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梁晓声对于人活着的意义的观点,他将其分为六个层面: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体面地活着、幸福地活着、优雅地活着、明白地活着。这些观点都来自于他的著作《人活着》。他强调,人要超越动物式的生存,追求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如理性把握人生、修养心灵、追求真理等。此外,文章还提到了这本书的豆瓣评分高,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先知书店还推出了梁晓声老师的签名版,增加了珍藏价值。
包括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体面地活着、幸福地活着、优雅地活着、明白地活着,这些观点体现了人对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的追求。
这本书是哲学的基本命题,也是现实生活的根本问题,给出了对于人生问题的最新思考和答案,豆瓣评分高达9.5分,是一本非常值得读的好书。
先知书店获得的梁晓声老师的亲笔签名增加了这本书的珍藏价值,签名版数量有限。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是为了房子、车子、票子?还是为了父母、老婆、孩子?对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有人已经确信找到了答案,有人还在继续苦苦找寻。
中国当代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认为,爱与被爱,构成了
“
活着
”
最基本的意
义,一切其他意义都是在这一意义上生长出来。在他的最新著作《人活着》这本杂文集中,他把
“
活着
”
分为六个层面,虽是一家之言,却能让我们明白,人生不止于眼前。
-1-
人不能像动物一样活着。动物只有感觉,而人有感受;动物只有思维,而人有思想。当一个人思考“人活着为什么”时,便已经超越了动物式的“活着”,完成了对自身命运的一种叩问。
-2-
怎样才能有尊严地活着?梁晓声认为:一方面是制度,尊重人权的民主制度与合乎情理的法律法规,可以确保人最基本的尊严;另一方面在于自身,要有尊严,就要敢于说真话,要诚实守信,还要有敬畏之心。
-3-
体面不是名车代步、靓女相陪,体面的关键其实在于修养,也就是要多读书、多思考,要爱憎分明,要懂得感恩,要在乎心灵的质量,要理解道理、接近事实,追求真理。
-4-
梁晓声把不幸、不幸福和幸福,称为人生的“三原色”,三者调和之下,人生都是“五味杂陈”。他认为,唯有善于理性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一步步走在实处,方能获得某一部分的人生的幸福。
-5-
“优雅的生活,需要文艺的熏陶。”“文艺作品的精神、情怀、思想品德会影响受众。这也是人类的审美需要——正是这审美需求,才使人类在精神状态上产生飞跃,人类的情怀也因而提升,人类也就文明起来。”
-6-
活着已属不易,明白地活着则更难。这要求必须明白何为丑陋、何为崇高,何为虚幻、何为真实;最重要的,还是要摆脱身上的“奴性”,做一个“立体的人”。梁晓声说:“我愿我们未来的中国,‘单面人’少一些,再少一些;‘立体人’多一些,再多一些。”
······
以上内容只是对梁晓声《人活着》这本书的一种简单总结,要想获得更多启发,理解更多生活之道,最佳方式还是阅读梁晓声原作。
《人活着》
既是哲学的基本命题,也是现实生活的根本问题,它是《人世间》的延续,给出了最新的思考和答案;豆瓣评分高达9.5分,是一本非常值得读的好书。
先知书店有幸获得梁晓声老师亲笔签名,更增加一份珍藏价值。签名版数量有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还可在规格中一并选购“何为良好生活”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