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EDU投资人俱乐部
i-EDU教育产业投资人俱乐部是一家布局海外教育投资的教育垂直媒体研究机构。由超过300名投资人、30家上市公司、45家VC、32家PE及12家券商组成。通过打造媒体属性的智库,融合一二级市场投融资数据,成为教育行业投融资信息服务供应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昨天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2 天前  
运营研究社  ·  2元管饱的县城地头蛇,集体打退网红店 ·  3 天前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EDU投资人俱乐部

沙利文王昕:2018年中国教育市场的资本逐鹿不会停歇|i-EDU香港峰会

iEDU投资人俱乐部  · 公众号  ·  · 2018-01-30 21:49

正文

1月26日,由i-EDU主办的“教育产业投资香港峰会”圆满落幕。现场Frost & Sullivan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王昕表示:“未来国际化和高端化将成为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资本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区域市场的基础教育龙头企业。”



Frost & Sullivan沙利文全球合伙人
兼大中华区总裁王昕

中国人对教育特别重视。孟母三迁的故事广为流传,传统启蒙教育经典《三字经》长盛不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在生产制造业、高科技行业等众多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教育行业也将产生变革。中财办主任刘鹤先生也提到,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是消费升级,不仅包括衣食住行,也包括人身素质,尤其是中国教育。

民办学历教育受追捧


(一)资本市场的教育新锐接连登场


2017年被认为是教育资本市场的元年。从2016年年底至2017年年底,香港交易所挂牌的中国内地教育企业数量从2家增长到7家;纽约市场挂牌的中国内地教育企业数量从7家增长到11家。可见,几乎每个月都有中国内地的教育公司登陆香港或美国资本市场。

(二)2017年国内学历教育在海外资本市场形成板块效应


在教育细分市场中,学历教育备受关注。2017年在境外成功上市的9家教育类企业中,有6家是以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为主营的学历教育企业。从公司上市时的PE值和募集资金来看,学历教育板块IPO融资再创新高。 作为教育的主流市场,学历教育仍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受到国家、政府和普通百姓高度重视。

(三)中国内地学历教育集团接踵而至,港交所教育板块总市值1年内翻三番


从市场数据可以看到,2016年前,香港资本市场的教育板块增量和市值都不是很大。然而, 在2017年一年间,香港市场教育板块的整体市值翻了三倍,由232亿港元上升至759亿港元。 香港恒生指数在2017年上升36%,领跑全球股市,而教育板块除少数个股外整体增速均高于恒生指数增幅。截至2018年1月25日,许多大型教育集团,包括枫叶教育、睿见教育、宇华教育等基础教育个股均领涨,港股教育板块跑赢恒生指数。

(四)美股中概股表现抢眼,跑赢大盘

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2017年分别上升28.9%和25.4%,新东方、好未来、博实乐、海亮等教育类中概股表现抢眼。而早先在美国上市的新东方和好未来的市值突破千亿人民币,随后上市的博实乐教育、海亮教育等企业也已实现百亿级市值。在美股市场上,新东方、好未来、博实乐、海亮等教育类中概股表现抢眼,不但跑赢了大盘,甚至高过道琼斯指数。

(五)香港和美国资本市场上的中国教育行业各自特点逐渐显现


内地教育公司赴港上市有许多便利的条件,包括地缘优势、语言优势,以及和内地的紧密合作。近年来,我们看到很多教育企业从其他资本市场转向了香港。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内地公司在香港正式挂牌。

民办教育的业务特点仍然强调重资产,比如K12国际学校、高等教育等。而培训机构则往往愿意选择去美国上市。

香港市场越来越受重视,和美国市场的估值差距会越来越小。美股市场中,公司估值的差异很大,既有突破千亿人民币的龙头企业,也有百亿级估值的公司。 相较而言,港股的估值水平比较均匀。 但是由于受到一些黑天鹅事件的影响,部分公司在上市的规范性要求方面付出了一些代价。

(六)2017年全年学历教育股整体走高,三季度行情拉升明显;新民促法背景下刺激国内学历教育市场加速发展

2017年全年学历教育股整体走高,不论是基础教育板块还是高等教育板块,在2017年第三季度都有明显的拉升。2017年下半年,新民促法的实施让市场看到重大利好,市场行情的表现亦十分明显。

综上, 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民办学历教育受到重大追捧,也得到很多利好,众多企业纷纷登上资本舞台 。那么,接下来国内教育市场格局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境外上市加速学历教育产业格局调整


(一)中国教育市场正在从单一的“政府投入” 向“全民投入”转型,多元化是未来教育市场的大势所趋

黑色阴影部分代表公办教育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民办教育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上升的空间较大。 目前,民办教育只是中国教育产业的冰山一角,渗透率相对较低,但同时也预示着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

(二)中国教育市场各细分板块的竞争均高度分散


从市场的集中度来看,不论是幼教、K12课外辅导,还是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的集中度都比较低。高等教育拥有相对较高的市场集中度。这与各细分板块的消费属性有关,年龄偏低的学生在选择学校和机构时普遍重视就地就近原则。 总体来看,中国教育市场各细分板块的竞争均高度分散,市场参与者均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三)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融资用途各有差异,上市融资的用途也不同


高等教育具有天然的重资产特征,在教育部收紧新牌照审批的情势下,如何盘活存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因此兼并收购将成为民办高等教育集团扩张的主要形式和路径。


高等教育集团上市后收购不断,比如:宇华教育单笔收购创业内年度最高纪录,新高教收购案数量最多。

上市后,高等教育集团密集收购的动作也使得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资本对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巨大。

基础教育对于资产的要求与高等教育不同,基础教育运营商可以自行选择自建或者租赁的方式新建校区,从扩张的模式来看,既有重资产的模式也有轻资产的模式可供选择。

高度分散化和区域化是中国基础教育市场竞争格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常态。各区域都有若干领先的民办基础教育集团尚未登陆资本市场。

基础教育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的主要用途是自建学校,例如睿见教育和枫叶教育,都有新建校区。


(四)基础教育集团上市后扩张加速,新建学校/校区陆续开学,走出跨其余发展是第一步。

总体来看,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行业整合都是大势所趋,并购、自建、扩大规模的态势仍然十分明显。民办教育资本化率正在逐步提高,运营学校的数量也会大幅度增加。

展望2018:中国教育
市场的资本逐鹿从未停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