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0月的结束,一年一度的广州车展将再一次拉开帷幕,毫无疑问,今年的广州车展将再一次亮相很多的新车和概念车,但是在这些新车还没有亮相之前,我们目前不做评论,我们今天想讨论的问题是,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品牌的迅速进步,我们却发现了一个很诡异的现状,在之前那些年,中国品牌很多车企在新车亮相之前,还像模像样的做一版概念车来吸引消费者和媒体的目光,但是这两年中国品牌车企已经不怎么做概念车了,基本都是消费者知道的时候,都已经在媒体试驾的阶段了,那么我们就简单的探究一下,中国品牌厂商为什么不热衷于做概念车了,这其中映射出中国品牌本身哪些问题?
1、中国品牌的整体设计能力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概念车恰恰考验的是设计能力和想象力
概念车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是实用性吗?显然并不是,而是出位的设计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于大多数的设计师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中国品牌虽然在整体产品力上有所提升,但是在设计层面还是缺乏底蕴和深层次的内容,我们看到吉利博瑞、荣威i6这样在设计上被广泛认可的产品,它们的设计师彼得霍布里、邵景峰几乎都是来自国际厂商,纵观整个中国品牌大阵容,目前的整体设计能力还是很欠缺,这不是我们一家之言,消费者对于我们国产产品的内饰、外观设计不足是有普遍口碑的。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品牌设计师阵容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那么自然而然在概念车的设计上就会出现创造力、想象力不足,所以在中国品牌设计师整体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之前,概念车可能还是会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2、中国品牌的概念车和量产车差距太大被骂,伤了很多设计师和厂商的心
概念车和量产车不一样,这在全世界范围内几乎没有个例,当然这是限于成本、空间、实用性等方面的原因,所以不值得被过分批评,但是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的量产车和概念车前后差距过大却显得异常的介怀,这是为什么?其实我们仔细思考了一下,发现了其中的奥秘,那些国际厂商推出概念车,尤其豪华品牌,之后量产,就算不一样,很多人并不买或者买不起,所以是不是一致,倒也不打紧;但是中国品牌推出的概念车一旦量产,那么这些车是大多数人能买得起的,所以会特别关注,那么一旦量产之后,前后两张皮,这种心理落差,是个人都会骂街。
这也是有具体的例子,之前长安汽车推出过CS95的概念车,真的是极尽科幻、线条、科技感之能事,但是之后推出的量产版一亮相,被网友骂惨了,当然也真是有“概念林志玲,量产罗玉凤”的既视感,所以长安紧急撤下了那版量产车的前脸设计,换上了一款比较中庸的设计,虽然不怎么招骂了,但是和概念车还是没有一点关系,所以前后的设计差异,让消费者伤心,也让设计师们黯然伤神,既然概念车只能给自己招骂,那么还不如索性不做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3、中国品牌山寨横行,出位的原创设计被挤压而丧失空间
中国品牌设计方面的原罪是什么?我想山寨应该是其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时至今日,山寨依然是很多中国品牌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当然这也侧面映射出中国品牌整体设计能力的整体缺失,尤其体现在二三线品牌上,山寨行为给予原创设计的打击点在于,劣币驱逐良币,也就是说,大量的山寨产品取得了市场和销量上的“成功”,那么那些专注做设计的品牌反而被挤兑出市场,长此以往,大家就都开始山寨其他品牌上下功夫了,在原创设计上就不怎么上心了,既然在原创设计上都未必能上心,那么更何谈花功夫去搞概念车了。当然还得提防自己的设计还在概念车阶段,山寨车型已经上市了。
4、中国品牌蒙眼狂奔,新车推出速度过快,概念车没有孕育时间
对于很多合资品牌来说,你现在看到的一款量产车,很可能是两三年前开始设计研发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设计、配置显得比较老土,而我们中国品牌的很多新车,很可能三个月之前还是一张图纸,这便是差距,中国品牌新产品的快速入市,看上起好像是中国品牌市场繁荣昌盛的表象,但是这却恰恰忽视了一些最重要的东西,比如产品的设计,底盘的调校等等。
那么这样快速的推新车节奏,带来的当然是产品品质的不可控性,而对于设计来说,更是致命的,要知道,一款车的设计从图纸到油模到基本框架到整车,是非常耗费时间的,而中国品牌这样的蒙眼狂奔,显然是没法做出非常有设计感的产品,更别提有时间和精力去做概念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