
59%
,而
70
后、
60
后等传统消费主力已“退潮”,分别占据
8.7%
、
3%
。
7月,舍得酒业旗下沱牌酒与《新神魔大陆》手游打造的联名款——“沱牌
X
神魔大陆”盲盒系列新品在京东平台正式上市。
9月, 泸州老窖推出的窖龄研酒所,通过窖池研究室、微生物研究室、气味研究室、产品研究室等年轻人感兴趣的时尚元素来体现产品内涵。
同在9月,江小白公布新品果立方系列。该系列包含白葡萄味、混合水果味、卡曼橘味、蜜桃味等多款水果高粱酒产品,度数在
15
度
-23
度之间,低酒精度、酸甜的口感正符合大部分年轻人的偏好。
对于90后甚至
00
后而言,其消费主张更为清晰奔放,也更有个性,所以面对年轻人,白酒品牌需要突出个性化和情绪,采用正确的营销方式是与年轻人市场达成情感联系和互动的重要一环。”
今年以来,酒业社区团购蓬勃生长。
舍得酒业、中粮长城、张裕、青岛啤酒、百威、华润雪花等酒企纷纷下发通知,招募社区合伙人(团长),古井、口子窖、潭酒等品牌的经销商也自发加码社区团购,这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交织进行的酒业社区团购浪潮正加速到来。业内人士表示:“酒业部署社区团购是大势所趋,也是一场迫不得已的自救运动。”
▏
“
0
投资、
0
风险、
0
成本、
0
库存”,在社区团长的招募说明上,各大酒企几乎都打出了这样的口号。
在团长应聘条件上,酒企无一例外都对应聘者社区圈子的广度和影响力有所要求。比如,舍得要求团长居住在人群较为集中的社区,自己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在社区中有较好的人际网络。有些酒企还制定了明确的硬性要求,比如,长城提出了应聘者应拥有
100
人以上微信群的条件,张裕则将
100
人以上的社区或小区微信群主作为重要招聘人员之一。
集合了“电商”、“微商”、“拼团”、“熟人经济”等多个标签的社区团购,自
2016
年出现以来,吸引了众多人参与。但是多在生鲜领域,刚需消费和高频次的社区团购用户画像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酒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