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冲锋号
传递军营资讯,提供原创评论,展现军人风采,缔造属于军人、军属、军迷及关心关爱国防建设者的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广网  ·  突发!两架飞机在美国相撞已致1死3伤 ·  昨天  
兵团零距离  ·  万物竞发争春来 | ... ·  昨天  
兵团零距离  ·  万物竞发争春来 | ... ·  昨天  
大庆晚报  ·  不要捡!不要捡!已有悲剧发生 ·  4 天前  
南方新闻网  ·  最新通报!四川山体滑坡已致30余人失联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冲锋号

这一天,他收到九年前他从废墟里救出的女孩儿发来的问候

冲锋号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7-26 17:35

正文

第90个建军节前夕,上士李怀红收到大学女生牛钰发来的问候,“祝哥哥节日快乐……”

这不是一句普通的问候,“如果不是9年前,李哥哥用手把我从废墟里挖出来,就没有今天的钰儿”,自然也不会有这持续了9年的温暖“问候”。

2008年的5月12日,8级强震袭击汶川。猝然间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这是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9年时光荏苒,废墟之上,汶川已获得新生。很多伤痛、很多勇气、很多挣扎、很多感动,似乎也都被渐渐淡忘。直到今年7月,笔者有幸参加由军委政治工作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开展的 “同心共筑强军梦”网络媒体国防行 活动,来到位于云南省的第75集团军某旅,这支曾参与汶川救援的部队,见到了当年亲手从废墟中挖出6条鲜活生命的战士——李怀红。

△ 第75集团军某旅上士李怀红

“当时她(牛钰)跟何亚军一起,被埋在教学楼二楼的楼板下,只露了个头。教室楼板塌陷,左边的墙体严重倾斜,稍微有点余震就会倒塌,最困难的是在他们下面还有四个小男孩的尸体,顶撑找不到支点……最后我趴在尸体上对压在她脚踝上的废墟碎料进行清除,历时6个多小时才将牛钰、何亚军成功营救出来,可还是没能保住她(牛钰)的腿……”李怀红提起9年前的营救,仍是历历在目。

“当年我和战友一起,在汶川地震中共营救出5个孩子,现在他们还时常发信息过来。”

李怀红口中的“孩子们”其实已经长大,当年念小学,如今已读了大学。对他的称呼也从“李叔叔”变成了“李哥哥”。“叫什么哥哥,你以前不是都叫叔叔吗?”李怀红也曾“抗议”过,可孩子们不买账,“哎呀,当年不知道,你年龄又不大,叫叔叔我吃亏了。”

△ 营救“芭蕾女孩儿”李月时使用的 轻型液压剪切钳,连续高强度作业使钳身出现缺口

其实,李怀红是很乐于看到孩子们“淘气”的,“四年前央视组织的‘回访’活动,我见到牛钰,小丫头蹦蹦跳跳的,看着很开朗。”

现在,智能手机走进了军营,孩子们可以使用视频功能和哥哥们“见面”了。“今年是5月11日,去年是5月12日,她(牛钰)都发来了视频通话。”李怀红记得很清楚。

△ 部分救灾器材展示

听到这些,我由衷的感动着,也疑惑着。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感、一种动机,牵动着“钰儿”们整整九年,仍在持续不断的跟兵哥哥联络?

“刚发生的那几年,哥哥们时常联系我,给我加油鼓劲。我知道,他们是担心我,不只腿,还有‘心’,怕我倒在9年前的废墟里,再也爬不起来。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救我,我不能让他们失望啊!于是我努力振作,积极的发信息、打电话,说现状、讲理想…因为我想让哥哥们知道,钰儿很好,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仍是能让他们为之“骄傲”的我。”

△汶川地震时,牛钰被埋在图中光亮处

牛钰的回答或许代表了很多从当年废墟中,被“最可爱的人”托举着、支撑着,重新“爬起来”的人。

9年过去了,汶川已在废墟之上涅槃重生,可深埋在地基里的,仍有什么在缓缓流淌,默默传承……我知道,那是名为“爱”的暖流,是鱼儿和水的深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