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民谣与诗
遇见,相似的灵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观三农  ·  她们的童年,起点就是复兴号! ·  3 天前  
微观三农  ·  吴宏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民谣与诗

夜宿书店:迎接一天中的感性时刻

民谣与诗  · 公众号  ·  · 2017-07-26 21:58

正文





寄居在都市的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天睁开眼,出门上班,在办公室坐够八小时,再乘坐沙丁鱼罐头似的地铁,用同一把钥匙插进同一把锁,右旋,拧开同一扇门,躲进合租的卧室,把自己塞到所谓的舒适圈里。


台湾有位作家叶怡兰,每当疲惫累积到几近崩溃时,便找家小旅馆,不安排任何行程,挑上五六本书,灌好想听的音乐,一头扎进自己的世界。


上周,民谣与诗发起了“今晚不回家,我们睡书店”的活动,给了一些人一个新颖的不回家的理由。


夜宿书店,迎接一天中的感性时刻。



1、


苏州——书舍阅读客栈


穿过长长的泗井巷直到巷尾,我第一眼并没有认出那座带木栅栏的木质小门就是书舍,低调质朴的门牌淹没在夜色中。


进门后是一个开放式吧台和厨房,墙上有手绘的黑板菜单,老榆木吧台上摆着干花和各式小摆件,其余是一个公共空间,不大却高挑,颇为壮观地摆了整整一墙的书,周侧的墙也见缝插针地摆满了各种书架,中间是供阅读的桌椅和沙发。


我略略看了一下书架,书籍的挑选和摆放出乎意料地用心,大多是偏社科人文类的书籍,摆放也是认认真真归类贴了标签,方便寻找。



掌柜妹子看我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贴心地把我领到房间,一开门,就觉得清爽宜人,整个房间是清淡的蓝色,点缀清新的绿色,装饰上是小王子风格,非常适合夏天。


妹子仔细地和我介绍房里的布置,从房里的抽湿器到梳妆台的防蚊液,店家都选的非常用心,有种很亲切的感觉,房里布置了很多阅读角,摇椅豆袋一应俱全,角落里还贴心放了一个很可爱的铁皮零食盒,里面有两人份的饼干牛奶。


把自己收拾干净,用茶具给自己泡杯睡前茶,读着刚刚从外面书吧带过来的书,吃吃饼干喝喝茶,瞬间有家一般的惬意。床上的被褥也是耐看又柔软,浅淡的配色和细致的花纹,还有相配的小王子抱枕。



早上醒来,早餐已经准备好了,很久没吃过早饭的我突然饥肠辘辘,然后就被满满一桌的架势震住了,两盘水果,一盘点心,一碗绿豆粥,几样小菜,简单落胃。夏日阳光正好,小院里有恰好的绿荫和一缸睡莲金鱼,安静得仿佛尘世之外。


在我临走前店家送了我一本书,用牛皮纸包的整齐,我回家一看,是《民国太太的厨房》,想到昨晚和妹子聊天时,妹子和我说,“看你朋友圈你很喜欢做菜哎。”嗯,特别喜欢,谢谢你。



2、


厦门——港头公益图书馆


从前,自诩是爱书之人,所以每一场旅途里,都不能不和书店扯上些干系,而现在年纪渐长,体力不支,不再有那种热情,但来了厦门整整一季,爱书的心不减,却因种种原因不再肆意买书,徒增重量。


偶然在民谣与诗上看到一个“今晚睡书店”的活动,发现厦门也有座“港头公益图书馆”参与其中,马上报了名并幸运地被选中。


这家公益图书馆是真不好找,在一条暗戳戳的小巷里,找到图书馆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没有什么景致可以看,我便径直往大门里走,本以为“图书馆”只是图书馆,其实是家图书馆+咖啡馆+民宿。



图书馆背后的故事较为感人:1984年出生的颜钰棚,年轻、优秀、热爱生活,不但是港头村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还是厦门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警。港头村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村民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孩子们的学习环境非常糟糕,因此,颜钰棚决定把重心放在了孩子文化意识提高的身上,因此形成了能自我供应的生态型的图书馆。


那天晚上,赶路已经赶得颇疲乏的我,就只在咖啡馆里买了两杯饮料,拐了本龙应台的《目送》,就躲回了房间里。房间原来应该是古厝,却被改造成了精致的小木屋,设施一应齐全,灯饰、窗帘、墙壁,各有巧思,看得人心情很是舒畅。


翻了几篇文章后就已经很晚了,蒙头睡到早上,爬起来一看,闪回童年时光。


木材搭建的大舞台、四周错落的石头屋子,太阳斜斜地顺着走廊的檐儿打下来,一派生气。沿着楼梯下一楼来,老房子各有功用——一间改造成书画室,满纸笔墨,桌旁挂着三个大字“不抱怨”,几乎渗出禅意来了。



这一次体验,来得太仓促,匆匆赶来的我,又要匆匆离开。


世上琐事真多啊,真想肆意放空,贪一把闲适的欢愉。



3、


泉州——风雅颂书局


收到民谣与诗小编发来入选信息,并告知书店地址与店长联系方式时,还很惊讶。风雅颂书局来过数次,夜住反正是头一回。夜访风雅颂,心还是扑通扑通跳。


书局保留着闽南建筑的风格,前院一、二落为传统建筑,第三落是二层阁楼。一二落为书籍区,二层阁楼用来作为民宿,一处复合式的文化生活空间。


书店内部构造整体保留闽南建筑的特色,天井处用透明玻璃隔着,没有破坏建筑的整体设计感,也能保护到院落里的书籍。光线是以暖色调为主,在书籍区域,书籍陈列以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等分类区,而每区又多以作者划分。这种书籍的陈列方式符合家中书籍排放的习惯,更有一种家庭藏书般的感觉。



报到后,前台的小哥很热心帮忙办理入住。打开连接前院的书籍区域与后院的玻璃门,才发现书店后院的别有洞天。阁楼上“诗书礼乐”四个字映入眼帘,对古厝的主人有了更多的联想。


书店十点打烊,书店小哥叮嘱要锁好门,有事情电话联系他。接下来就属于我和书局的独处时光。你一定没有见过书店书店关门后的模样,像是拥有了一座城堡。


夜深,带着汤显祖的《牡丹亭》上楼。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坐在廊道里,看着空中稀疏的星星。没有絮絮叨叨,却有好书相伴,也是有福。


书籍的海洋是连接着回家的路。就像麦家说的,读书就是回家。



面对一座城市,你会有很多憧憬和想法。然而记忆比那些城市传奇更为重要。


莫言写高密、王安忆写上海和苏北、余华写浙江、贾平凹写西安,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地表指南,自己的城域。


白先勇先生说他的故乡不在广西,不在台北,而在五千年的文化里。《读库》六叔也曾写书乡即故乡。


想必再远都会穿越大半个地球,回家来。


— END —


关注民谣与诗

遇见,相似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