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企业家杂志
多年来持续关注企业家阶层的生意与生活。打造最快捷高效的商业资讯交互平台,实现您的商业梦想与精神追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笔记本  ·  别做HR了! ·  2 天前  
HRTechChina  ·  【出海】HRTech出海俱乐部 | ... ·  2 天前  
插座APP  ·  100亿,影史第一!这个四川人,真狠 ·  3 天前  
薪人薪事企小薪  ·  社保和工资不一致违法吗?统一答复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企业家杂志

“五四”青年节到了,中国年轻人最大的危机你了解吗?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5-04 20:18

正文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小编这个过来人给你讲四个道理。

/

转自| 瞭望智库(ID:zhczyj)


1 机会


常常听身边即将毕业的年轻朋友说,现在国内就业形势严峻,自己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小编想说的是,不要说国内就业难。


在西欧,失业率高达10%,而青年失业率还要翻一番。



在美国,很多人助学贷款到50岁还没还完。




在日本,20多岁的人仅仅拥有0.3%的金融资产。


而今天的中国……


请戳视频



2 选择


在人生旅途中需要面对的选择非常多,于是我们就会左顾右盼,反复权衡。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选择的话,又会怎样?小编建议你听一听,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怎么说。


《一位清华教授骑着摩托赶往央视给年轻人讲的三个故事》


这个讲坛比我们大学的讲坛,更加具有挑战性。来之前我是非常地忐忑,到底讲什么话题,因为经济学一般认为是经世济民的学科,是面向社会面向政府,面向决策者的学科。事实上大家可能有误解,经济学首先,是面对选择的一门学科,是研究选择的学科。所以我的题目叫《经济人生》,其中这个经济应该是个动词。我想通过三个故事,来讲三个经济学基本的道理,也许对年轻的朋友们,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第一个故事,它的主题词叫“消灭选择”。 讲故事以前我想问问大家,尤其是男同学们,你们小的时候打过架没有?举手,谁打过架?太好了,小撒呢?打过架没有?打过,好样的。


我是出生在北京,可是幼儿园还没有毕业,我就被送到了农村。上小学的第一天,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第一天,同学们课间把我叫到了操场。哎呀,我说同学们真不错呀,要欢迎我。我傻呵呵的刚过去,站到中间,还没站稳呢,有一个同学悄悄地跑到我的身后,把我的裤子一拉,扒下来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还有外班同学的面,男生女生都看着我。幸好那时候没手机呀,放到现在要被人人肉搜索了。这是对我而言,这是我人生的鸦片战争,奇耻大辱!怎么办?找班主任。


我跟班主任告状,班主任讲的是方言我没听太懂,哇啦哇啦哇啦讲了半天,大概的意思是说——你小子真笨,连自个的裤子都保不住,你还来找我,你太笨了,你还有脸找我,你靠自己吧。然后我就回家了,应该向我的父母求救啊。而且我心里非常明白,假如我告诉我的父母的话,我父母一点儿不同情我,因为我的父母一定会教育我,说一定是你犯错误了,农民的孩子都很纯朴的,怎么会打你呢?你要自我检讨。


所以我想我是没有选择,怎么办?必须靠自己。怎么靠自己?三件事。第一件事我找到我妈妈,我说我那个裤子不能用松紧带,你必须给我一个绳子,把我的裤子扎起来,我要保底线,要扎得紧紧的。上学之前要扎裤子,扎得紧紧的,保住底线。第二件事,我要跑,我打不赢我要先能学会跑。我们那个学校离我们的食堂很远,大概有两公里的路,每天放学我是第一个,从课堂里跑出来,我害怕别人打我,跑到我们那个食堂。第三件事,我得学,我得观察孩子们怎么打架的,怎么一个打法。


最后,机会来了,一个月以后,我的班主任说:“李小葵同学。”那时候我的名字叫李小葵,“李小葵同学你不能够一放学就跑,你要做值日呀,打扫清洁,你今天跟其他几个同学一块,扫地、搬桌子。”没办法了,我留下来,那几个同学逮着我,逮着机会了,要打一顿,我平时跑今天跑不掉了。我跑了一个月的步,身体也开始壮了,像阿甘一样身体也练出来了。这时候这四五个人要打我,我先跟他们转悠,在课桌之间跑。我先跑,跑累了,最后我逮着一个机会,朝着一个同学,欺负我的同学撞过去了。他没防备,没想到我还能够反击一下,头撞到了课桌上,当时就流血了,我知道我闯祸了。


