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市场极度分散,从toC到toB,分享才有井喷
高思教育的爱学习平台通过开放的模式,将高思的教学内容共享给全国的所有机构,从2015年至今,全国合作培训机构3000多家,有100万学生享受着这个平台的线下教学。
高思教育集团联合创始人、爱学习平台CEO李川
认为:课外培训的市场其实差异很大,一线城市中,上海、广州、深圳K12培训市场的培训度(注:参与培训的比例),落后北京至少5到7年,地级市相当于是北京的10到15年前的业态。
由此推算,北京2008、2009年培训市场爆发最火的两年,学而思在2007年的时候只有5个教学点,在2009年已经有60个教学点,所以可以看到发展的井喷期,
三四线和五六线城市,在未来3-5年内都是井喷期。创新工场执行董事张丽君补充道:
“三四线城市绝对在教育下沉的重要维度,从人均可支配收入上看,三四线城市已经达到了3万元,与2009、2010年北京、上海的水平相当。
学霸君:动态分步下沉,技术逐步突破
学霸君在2012年就已经创立,但是在2013年才找到了通过拍照搜题抓取用户增量的突破点。
学霸君首席科学家、合伙人陈锐锋认为,“下沉”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是动态、连续的动作。
2013年,关于拍照搜题场景并不被多数人认知,但其实这是获取数据的重要通道。通过大量的用户及日活,渗透到一二三线城市的用户中去,去知道他们知道的,才有可能跟他们对话,才有可能实现相应的流量变现,这个过程学霸君走了五年。
“在2015年,学霸君通过直播技术第二次下沉,而最近,则推出一对一辅导,是第三次下沉,下沉二三线城市,市场潜力巨大,我们正在尝试。”陈锐锋说到。
张丽君指出,2013年成长起来的在线教育企业,多数都是先从很轻的功能切入,然后发展更多用户,再逐渐下沉的。
这些企业的下沉思路,是首先追求用户更长的使用时间,然后再逐渐增加解决问题的深度。例如,从拍题,到答疑,再到完整体系性课程。在线教育因此可以逐渐渗透到更多市场,占据学生更多的使用时长。这代表了在线教育的力量。
科大讯飞:需求下沉,完善核心竞争力
科大讯飞是最早进入教育领域的科技型企业之一,从2003年科大讯飞进入国家考试系统,2012年之后公司将产品扩大到课堂教学、校园智慧管理、学生个性化智慧服务等方面,
科大讯飞教育BG副总裁王卓对于下沉有两种理解
,他说:“一方面,以前国家的政策还是资金,都是在省、市层面,而现在国家的资金正在向学校下沉,这导致产品模式、服务力量全都要往学校下沉,这对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尤其服务带来很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之前政府是决策者,老师是用户,二者分离,但是现在产品既要满足政府需求,也要满足老师需求,所以整个需求也在下沉。
他认为未来教育一定是拼服务,不会是单独集中在产品和高大上的宣传上。同时,知识性学习在未来的教育体系中侧重性会下降,对学生的
创新能力、核心素养、科学素养
的培养会逐步提升。而智能硬件对未来对教育场景的变革,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