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6-28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兼中钢协副会长李新创赴美国纽约,应邀出席由世界钢铁动态(World Steel Dynamics)主办的第32届钢铁生存战略大会(Steel Survival Strategies XXXII),并围绕钢铁工业发展现状及态势、“一带一路”战略及国际产能合作机遇等内容,作了题为《Review & Outlook of the Steel Industry and Opportunities under One Belt One Road》的主题报告。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兼中钢协副会长李新创在大会上怒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
针对美国对中国钢铁的反倾销,李新创院长质问美国钢铁企业,你们知道美国钢材用户长期忍受全球最高钢材价格的感受吗?你们一直采取贸易保护把钢材价格不断推高,你们为钢材用户利益考虑过吗?越是贸易保护,你们的竞争力越弱,你们的客户也越困难,会逐步退出市场!你们讨论产能过剩很认真,要知道产能过剩是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的结果,你们却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你们这是什么逻辑!
大会主办方著名钢铁分析机构世界钢动态也发推表示:李新创从不同视角对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和一带一路机遇发表了演讲!配图就是李新创院长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几个反问!
下面是李新创院长整个演讲的详情:
当前全球钢铁产业已经转向中国,并且已经进入第四阶段新一轮平台期,将迎来一个漫长的调整过程。在全球钢材贸易方面,尽管贸易保护措施盛行,但2016年全球钢材国际贸易量仍创造了历史新高4.73亿吨,全球化仍然是大趋势。李新创院长强调,在世界钢材出口大国中,中国的出口/产量比最低,仅约13%,而其他大多在40%以上,可见中国钢材产量主要是用于满足内需市场。从间接出口看,世界钢材间接出口量达到3.2亿吨规模,约占全球钢材产量(不含重复材)的21%。若统筹加计考虑直接出口、间接出口,世界有一半的钢材是在原本生产国之外消费的(50%),而中国这一比例仅为20%,比世界低30个百分点。中国对美国的钢材出口量自2014年以后出现连续下降,2017年1-5月,中国对美国的钢材出口量仅为31万吨,仅占美国钢材总进口量的2.1%。因此,应正确认识全球钢铁产业转移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钢铁产能过剩的市场规律,更应正确认识中国钢材出口。
李新创院长分析称,伴随全球钢铁产业发展趋势,中国钢铁产业也已步入创新发展的减量阶段。李新创院长从产业布局、生产与消费、进出口、价格、效益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钢铁产业运行现状,指出当前中国钢铁产业正在发生由“增量、扩能”到“减量、调整”的变化,钢铁产业的减量发展必将经历一个较长时期、流程调整、优胜劣汰、多元并举、创新发展的过程,但减量并不是不发展,而是在减量发展阶段下推进绿色化、有序化、品质化、标准化、差异化、服务化、智能化、多元化、国际化“九化”协同,重塑价值链。
李新创院长认为,钢铁产业是中国制造业中最具全球竞争力的门类之一,不仅已经达到好产品、好价格、好规模、好服务、好品牌“5G”水平,而且中国还拥有全球最大、最活跃的钢铁内需市场,完整的钢铁产业体系,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系统集成化的思维理念以及全球最宝贵的冶金人力资源,中国钢铁企业的服务意识也在普遍增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均有所提升。在面对钢铁产能过剩这一全球性的国际化问题时,中国毫不回避、勇于承担、率先发力,在世界工业史上前所未有地促使以亿吨计的过剩钢铁产能稳定退出,提出并参与创建G20钢铁过剩产能全球论坛,为全球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矛盾做出了表率。纵观2016年,中国通过依法依规退出和引导主动退出等方式,共压减落后过剩钢铁产能6500万吨以上,对提高全球钢铁产能利用率的贡献是1.9个百分点,而除中国以外其他地区的贡献是-2.3个百分点。2017年中国去产能工作任务进一步提出“一个确保”、“三个坚决”、“五个更加”具体部署,要求把握好底线、红线、上线“三条线”,截至5月底,全国已经压减钢铁产能4239万吨,完成年度任务的84.8%。
针对美国对中国钢铁的反倾销,李新创院长质问美国钢铁企业,你们知道美国钢材用户长期忍受全球最高钢材价格的感受吗?你们一直采取贸易保护把钢材价格不断推高,你们为钢材用户利益考虑过吗?越是贸易保护,你们的竞争力越弱,你们的客户也越困难,会逐步退出市场!你们讨论产能过剩很认真,要知道产能过剩是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的结果,你们却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你们这是什么逻辑!
李新创院长对“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背景、理念及内容进行介绍,并对取得的进展进行梳理。李新创院长称,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在高层引领推动、签署合作框架、推动项目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发挥平台作用等方面采取了积极行动,使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快速增长。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一带一路”,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并且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已经开展大量合作,国际产能合作、经济走廊建设稳步实施,互联互通网络逐步成型,贸易投资大幅增长。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期间取得丰硕成果,成果清单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
李新创院长根据国际钢协2016年统计年报,针对钢材消费量在50万吨/年以上的31个国家的钢材消费情况进行了专业分析与预测,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钢铁产业普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中国愿意依靠自身钢铁工业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全方位合作,实现共赢。
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钢铁产能合作,李新创院长认为:第一,要充分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坚持互利共赢。第二,总体上要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钢铁产能合作建设,但必须突出重点、稳步进行。第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钢铁产能的主要模式应是立足于先进适用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合资、参股、并购等方式进行谨慎的对外投资。第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钢铁产能的根本战略目的在于优化钢铁产业的全球布局,促进全球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五,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钢铁产能应首先关注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等地区和其他少数具备潜力和条件的国家。第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钢铁产能需要加强统筹协调,组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服务机构紧密协作的“联合舰队”出海。第七,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钢铁产能的政策需求主要是规划先行、加强协调、完善政策、改善服务。应以“共建、共享、共赢”为原则,以优化钢铁产业全球布局、推动全球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为战略出发点,以先进适用的技术、管理经验和产融结合为战略立足点,深入推进一批在建项目、一批在谈项目、一批谋划项目。
最后,李新创院长表示,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是中国唯一专门从事钢铁工业发展规划、咨询的全国首批甲级工程咨询机构,具有熟知行业发展与市场变化、及时了解把握政策动态、工作业绩出色、专业配套齐全、人才队伍实力雄厚、执行高效等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冶金规划院制定了以规划咨询为主体、以标准引领和智能制造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大平台”发展战略,未来将继续以五度思维统领自身发展,全力以赴为推动钢铁国际产能合作及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做出积极贡献。
李新创院长赴美国纽约应邀出席第32届钢铁生存战略大会
李新创院长与世界钢铁动态负责人Peter Marcus合影
来源: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泰科钢铁整理编辑
欢迎参与讨论,您知道的正是大家所需要的!更多钢铁信息、技术交流,请访问泰科钢铁网!商务合作请加微信iteche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