第二天我的妈妈,买了饼干,带着我到这位同学家去赔礼道歉。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是在一头牛的边上。牛的味道你们闻过没有?牛的味道非常特殊啊!农村的牛可不是动物园的牛,那个味道一辈子我都没忘记!那是香味,我第一次尝到了胜利的甜头,我知道从此以后,没有人敢随便欺负我了,那是我的抗美援朝的胜利,从鸦片战争到抗美援朝。




这件事情告诉我什么呢?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人才能够被激发出来,才能够真正地自救。那么看我们年轻人,看你们今天。今天你们的问题,在我看来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了。我的很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经常来问我,以后做什么,尤其是博士生。


我说你读了博士都还没想清楚,未来干什么,这个有问题。我经常想,假如马云,考试成绩好一点,数学灵光一点,假如能考上一个很好的学校,读了金融,恐怕今天不见得要创业了吧?可能就进了金融公司了;假如马云长得,像我们小撒(撒贝宁)一半那么帅,有可能到个电视台当个主持了,就不创业了,是不是?所以我们的马云也好,刘强东也好,他们往往是被动地,消灭很多选择,背水一战。


所以这是我想跟大家, 分享 的第一个道理—— 你们要做的,是尽快地找到自己的未来发展大方向,在这个大方向上消灭选择。在明确大方向,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你突然会发现你的能量,你的才智比想象的高,你能干成很多自己以前认为干不成的事情。


第二个故事 ,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投资的故事。 我博士毕业了,1992年,在找工作,第一个去面试的学校叫纽约大学。纽约大学金融系的同事们,还有他的系主任,当时决定要给我工作。过了不久,一星期以后,另一所大学,就是密歇根大学经济系,很快也给我打电话,说决定要请我去经济系工作。


于是我就碰到了一个选择的问题,纽约大学金融系,华尔街隔壁,金融研究水平非常高,工资整整是密歇根大学的两倍,怎么办?其中纽约大学的系主任,他碰巧是我的博士生期间的,一个同学的父亲,所以跟我讲话很直。“我给你付的工资是别人经济系的两倍,你来我这,你专门给我研究金融问题。我才不想我用高工资,补贴他们经济学研究。甭搞你的中国经济研究!”


这句话在我脑子里反复回响,我出国,当年读大学选了经济学,我关心的中国的问题,想的是中国的事情。如果我去了纽约大学,只让我研究金融的问题,跟中国不直接搭界,我的未来会是怎么样呢?我会高兴吗?想到这儿,义无反顾,我的决定是去经济系。为什么?用经济学的道理来讲,我想的是未来,想的是我的所谓的人力资本。什么叫人力资本?就是你未来的,获得幸福、获得快乐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位同学,你们不用买股票,你们不用买房子,你们已经有了一个大股票,就是你自己呀!你是你这只股票的CEO、董事长,你的导师、你的老师、你的父母、你的同学、都是你的持股者,只不过你是个大股东。所以你的主要的任务,今天应该是如何做好,你的主营业务,如何让你未来更加快乐。


关于是否要逃离北京,今天我可能忍受,一些大城市的病,大城市的痛苦,但是未来我会更幸福。因为我在大城市,我获得了工作的机会、锻炼的机会。我认识了很多,跟我想法相像的年轻人,有很多导师来指导我。 所以我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请大家关注你的个人的人力资本,你自己就是一个上市公司,你的未来取决于你今天的决策,取决于你今天的努力。



第三个故事,我想跟各位分享的,不是我个人的故事,但是是我一个非常好(的)朋友的一个故事。 这位同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出国了,在波士顿上大学。他一早就想清楚了,他要搞金融。他本身是学外语的,他的学校并不是所谓的名校,他怎么能够进入金融这个圈子呢?每一个周末,他坐着公共汽车进城去波士顿。


