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向东
来源:微信公众号“陈向东”
执行力,几乎是大家在工作中的任何场合都能听到的一个词语。部门会议上,主管会说“大家要拿出执行力来”,公司会议上,经理会说“我们的执行力还需加强”,集团会议上,总裁会说“执行力比什么都重要”。
大家如此重视执行力,是因为执行力的确关乎成败,一流的执行力往往能创造奇迹。但不少管理者挺纳闷,执行力已经强调无数遍了,奖也立了,惩也定了,布置一件工作却总是没有满意的结果,下属的执行力怎么这么差呢?
要我说,执行力强不强,其实是个伪命题。下属的执行力不强,是因为他们觉得事情不重要,所以做起事来拖拖拉拉丢三落四。而他们之所以觉得事情不重要,是因为你让他们觉得这事不重要。
简单来说,所谓执行力,根子在你这里,而不再下属那里。
你对工作的轻视,使下属的执行力低下。
01
我们不妨先来重温一下什么是执行力。网上给出的定义是,执行力是指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不打折扣地完成工作。
其实作为下属,大家都是希望能不打折扣地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的(极少数勾心斗角存心找茬给领导难堪的特殊情况除外),基本上没人希望给领导留一个“执行力不强”的坏印象。可是每每拿出的结果却总是打了折扣,为什么?
原因挺多,但都很明显。可能是没有抓住工作重点——跑偏了;可能是没有卡好时间节奏——超时了;可能是没有掌握深层意义——办砸了;可能是没有顾及后续影响——失控了。
不管是上述哪一种情况,最终的局面就是,实际工作结果跟你设想的有出入,于是你就觉得下属没办好这件事,执行力有问题。
这个逻辑有问题吗?
02
表面上看,上面的那套逻辑没问题。我交代给你一项工作,结果你没办好,可不就是你执行力有问题吗。
深层次看,却是不妥的。
跑偏也好,超时也好,这些情况的出现,是不是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存在呢——你没交代清楚啊。
办砸也罢,失控也罢,这些情况的出现,是不是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存在呢——你没监督过程啊。
你以为下属的执行力是他们自己给自己的,错,下属的执行力是你给他们的。
03
领导最重要的工作,不是亲自去工作,而是识人用人,给下属布置工作。会用人的领导,无往而不利,不会用人的领导,举步必维艰。
怎样给下属布置工作,有如下几个重要步骤——
第一步,找到一个能胜任该工作的下属。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把工作委托给一个不能胜任的人,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几乎是必然的。
第二步,详细给下属布置工作。
最好是当面布置,并配合书面备忘(纸质方案、电子邮件、微信
QQ
留言等一切能看到字的东西),不但要跟下属当面讲清楚,也要下属能直接看到文字表述。如果实在不能见面,起码也要打电话说清楚,同样也要配合书面备忘。
记住,最好是当面说,最起码也是电话说清楚,不是发个短信、语音、留言什么的就没下文的那种。
第三步,要求下属用自己的话复述你布置的工作。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你把工作说了一遍,就想当然地认为下属理解了,其实未必。信息是有衰减的,有的人喜欢揣度领导心思,有的人擅长断章取义,更有人会望文生义,下属接受到的信息,跟你想传达的信息,未必一致,甚至大相径庭。所以,要求下属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复述工作,非常重要。
如果下属理解有出入,复述就会有不同,这时你就可以进行纠正,直到下属完全理解了工作内容。
第四步,与下属一起敲定工作计划。
工作任务下达了,下属也理解了,这个时候就要敲定工作计划了,怎样推进这项工作,需要配置哪些资源。下属可从工作本身出发来提要求,你可从公司大局出发来定策略。当你们达成一致意见时,别忘记制定一个计划推进表。
第五步,建立工作过程监督检查机制。
工作已经按计划开始推进了,但你仍然不能当“甩手掌柜”,你得监督过程,随时检查。干得好的,及时表扬,干得不好,马上提醒。
大家扪心自问,如果你的领导这样给你安排工作,你会跑偏吗?你会超时吗?你会办砸吗?你会失控吗?
什么是执行力,我觉得这就是。
04
恕我直言,很多领导对执行力的看法,一直都是错误的,这从“常用语”就能看出来。
“常用语”一号:
不少领导喜欢说的一句话是
“我不想说第二遍”
。他们觉得自己只说一遍,下属就能心领神会。不好意思,您想太多了。能一次就完全理解你意图的人,不多。大多数人,都需要你三令五申,才能明白个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