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股价走势
芯片是电子产品中最为核心的部件,芯片计算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电子产品的处理能力,但与此同时,芯片的功耗也很大程度制约了电子产品的续航时间。
Intel长期以来注重其芯片的处理能力,其耗能居高不下。由于Intel与PC的组合早期依赖外接电源,功耗制约并不是主要矛盾。
然而,在iPhone所开创的智能手机/移动电子设备时代,续航时间成为很大的瓶颈。iPhone的触摸屏已十分费电,这也要求iPhone必须搭载低功耗的芯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与Intel完全不可相提并论的ARM公司崛起了。不同于基于复杂指令集CISC的Intel(X86架构),ARM通过精简指令集RISC能够极大降低芯片功耗。ARM通过授权精简指令集的业务,将搭载RISC的低功耗芯片推广到整个移动设备领域。ARM在移动微处理器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在智能手机市场,90%手机使用ARM芯片。苹果通过与ARM合作,打破了Windows+Intel的长期垄断。
很多科技大佬对于ARM专注微型低功率芯片的做法不屑一顾。Intel和silicon graphics都认为ARM技术是小玩意儿。毕竟,手机芯片不属于那个时代。英特尔甚至在2006年完全退出手机市场,把其成功的ARM处理器业务xscale出售给marvell半导体。但逐渐的,ARM占领了低端市场,并逐渐延伸到移动智能设备。
ARM的成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但对于ARM这家公司来说,也具有诸多的偶然。ARM的前身是ACORN公司,1982年由奥地利人Hermann Hausser成立。但由于经营不善,80年代末就到了濒临破产的境地。1990年Acorn拆分出ARM成立了独立的公司,苹果出资300w美金买下了其中30%股份(不过苹果最后逐渐抛售)。ARM这家公司在90年代光景也一般。直到苹果手机和移动设备放量,ARM才重新走上快速发展的路径。
这场竞争就好比蚁象之争,蚂蚁本没有任何胜算,但由于战场戏剧性的转变,使得ARM在适合它的新战场迅速占领了领先优势。随着新战场的扩张,在老战场上所向披靡的Intel也感到了危机。Intel于2007年推出了基于x86架构的atom芯片。atom后来主要用于上网本。但由于功耗太高,网本续航能力仍旧很差。
虽然采用ARM授权的RISC架构,苹果最初的非自主设计芯片功耗也偏高。苹果于2008年决定自主研发芯片,其自主研发的A4芯片于2010年面世,由ARM公司提供芯片和芯片核心知识产权,然后由苹果的工程师量体裁衣地设计,再由韩国三星半导体工厂代工制造(后又纳入台积电)。苹果系列芯片的功耗的确十分低,待机时间可以长达1个多月。根据纽约时报预测,A4芯片研发费用高达10亿美金。但好处也非常明显:苹果自主研发可以舍去芯片厂商为满足大量产品制造商不同需求的那部分电路,从而最大化降低计算耗能,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规模效应摊薄成本。
在这个蚁象大战中,蚂蚁新开辟的战场边界与大象的既有战场边界逐渐模糊。以前PC和移动端芯片完全没有竞争关系,而现在由于PC的精简和移动设备的智能化,而这在逐渐在融合。ARM与Intel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直接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