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个领域只有少数人才能变得优秀,而大部分人却表现平平?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但只是一万小时够吗?我也看到很多人十分努力,投入了超过1万小时的时间,但最后换来的却是排名垫底、表现平平,甚至还不如投入的时间没有自己多的竞争对手?
难道是优秀的人天生就带有天赋加成吗?
一切的原因是因为表现出色的人不止练习,而是刻意练习。
“1万小时定律”是平凡走向优秀的必要基础条件,而刻意练习才是其中的关键。
我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刻意练习的五个步骤。作为追求成长的个人(自我督导教练),和培训、教育工作者(督导教练他人)可以借鉴。
第一,明确的目标
利用一段时间只攻克一项技能,这种举措是基于大脑的加工能力设计的。
好处有两点:其一,大脑工作记忆区的负担不大,能保证足够的注意力投入。其二,套路升级前后的行为结果之间关系更直接,便于根据行为结果做针对性地调整。
多项成分技能交织在一起的练习不仅因套路烦琐很难练习,而且不利于套路升级。因此,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分解成分技能或者诊断制约其整体行为结果的成分技能,帮助学生树立当下最重要且力所能及的刻意练习目标。
第二,有套路。
只有带套路的行为才是可复制的行为。
可以把套路理解为病构问题的解决方案,要定义起点和终点,明确关键步骤和动作要领,尤其是容易出错的关键点,所有关键点都需要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特别留心。根据大脑短期记忆上限的原理,刻意练习中要特别留心的关键点最好不要超过七个,否则顾此失彼,增加练习过程的挫败感。
是否需要分解技能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一套动作中重点、难点的数量。在技能教学中,尽管学生的套路是内在生成的,老师仍可以引导学生把他的套路大声讲出来,这个举措的两个好处也有两点:其一,学生在讲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检查其套路的合理性及连贯性。其二,讲给别人听的同时,也是讲给自己听,让内在“我”提前预习指令。
第三,恰到好处地走出舒适区。
刻意练习意味着学生要有意识地与之前的随意对抗,要走出舒适区,难免会产生挫败感。走出舒适区的幅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大幅度的行为容易失控,从而因强烈的挫败感陷入惶恐区,产生负面情绪;小幅度的行为达不到练习的效果,反倒是对精力的浪费。因此,走出舒适区的幅度要控制在技能提高的成就感略大于不适引起的挫败感。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现,当发现其挫败感大于成就感时,要及时干预,采取支持鼓励或者叫停修整的办法。当发现其挫败感的比例下降时,要适当增加难度。让认知脑的负荷始终处在合理区间,让情感脑始终处在略占成就感上风的状态。
第四,大量重复。
重复的目的是强化脑神经回路,通过大量重复的刻意练习逐渐减少认知脑的精力投入,慢慢过渡到由内在狗熊自动反应的状态,重复的强度和次数要根据学生的精力状况定。
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的精力状况敏感,因为学生在精力不济的时候容易出错,而出错又会增加挫败感,引发负面情绪,使练习陷入恶性循环,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要及时干预。
另外,一次性的大量重复不如多次的少量重复效果好。多次少量重复练习同一项成分技能,每次练习激活的脑区部分大致相同,被激活的脑区会获得更多的血糖和氧,那么,得到更多供血和供氧的脑区就会更好地发育,久而久之,大脑内在结构会发生持久性的生理改变。
第五,及时有效地反馈。
老师需要及时纠正过程中的细微偏差,始终让学生保持用正确的方法套路做事,当做对时,老师要及时进行鼓励。
大脑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唯有训练能拓宽大脑的适应性。尤其是对关键成分技能的训练,能够帮助普通智力的人有机会上升到“天赋异禀”的境界。结构化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阅读能力等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得以提高。看来,勤能补拙是有心理学依据的。
相反,聪明并不能替代勤奋,再聪明的脑袋也需要大量的练习,养成将消耗脑力的思维过程变成自动完成的好习惯。习惯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力气,为大脑腾出空间去做更多更重要的事情。
当努力达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天赋都派不上用场!因此我说“勤能补拙,智难救懒”。
学习田俊国老师的课程:
(1)重磅新课:2024年11月26日-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