而美国的公共汽车,可不是北京上海的五分钟一班呐,那一小时一班呐!他需要背着干粮,背着面包,带着可乐,带着牛奶,一走走一天。去哪儿呢?去波士顿的金融街,那里面有很多基金公司的办公室,还有很多投资银行的分部的办公室。干嘛呢?大厅里看着那个门板,记下来这些公司的负责人,名字是什么,部门是什么。干嘛呢?找到公司的总部的这些总机,打电话过去,我要跟史密斯先生谈一谈,他是哪个哪个部门的。总机的接线员一听,这小伙子还挺靠谱,可能是一个业务伙伴,放进去吧。于是我们这位同学,就通过这种方式,跟华尔街的在波士顿的分公司就接上头了。


很快就去这家公司做实习生了,再过五六年,经过他自己的不懈努力,最后成了一个全球三大之一的投资银行的亚太部的总管,现在已经下海自己创业了,办了自己的私募股权基金。这个故事的关键词是什么呢?关键词叫圈子。


那么经济学是什么道理呢?经济学我们就叫外部性、外溢性。那就是每一个能干的人,每一个大公司,他都会给周边的人带来正向的帮助。哪怕基础低一点,无所谓,只要进这个圈子,你会不断地往上走。经过你的努力,你成功了,你有名了。往往我们年轻人会有一种情结,经过我的奋斗,成功了,为什么这个圈子还有其他的人,这样跟我竞争啊?“瑜亮情结”,既生瑜何生亮。这个道理经济学也告诉我们,不应该这么想,因为人才的成长都是集团性的。


所以最后我想总结告诉大家, 不要犹豫,尽早认准大方向。 消灭选择,义无反顾, 认准长远,认定自己,然后想方设法找到,你要奋斗的那个圈子。跟了那个圈子之后,你会跟着这个圈子不断地往上走。 前途属于你们,祝你们好运,谢谢各位!


3 勇气


小编曾是个害怕被拒绝的人,一旦被人拒绝就会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小编也一直想克服这种心理,但苦于没有办法,直到看到这个年轻人——蒋甲。蒋甲跟小编一样,也害怕被人拒绝,但是他决定迎难而上,他花费了100天的时间,每天找陌生人,并对他们提出肯定会遭到拒绝的奇怪请求,比如借100美元、把花种到人家的院子里等等,当然,最后他不再怕被拒绝,甚至有点乐在其中,也许小编需要向他学习。


蒋甲TED演讲:我从“被拒100天”学到的东西


4 健康


小编生活和工作的烦恼都很多,比如增长的体重、疲惫的颈椎,还有不规律的作息。相信不少年轻人跟小编一样,因工作的繁忙而忽略了身体的健康。


目前,很多老年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诸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颈腰椎病,甚至癌症,都开始“盯上”青年人,令人烦恼。小编推荐大家看一下《半月谈》的这篇文章,在工作之余,要保重身体!


《这个问题堪称当今中国年轻人最大的危机》


1.年轻就是本钱,折腾点儿无所谓?


在山西一家医院放射科工作的医生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到我们科室拍片子的患者中,一些重大疾病像脑梗、肿瘤等,三四十岁的人很多。腰椎颈椎病中年轻人更是比比皆是。”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患病人群正呈现年轻化趋势。根据北京市2012年发布的健康白皮书,北京市18岁至30岁男性的血脂异常患病率已达到58.5%,30岁至40岁男性接近70%;女性略好于男性,但是18岁至30岁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也达到27.4%,30岁之后已超过30%。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肖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很多年轻人健康意识淡薄,以为年轻就是健康的‘本钱’。然而,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却使身体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和疲惫状态。”另外肖莉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中摄入的高能量、高脂肪食物逐渐增多,导致脂肪和胆固醇在体内堆积,诱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增大、饮食不良、久坐不动,加之环境污染加剧,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中青年人身体亚健康已成普遍现象。

导致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物学因素,也有社会心理因素,更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还有环境因素的作用。其中个人生活习惯的影响比较大,比如暴饮暴食、不吃早餐、久坐久视、缺乏运动等。营养过度、精神压力大等,也是诱发亚健康的原因。

北京医院汪芳撰文称:“年轻更危险!这些年,我很明显的一个感觉就是,来门诊看心肌梗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说出来很多人不以为意,而这正是我所担忧的,因为年轻人发生心肌梗死比老年人更危险!”


