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建材集团2025年工作会议报道及各单位的工作亮点和举措。包括中国巨石、中复神鹰、中建材石墨、中联投、财务公司等企业的2024年工作亮点和2025年工作举措。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巨石的工作亮点和举措
包括坚持优结构、拓市场,重创新、强研发,精管控、降成本等,提出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的总基调。
关键观点2: 中复神鹰的工作亮点和举措
以奋力的破局和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等工作亮点,提出围绕碳纤维的大应用领域和高技术场景筑牢成本和技术双护城河等举措。
关键观点3: 中建材石墨的工作亮点和举措
包括联合重组、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研发创新、管理提质、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工作亮点,以及全面支持恒科发展创效、全力提升资源基地经营贡献等举措。
关键观点4: 中联投的工作亮点和举措
包括重战略、强服务,拓渠道、压成本,强管控、履职责等方面的工作亮点,以及筑牢投资根基、促并购投资顺畅落地等举措。
关键观点5: 财务公司的工作亮点和举措
以坚守功能定位,强化服务支撑和价值创造能力等工作亮点,以及做专做精金融服务、做优做强辅助管理、做严做细风险防控等举措为主。
正文
开新局、启新程,
中国建材集团2025年工作会议圆满闭幕
(点击蓝字可查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及班子成员也分别出席所属企业2025年工作会议。各企业贯彻落实集团战略与年会精神,部署2025年工作举措。小料走进各企业年会,为大家梳理精华、分享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巨石主动担责、以变应变、调整策略,以实干作答、用实际交卷,取得了弥足珍贵的经营业绩,扛起了玻纤产业高质量发展链主企业的担当。
中国巨石将坚持稳中求进、干字当头、提质增效的总基调,全力做好“调结构、保效益,抢核心、促增量,控产能、提产销,抓技改、降成本,强创新、上台阶,育人才、增后劲,建工程、稳增长,创标杆、争一流,靠体系、控风险,重党建、传文化”各项工作。
-
一是奋力破局
,在组织韧性、产品创新、市场攻坚、风险管控上狠下功夫,不断提升企业整体运行效率,全力打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稳住经营基本面。
-
二是聚焦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产品覆盖面进一步提升,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技术底座进一步夯实。
-
三是加强研发投入
,
全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9亿元
,
国际专利实现零突破,西宁公司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打好经营业绩攻坚战。
围绕碳纤维的大应用领域和高技术场景,筑牢成本和技术双护城河,增强客户粘性。
-
二是以应用为牵引,打好科技创新攻坚战。
全方位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坚持战略理性整合优势创新资源,夯实国际竞争的“技术+标准+专利”基础。
-
三是以质效为重点,打好市值提升攻坚战。
树立“一切成本皆可降、一切费用皆可控”的意识,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推动提质降本增效,提升市值管理水平。
-
四是以改革为抓手,打好规范治理攻坚战。
高质量完成改革深化提升收官工作,健全公司治理模式,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为公司发展注入实质有效的动力。
-
五是着力强引领重保障,以高质量党建助力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担当,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提升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的意识和能力。抓实抓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一是联合重组取得突破。
完成与内蒙恒科、河北恒科的战略性重组,形成了12万吨石墨化、6万吨锂电负极的定制服务能力。
-
二是生产经营可圈可点。
复产后石墨精粉连创历史最好水平。球形石墨产线经过持续技改,技术能力、收率、能耗及成本控制水平明显提高。
-
三是项目建设攻坚克难。
核心生产要素尾矿库通过安全验收,“柳毛”石墨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完成换证。10万吨精粉产线基本具备开工条件。球形、提纯到负极的“321”一体化产线建成贯通。
-
四是研发创新提档升级。
成功中标工信部高质量发展专项-高性能负极项目。新获批两个黑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黑龙江石墨入选国家级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五是管理提质成效明显。
“两金”圆满完成集团下达任务目标。数字化建设和业务整合取得成效。数智石墨系统(一期)开发并试用。全级次企业采购业务平台上线率100%。
-
六是安全环保夯实基础。
创新制定实施“安全行为双十条及奖惩办法”。球形石墨产线技改后能耗降低30%。2024年安全生产事故零报告、环保零处罚。
-
七是党建纪检保障有力。
党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坚定发展石墨战新产业的战略方向。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提升监督治理效能。着力打造“三业”员工队伍、“六得”干部队伍,建强人才队伍。
-
一是全面支持恒科发展创效。
全面赋能助力恒科提升经营效益,扎实推进恒科项目百日工作计划,全力以赴实现业绩目标,发挥恒科支点作用推进战略落地。
-
二是全力提升资源基地经营贡献。
推动石墨精粉稳产增销降本,着力打造鸡西原料基地。加强产销协同,深度协同下游负极客户推进球形石墨产销放量。
-
三是全力推进10万吨项目建设。
加快10万吨产线建设,完善10万吨产线运行的要素条件。
-
四是发挥一体化优势推进研发。
高质量推进高性能负极项目,加快推进研发攻关和中试验证。
-
五是打造“双效管理”模式推进管理提升。
打造“双效管理”模式。设立极致降本办公室,抓源头降本和市场创效,全员强化劳动生产率管控。
-
六是完善安全环保管理机制。
坚定推行员工安全行为双十条及奖惩办法,强化隐患排查和攻坚治理,推进尾矿尾料综合利用。
-
七是全力推进党建纪检工作。
全面加强党的作用发挥,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
-
一是重战略、强服务,构建投资管理体系。
坚定服务集团战略需求,以控股型并购、战略性参股、矩阵式基金为抓手,支持集团内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向集团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助力兄弟单位完善新材料业务版图,赋能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二是拓渠道、压成本,逐步实现独立融资。
积极提升自主融资能力,打造多元化融资渠道,扩充授信额度和融资品种。不断优化融资资源,切实降低资金成本及财务费用,全面置换高息信托贷款,保障投资需求。
-
三是强管控、履职责,探索股权经营路径。
实践投后管理新模式,探索产业协同赋能新路径,强化对参控股公司的管理和增值服务,打造具有特色的管控模式体系,在“管好进退、管好流动性”上发力。
-
四是强学习、提站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狠抓集团党委巡视整改和国资金融专项整改,明确改进方向,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一是“能力更强”,筑牢投资根基。
强公司治理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治理主体权责更加清晰,制度体系建设更加完善,组织架构更加优化。强筹融资能力,不断拓宽多元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强基金筹设能力,构建主题明确、层次清晰、特色鲜明的产业投资基金矩阵。
-
二是“投得更准”,促并购投资顺畅落地。
把准投资方向,围绕集团产业链投资布局。聚焦产业并购,深度挖掘集团非金属主业范畴下的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国产替代、产业提升、低碳发展三大主题寻找并购机会,拓渠道、增储备、强攻坚。
-
三是“管得更好”,促企业价值发挥。
对所投参控股企业因企施策进行分类管理,制定可行有效的管理方案。加强财务管理、合规管理和安全环保管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聚焦“质量”“闭环”“沟通”,为集团专兼职董事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障。
-
四是“进退更活”,形成滚动投资态势。
分别针对新材料和新技术领域企业、传统产业和成熟产业、低效无效股权和无实际经营业务企业,灵活制定股权进退方案,提高资本流动率,实现资本增和资金的高效循环利用。
-
五是“联得更紧”,党建引领汇聚强大合力。
深化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逐步完善党建和纪检工作制度体系。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推进各项业务工作固基础、见成效、上台阶。完善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监督格局,打造坚强有力的政治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