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志轩
李志轩,笔名吕游,旅游法律法规研究与应用专家,主要研究实施“旅游+金融+互联网+旅游商品+新能源客车+导游”等跨界商业模式。对旅游企业的“营改增”、新三板挂牌、IPO以及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新疆特别是喀什的文化旅游经济交流有一定的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生活研究所  ·  不化妆的日子,给你支一招,5 秒提气色 ·  4 天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总是焦虑、压力大?一招帮你快点好起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志轩

委托品赢利模式可以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李志轩  · 公众号  ·  · 2018-09-11 06:54

正文

2018 9 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王东京

原标题:大家手笔:绿水青山怎样成为金山银山

前不久回湖南作乡村调研,走访了 14 个县、 28 个村,看到贫困地区农民开始富起来,由衷感到欣喜,从而对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有了更深领悟。 40 年前离开家乡,那时候也是山青水绿,可农民穷得连饭都吃不饱。今天, 绿水青山怎么就变成了金山银山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经济现象。

40 年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衣食住行样样短缺。相对于物质供给,生态环境并不稀缺。经过 40 年改革开放,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商品供应极大丰富,人们更需要洁净的空气和水,于是生态环境就成为稀缺资源。换言之,工业化的推进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需求。过去人们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 正是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有了需求,绿水青山才能变成金山银山。 但这又引出一个问题。这次走访的乡村大多山清水秀,有的地方农民已经脱贫,有的地方农民却并未脱贫。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比较发现,绿水青山要变成金山银山,还得有相应的赢利模式作支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是富裕农民,富裕农民当然要发展产业。那么, 生态宜居与富裕农民是什么关系呢? 在永州祁阳县调研时,县委书记介绍说,祁阳乡村振兴选择的是从 生态宜居 破题,因为祁阳的农业产业基础好,抓生态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质。这说明,美丽乡村的生态环境是可以帮助农民致富的。何为美丽乡村?我想应当做到习近平同志所说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那么, 山水和乡愁如何能使农民致富?这里的关键是要想办法将美丽乡村的看点变成卖点,将山水和乡愁转换成农民收入。只有这样,农民才会有保护生态的内生动力。

从地方实际看, 为绿水青山设计赢利模式主要面临两方面困难 一是生态环境属于公共品,其消费不排他,所以难以收费;二是环境消费属于文化或精神消费,计价有困难。 比如, 乡愁是游客的主观感受,游客享受了多少乡愁是说不清的,乡愁值多少钱也说不清。 这似乎是个难题,其实说难也不难。 经济学处理此类问题的办法是寻找委托品或者说载体,将那些不能计量或计价的商品(服务)借助委托品去交易。 商家卖矿泉水是卖什么?如果认为只是卖水,那就错了。事实上,既是卖水,也是卖 方便 。由于 方便 不好计量,商家就将 方便 委托到了矿泉水上。在超市里,一瓶 348 毫升的矿泉水卖 2.1 元,同一品牌 570 毫升的水卖 2.5 元。水多了 64% ,而 价格却只高出 19% ,就是因为水增加了而 方便 没有增加。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需要找到委托品。 按照经济学原理,只要明确界定产权(碳排放权),洁净空气便可借助碳排放指标进行交易。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各种生态要素需要先找到委托品,才能形成赢利模式。 按照这一思路, 乡愁可以委托到古村、古树、古井的门票上,特色山水可以委托到特色农产品上。 农民未必知道经济学原理,可是从永州到湘西,我看到的农民大多是寻找委托品的高手。在永州新塘村,农民把无污染的土壤环境委托到蔬菜上,高价卖到了粤港澳;湘西隘口村将当地特殊的气候、土质委托到茶叶上,远销全国;马王溪村发展观光农业,将田园风光委托到生态产业上,赚得盆满钵满。

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寻找委托品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应积极作为。例如,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然路桥不通,即便山再青、水再绿,游客进不去,农民也得不到收益。还可推行用土地经营权进行抵押贷款,给农民更多资金支持,调动其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

人民日报 》( 2018 09 10 07 版)

浙江德清莫干山竹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