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传家宝,人们习惯地想到“价值连城”。其实,它并非总是“昂贵”——可以是一封家书、一把木梳;也可以是一张图纸、一种技艺,甚至是一种精神。
传家宝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发现它们的价值。
7月16日,央视总编室携《我有传家宝》栏目组走进校园,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起寻找“传家宝”的文化意涵。
恰逢北航建校65周年,“央视文化之旅”校园行首站选在了北航。
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创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等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首站校园行活动中,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和方才毕业的2017年应届毕业生三代北航人来到现场,共同讲述发生在北航的“传家宝”故事。
50年代北航学子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群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钱士湘及夫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宗智,带来了1952年北航的新生录取名单和学生登记册,一页页泛黄的名册翻开了建校之初的北航时光。
作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承载了第一代航天人的梦想和追求,也记录了一代人的奉献。活动现场,“东方红一号”技术负责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带着“传家宝”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来到现场。从研制到发射,这个“传家宝”见证了一个奇迹的发生。戚发轫说:“当时是第一次上天,凡是能想到的,地面能做的试验都做过了,几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选拔女航天员的标准是什么?80年代北航学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师黄伟芬给出了答案。她创建了我国航天员选拔与训练技术体系,先后选拔训练了两批航天员,为国家六次载人飞行任务选拔训练出优秀乘组。据黄伟芬透露,“在航天员训练之前,教员们都要对训练实施的全过程先行体验。离心机、转椅、四柱秋千、跳伞,项项不落;剐伤、碰伤、崴脚是教练员的家常便饭”。北航党委书记张军院士还介绍了航母舰载机歼-15背后的北航人故事。
由北航研发的“月宫一号”实验室,被称之为能与地球媲美的“微型生物圈”。现场也连线了正在“月宫一号”中参与实验的志愿者。据悉,为了更贴近太空真实环境,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其中一批志愿者将挑战连续在实验室生活200天的纪录。如果生存试验成功,将创下人类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密闭生存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实现人类未来在太空长期生活的目标。
2017年应届毕业生,虽是科技界“新鲜人”,但他们也带来了自己的“传家宝”,飞行汽车飞进现场,这或将重新定义人类未来出行的新方式……
敢为人先、矢志空天事业。一个个成果的背后,反映了老一辈的精神对这一代航天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承载着一代代北航人的不懈追求和精神传承。
“北航承载的精神,恰恰是《我有传家宝》栏目要弘扬的。”《我有传家宝》栏目主编闫涛如是说。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中央电视台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2016年,原艺术品收藏节目《寻宝》改版为以家风传承为主题的《我有传家宝》。
“以往的节目更关注文物收藏和物质成果展示,多强调物质传承。此次‘央视文化之旅’校园行系列活动是《我有传家宝》栏目的一次突破。传家宝的概念将从一家一户的物质传承延伸至各个学校精神成果的传承。”
在闫涛看来,虽然都是“宝”,但它的内涵和性质完全改变了。宝物中有文化、有历史、有传承、有情感,过去的节目侧重于挖历史、讲收藏,许多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内容囿于节目体裁和思想意识而被一再舍弃。“当静下心来回味这些宝物的时候,才发现宝物身上凝结的情感和精神价值,才是最值得传承的。”
传家宝的征集过程也是发掘校园精神的过程。首站校园行活动,共发掘了上百件传家宝,活动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传家宝”故事,发掘其精神内核,将传家宝附着的精神价值传递给观众。
“过去我们对传家宝的理解太窄,与高校结合,打开了栏目的选题思路。校风、校训不仅和栏目气质吻合,也让栏目做到了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从物质传承上升至精神传承,透过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让观众体会几代航天人的精神。现场学生感慨说:“前辈们用别致的传家宝,讲述了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空天报国的北航精神和身上的使命。我们这一代北航人会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将遨游蓝天、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
传家宝不再是用价格衡量的物品,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变得可感、可触。
据闫涛介绍,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有传家宝》栏目始终在探索。此次“央视文化之旅”校园行系列活动不仅让《我有传家宝》的栏目内涵得以深化,也让“传家宝”的外延更趋丰富。
从《开讲啦》《等着我》到《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出现在央视。与此同时,这些节目也没有与当下的年轻人绝缘,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它们不断适应着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被越来越多的青年观众尤其是高校学子所喜爱。
中央电视台总编室节目推介部主任陈忠表示,本次《我有传家宝》走进校园是一次与高校学子寻求互动和共鸣的尝试,旨在让优秀文化节目与青年学子有更近距离的接触,拓宽和加深广大青年对于传承的理解,也让节目从生活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创作源泉。
为进一步加深与高校的合作,央视总编室还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宣传部就品牌节目传播建立了“高校&媒体合作伙伴”关系。此后,“央视文化之旅”校园行系列活动将陆续走进全国各大高校,央视总编室也将联合更多品牌文化类节目走进全国高校,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为贴近年轻观众的观看习惯,融媒体传播创新成为本次活动的亮点。
活动前期,节目组通过网站、微博等新媒体渠道征集了多种主题的“传家宝”:北京一号图纸和模型、50年代的毕业照合影、陀螺仪、钱学森写给张锡纯的信……每一份“传家宝”,都具有特别的意义。
走进北航揭秘航空航天博物馆的珍藏、探访老院士的家、随机采访校园学生,活动借力移动直播令网友多维度了解台前幕后,传播手段的创新也赋予了这档节目新的活力。
“传家宝”虽老,但讲述“传家宝”故事的方式却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