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钱币圈
钱币圈(qianbiquan)是钱币收藏爱好者自己的公众号。收藏钱币,挖掘文化,美好的生活方式。资讯/行情/知识/故事/发现/活动/商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郎club  ·  直播预告 | ... ·  22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价格暴涨!消费者:吃不起,还买不着 ·  昨天  
第一财经  ·  多股涨停!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钱币圈

我们经常说起的“老“精”稀”,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钱币圈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4-28 11:47

正文








今天我们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老精稀”的概念。“老精稀”是不是真的够“老”、够“精”,这方面的讨论很多,在金银币收藏圈子里也一直是一个有很大争议的问题。担任《现代钱币收藏与投资》副主编的杨松林先生在这个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谈到金银币投资收藏,必须要提到“老精稀”。根据发行年代对目前已经发行的金银币进行划分,2000年以前发行的金银币因为其实际铸造量相对较少,其中又不乏精品,因此被称为“老精稀”。


有人认为发行距今仅2、30年的金银币算不上老,但我们认为“老精稀”中的“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能过于绝对地理解“老”。 讲到“老精稀”中的“老”,同样不能绝对地理解为古老的概念。


这里的“老”更多的是用来和2000年后发行的金银币在区分上方便而使用的一个相对概念。如果我们要绝对地理解“老”,那么近代机制币算不上老,宋代的铜钱也算不得老。真的要绝对地探究什么是老,恐怕就要去研究最初的货币到底是什么了,因为那才是真正的老。


我们知道,中国当代金银币自1979年发行开始,我们就应该在当代金银币发行至今的时间跨度内探讨新和老。2000年前后,发行的体制、品种、限量等全然不同,性质迥异,因此将2000年前的称为“老”,没有什么不妥帖的地方。


谈到“精”,目前争议似乎很大。有人认为2000年前中国当代金银币工艺水平比较落后,设计理念亦受到局限,产品给人感觉比较呆板,认为“老精稀”称不上“精”。


其实,中国当代金银币设计伊始,工艺大师就对图稿反复斟酌,如果没有看到过“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金币样币的“数易其稿”,你根本无从知晓工艺大师精益求精的设计热情。如果没有聆听过大师对83年熊猫金币设计理念的悉心讲解,你根本无从体会大师如何独创性地运用中国传统木刻创造的刀法技巧勾勒熊猫整体轮廓的精妙设计。


中国当代金银币发行不过三十多年,但通过大师们精心设计、雕琢,呈现给我们的却是数以千记的绚丽瑰宝。值得国人骄傲自豪的传统文化、生肖、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中国古典名著等题材在币面中得到了淋漓精致的展现。


当你晚上打开射灯捧起婴戏图银币仔细凝视,轻轻地转动,亮晶晶地镜面照耀着脸庞,那凝霜效果仿如小小的溪流在银币上轻轻地流淌起来,在你手中的已经不单单是一块贵金属,而实实在在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啊!


还有那气势恢宏的五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金银币,独具匠心地配以司南、算盘、编钟等玩件,让人爱不释手,此时此刻你怎能不认同“老精稀”的“精”呢!

对于“稀”的概念目前争议较小,2000年之前,中国当代金银币发行量很小,最少的甚至只有10枚,一些小银币的发行量也不过5、6000枚。


与目前新品动辄上万,或者几十万、几百万的发行量绝对不可等量齐观。“老精稀”一直以来是交易的风向标,金银币市场无论是2009-2010年的繁荣,还是2011-2013年的调整,无一不是“老精稀”的表现在左右。


而金银币收藏大家无一不是“老精稀”的收藏大家,金银币市场的大珍无一不是“老精稀”中的顶尖藏品。



来源:现代钱币网,文章观点仅供参考!

钱币圈  钱币爱好者自己的订阅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