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分享设计干货,每天早上6:30为你准时送上一份设计早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创意铺子  ·  不是清仓,根本不敢想,A ... ·  18 小时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看下去有惊喜!法国舞者好像在飞,这真的是人的 ... ·  2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蜜雪冰城爆改蜜雪兵城,泼天的流量赢麻了! ·  2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脑洞大开!玩火柴的高能瞬间,500多种创意玩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成龙“经济人”的她,告诉你人生最需要的是减法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公众号  · 创意  · 2024-09-23 06:28

正文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衣柜里有一堆衣服,却总觉得没有衣服可以穿。

于是,开始买买买。

不知不觉就囤了一大堆。


纪录片《生活减法》里,有一位叫文文的女生就是如此。

她很喜欢买东西。

同一款鞋的不同颜色,用来搭配不同的衣服:


给女儿买不同款式的裙子、衣服:


新衣服越来越多,旧衣服又舍不得扔掉。

家里被塞的满满的,几乎没有什么空间,也不会去算家庭的开支。



但当她把所有东西都掏出来的那一刻,以往的花销瞬间被具象化了。


文文突然意识到:不能再这么花钱了。


收纳
就是在整理欲望

“扔,这都是钱啊。”
“我三年内都不会再买衣服了。”


文文请来了一家收纳团队,开始学着“断舍离”。

一些看上去八九成新的拿去送给身边的人:


还有一部分整理好邮寄出去,二次回收:


从女儿众多新衣服中,只挑选她最喜欢的5件留下:


顺带着把母亲囤积多年的旧东西,也一起清理了。


每一次因为空间去刻意控制东西数量的时候,文文的欲望似乎也在被管理。


她发现,其实自己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东西。

整理东西的过程中,她也一点点在梳理自己的内心。

到底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以往自己不断的买东西,不是自己需要,只是在填补心中缺失的安全感或则遗憾。

在她生长的那个年代,有很多想得到又得不到的东西。

总想着等长大之后,自己有钱了,也可以自己做主了,就一定买来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样的态度,也映射到了女儿身上。

每次买裙子的理由,并不是女儿喜欢。

而是因为文文小时候没办法穿上自己喜欢的裙子,不希望女儿跟自己一样,同样留下遗憾。


随着东西整理的越来越整洁,文文找到了很多“老物件”。

丢失很久的结婚戒指:


小时候的日记本:


拨开内心的欲望之后,她似乎看到了生活原本该有的面目。

干干净净、简简单单。


不会被欲望裹挟着往前走。

节省下时间、精力,放在内心真正在乎的人和事上。


 断舍离

断掉的是人的执念


袁农也在像文文一样在断舍离。

不过,她断的是自己的执念。


她曾是成龙的经纪人,年轻的时候被称为“冰冷的机器人”。


一年到头都在忙着拍戏,走到哪儿都是跟着8个助理和秘书。


多年的职业习惯,让她习惯了用生气、愤怒、发脾气去表达情绪。


日常沟通模式就是:照我说的做,每天都高度紧张,不停的工作。


这导致她的女儿在13岁前几乎见不到她。

后来丈夫离世,袁农去哪儿拍戏都带着女儿。

学也没办法好好上,只能游学。

整个童年都是缺失的。



那个时候,袁农也不懂和孩子心灵沟通。

简单粗暴的复制工作的沟通模式:你得听我的。


2013年,袁农退休了,30多年来她第一次去菜市场买菜。

那条从小区到菜市场的路并不长,她却走了很久,边走边哭。


有对女儿的愧疚,觉得没有好好照顾过她。


也有对退休后落差感的不适应。

直到2020年,她慢慢开始学着做饭。

买些女儿爱吃的菜,拿回家翻炒。


女儿吃到后,对她说:"妈,你做饭这么好吃,完从来没有吃过你做的饭。"


她还开始学着跟女儿表达心里的感受,聆听女儿的心里话。


这之后,袁农慢慢想通了,如果一直执着去追究过去的好和错误,那就会一直被困在过去的情绪中。

无法好好享受眼前的生活。

自己第一个要断掉的念,就是对过去的执念。


第二个则是对物欲的。


袁农给家里来了个大扫除,翻找出了很多旧物。

大量的书籍、以前的工作证……


除了留下做纪念的,全都包装好捐给了山区。


随后,打开衣柜,里面有很多衣服连吊牌都没有去掉。

当初纯粹是为了享受到手那一刻的快乐才买的。

于是,袁农许下一个承诺:10年内不再买衣服。


规整完物品,袁农又来到另一处老房子的门前。


这是袁农最难断掉的「念」。

这处房子是袁农父母生前居住的地方。


打开门,袁农还清晰的记得:

这面墙上挂满了父亲放的风筝:


那处空地放的是钢琴,母亲时不时会弹奏一曲:


靠窗的是吃饭的大厅:


在袁农的记忆里,父母就像从未离去过一样,鲜活的存在着。

很多年,她都一直将父母离世的悲伤压抑在心头。


2007年母亲离世的时候,她没掉一滴眼泪。


但随后整整一年的时间,她浑身都疼。


袁农没办法将情绪释放出来,因为她无法原谅自己。

总是反复在想,当时自己那么努力工作,不管花多少钱、付出多少代价,都能承担得起。


可偏偏母亲发现骨癌时,怎么样都是无能为力,短短15天就离开了。

袁农来到后院,双手晃起了秋千。


看着它前后一摇一摆,父亲推着母亲荡秋千的场景再度浮现。

这次,袁农忍不住哭了出来。


她彻底整理了一遍父母的遗物:照片、衣物,所用过的物件。

重新回顾了一遍他们的人生。

看完,袁农决定,该放下了。


放下心中对父母的执念,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真正的做到断舍离。

但这三个「念」,已经代表她在路上了。



 什么是断舍离?


梁效禹与前两个人都不同。

他要断舍离的,是工作。

2004年,他进入游戏行业。

15年的时间,他将国内的大厂基本都待遍了。


从美术升到美术总监,做到了这个职业的天花板。


每天压力都很大,一睁开眼就是钱。

自己手里握着的资金,可能一下子几百万就没有了。


通宵加班开会是日常。

有次,他凌晨两点开完一个会之后,后面还有一个会要开。


他走出去准备抽一口烟休息会儿,结果眼前一黑,整个人差点晕过去。


他赶紧掏出来一个西洋参含片含在嘴里,才慢慢缓过来。


当时,他心里就一个念头:

我孩子还没出生,要是没见到孩子就挂了,那不是死不瞑目?


这件事之后,梁效禹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职业成长。

每天都是开不完的会、写不完的表格、做不完的ppt。


感觉不是在做游戏。

以前做游戏能感觉到心中在燃烧着游戏之魂。


现在看的都是用户画像、数据。


所以,他决定叫停这一切,回归到自己真心热爱的动漫上面。

他辞职后,就跟朋友开的漫画公司合作。

收入相较之前打了6折,但整个人开心很多。


他也有时间给家人做饭:


陪孩子玩耍:


梁效禹很享受现在的生活状态。

他拿回了自己对时间的掌控权,生命仿佛都延长了。


舍弃大厂高薪的工作,于他而言,不是扔掉了一些欲望。

而是看清真实的自己,找到内心深处真正的欲望。


等找到之后,自然就会抛弃掉外界、物质各方面的诱惑,去重新出发,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断舍离从不是一个被定义的概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断舍离。

或是欲望,或是执念,或是外界的枷锁。

按照自己的节奏走,终会找到自己最舒服的生活方式。

图源:《生活的减法》纪录片

- END -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见不散 


喜欢请分享,满意点个赞,最后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