2.是什么让年轻人患上老年病?


“我们一直读书,未曾劳动。家长怕劳动耽误读书,进了学校又只能读书,所以我们不可能像父辈那样健健康康活到60岁。我们不仅身体底子差,还没有体育锻炼的意识。不仅不锻炼身体,还折腾身体,不规律地作息,不规律地饮食。我们成长的环境也到了没有雾霾是惊喜、吃到绿色食品是奢侈的时代,所以疾病年轻化必然地出现在我们这一代。”一位仅二十多岁,就患上腰椎病的读者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称,“我们这批大学生过上了这样的生活——除了上课,足不出户,窝在宿舍里玩游戏,看韩剧,躺在被窝里玩手机,吃饭总是叫外卖,懒得往食堂里去,除了想减肥的一群人,我们大学四年几乎没有去过操场。”


2015年,由北京、天津等省市消协以及中国消费者报社共37家消费维权单位发布的《部分城市居民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称,超八成受访者认为自己的体力不够充沛,精力较差,而患有慢性病的人超过了三成。55%受访者睡眠状况较差,25%受访者感觉生活和工作压力很大。



2015年全国城镇居民中医健康状态与养生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从养生状况来看,精神紧张、不良情绪、过度劳累、久坐不动、吃饭过饱、熬夜晚睡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六大因素。其中,精神紧张与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最大;熬夜晚睡与久坐不动出现的比例最高。数据显示,75.6%的人熬夜晚睡,72.9%的人久坐不动,超过40%的白领群体出现以上两种情况。


调查显示,年轻群体、小三口之家、“双高”群体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其中小三口之家的中医健康养生指数56.1分,得分较低,尤其是健康状态65.4分,最常出现的问题是阳虚和气虚。


值得关注的是,调查数据显示,20-39岁的年轻群体的中医健康养生指数比老年群体低,而其中健康状态得分较低的多为女性,白领,中高学历者三类群体,熬夜晚睡、久坐不动已成为影响年轻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3.疾病年轻化,常见有哪些?


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最危险


新华网报道称,在中国,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上升,且发病呈年轻化态势。统计数据显示,中国35岁至44岁年龄组人群冠心病发病率在3年内增幅达到30.3%,45岁至55岁年龄组冠心病发病率增幅达到21%。35岁至44岁年龄组的男性在15年内冠心病死亡率则增加了111%。

医生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预防。人们一定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从源头上消灭心脑血管疾病,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适量运动,注重健康饮食,不吸烟,少饮酒,安排好工作节奏,缓解工作中的压力,就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冠心病及脑血管病家族史的,嗜烟、嗜酒、体态较胖的以及“三高”人群,男性在35岁、女性在40岁时应重视早期筛查,及时发现心脑血管的病变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颈腰椎病成了“职业病”


颈椎、腰椎已经成为当下许多上班族的高发疾病部位。长时间看电脑,久坐不动,不但会使椎间盘内压力增高,还使肌肉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肌肉韧带受到牵拉劳损导致颈腰椎增生,严重时压迫神经根、椎动脉等引起一系列的不适或疼痛。

山东省中医院推拿科主任医师季远建议,上班族平时一定要保持正确坐姿,使颈肩部放松,保持最舒适自然的姿态,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一般工作1小时左右,要让头颈部向前后左右转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缓慢。此外,平时要多进行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加强肌肉锻炼。


年轻人患胃癌最易被误诊漏诊


从临床情况来看,胃癌正在逼近30岁以下的年轻人。新近统计资料表明,近5年来,19~35岁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除了性别、遗传、曾经的慢性良性胃部疾患、腌熏饮食、烟尘环境等有关因素外,睡眠严重不足、饮食无规律、工作和心理压力过大,都是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患胃癌的主要因素。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迟青指出,年轻人患胃癌常常被漏诊或误诊。原本就有70%以上的早期胃癌患者没有任何的不适,而年轻人由于体质和耐受性比较强,症状就更加不明显,常被扣上胃炎、溃疡、消化不良的帽子。统计数据显示,年轻人胃癌漏诊、误诊率高达2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