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未来有一天自己身上的衣服
可以被脑电波控制
还可以测心率、测空气污染指数、
甚至当充电宝吗……
现在这不是梦想
目前一名85后的
硅谷微软工作的华裔女性科学家
Kitty
就把这个梦想照进现实
她的这项发明也震惊了外媒
齐齐为这位女孩点赞
更难能可贵的是
Kitty将作品整个流程用到的元素、原件
都写成了教程
放在开放资源的平台上,供大家下载
击碎了有人说女孩子做不了科学的质疑
Kitty偏偏就做到了
“做高科技的最终目的
还是帮助到更多的人和机构
让更多人从科技中获益”
A Chinese Girl‘s Shining Life:
Cambridge.Harvard.Silicon Vallry
剑桥哈佛硅谷
中国女孩的开挂人生!
在深圳读完高中后
Kitty就被剑桥大学物理系录取,本硕连读
毕业后又继续全奖在哈佛读博士
现任微软创新车库(The Garage)
硅谷区经理
可以说是不折不扣别人家的孩子!
一路开挂!
她说从小就对科学感兴趣
我的家人会潜移默化地跟我说
未来不管做什么都要对这个社会产生贡献
她想到了科学!
特别是当人们说女孩子做不了科学
Kitty就越要证明给他们看
她下定决心学物理
物理在她来看是一个很美妙的学科
它能够描绘整个宇宙、整个世界如何运作
有了天赋再加上异于常人的努力她接到了剑桥大学的录取,在霍金所在的Gonville & Caius学院读了4年,以学院第一的成绩毕业。研究生和博士在哈佛拿到全额奖学金,学习应用物理。
要学明白科研所研究的最前沿、最未知的创新思想,是很艰苦的过程。在她本科和硕士的四年中,基本上课余的东西都暂时放下。每天除了8个小时的睡眠,基本上一睁眼就是推导公式,想问心无愧地把物理学明白。
正当她有很多种选择,未来到底要做什么时,她很想把科技和艺术结合到一起,同时做科学、工程、设计和艺术。但这样的理想工作很难找。
在英特尔工作了几年之后,她遇到了微软的创新车库(The Garage),正好是我喜欢的内部创新的平台。
在这里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包括她感兴趣的研究可穿戴科技,还有我的专业——量子物理。这里仿佛打开了她新世界的大门!
Wearable Technology
震惊硅谷的可穿戴科技
在硅谷不缺乏顶尖高手
但Kitty这项绝活令人惊艳
科技可穿戴
是将各种高科技缝纫到衣服里
她将现在所做的方法就是将电路缝到布料上面
并且连接一些传感器,LED显示器
微控制器去控制衣服
将衣服智能化
比如测量心率,测量空气污染指数
翻译不同的语言,给手机充电,检测温度
根据周围环境变色等等
用到的科技有3D打印,太阳能板
脑电波控制,人工智能等
比如火山岩石做裙子,“Made of Mars”是一件利用火山岩材料做的服装设计。制作这件衣服的初衷,是想如果有一天我们移居到火星,我们就可以利用在地球上已经做好的研究,怎样运用火星上的材料去生活
这件衣服做好后,她设置了三种功能:
1. 她用了一个小喇叭,可以让衣服发出声音;
2. 里面安置的微控制器可以检测到温度,通过不同颜色的LED显示出来;
3. 她又加了一个光感烟尘传感器,就可以检测到周围环境的空气污染指数,当污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可以发出报警的声音。
还有花瓣拼成的礼裙,内装心跳检测器,LED随心会跳闪烁。这件衣服Kitty有两个初衷,一是她想学会怎样利用编程测量心率,二是现在测心率的产品大多都在手腕上,用手环测健康指数,但她觉得我们的思维可以不那么局限。
还有脑电波控制的衣服,这件衣服跟她画的一个漫画内容有关。裙子的右下角就是地球一角,其他空间是广阔的宇宙,上面写着“The world is full of beautiful things(这个世界充满美丽的事物)。”
这一件地球部分是可以变颜色的,把它编程,与脑电波结合,可以用脑电波改变衣服的颜色。
她还把太阳能支架穿身上,这个造型不仅设计前卫,还能给手机充电 “Solar”这件衣服,她是用一个登山的便携性太阳能板,通过视觉的设计将它变成了衣服的一部分。这件衣服的作用就是当你在外出手机没电的情况下,可以给手机供电,像是一个移动充电设备。
由于衣服太过酷炫还被邀请参加了旧金山时装周,里面所有的作品都是用她的绘画设计的。她用了两个月设计了12件作品,其中一半是有高科技的、加入可穿戴的芯片硬件,一半是有多种穿法的。甚至她当时就穿了用脑电波控制的裙子去主持。
这件魔性的翅膀裙子是她第一件可穿戴科技的服装,是用她画的中国风绘画,里面有荷花,有鱼,有水。Kitty还在两个肩膀上加了旋转舵轮,可以支撑起肩膀上的翅膀,让它有随波浮动的感觉。
这件纯白色的裙子可以检测物品颜色,还可随机变色 衣服上装了一个传感器,拿任何东西放到传感器上,衣服就会变成这件物品的颜色。
卫星围绕木星转动的浪漫
这件衣服上画的是木星上的风暴,风暴是可以旋转的,你可以通过卫星的旋转去控制风暴的旋转。这件算是比较早期的,能让大家看到星体之间的机械运动的成衣。
可以翻译的服装是她现在正在进行的设计。做好之后准备放在大学的学院长袍里。这件衣服可以连接到微软的云服务,然后利用我们的人工智能平台将控制板做成一个翻译机,你跟它说不同的语言,它就可以翻译成英文显示出来
。这件衣服就运用到当下比较流行的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功能。
还有让衣服显示你想要的星座 这件衣服本身是可以做机器学习的,你可以教它记住你的手势。
灵感来自当时编程的时候,做了四个星座,四个挥手的方式分别对应四个星座。当你在挥舞正确手势的时候,相对应的星座就会在衣服上显示出来。这件衣服不光运用了不同科技,还有Kitty漫画的创作。
她漫画的其中一页,就是科学家跟他的小机器人在天文台仰望星空。
手势控制演示过程
星空的部分,她加了四个LED闪烁的星座。将LED镶嵌到衣服里是个很漫长很痛苦的过程,当时重复了很多次才将电路焊接起来。还要把电路摆成星座的图案。然后在电脑上编程,让芯片做机器学习。
把漫画人物的衣服做出来
其实,她的很多服装设计,灵感都来源于她的漫画。从十几岁开始,她就在构思一个天文题材的科幻漫画。是讲一个21世纪的女科学家非常热爱生活,但同时又能看到世界上丑恶的一面,她想去看看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这个科学家就好像她自己。
她在设计人物的时候会给他们设计一些衣服,也一直很想把这些衣服真正做出来。
说起为什么是衣服,她说在她3年前读博士的时候,算是一个比较冲动的决定,她买了一台缝纫机,买了本书,开始学习怎样制作衣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一开始是做纯衣服类的设计,后面慢慢地我把我所擅长的高科技结合到服装里了。
现在她把所有教程放在开源平台上
分享给大家
她说:“做可穿戴,不光是满足我个人的创造力。作品整个流程用到的元素、原件,我都会写成一个教程,放在开放资源的平台上。大家看过就可以学习编程、硬件,学习怎样做类似的项目。
另一个方面,如果工厂学会了如何将高科技做成他们衣服的元素,也能带动整个服装产业的发展。”
做高科技的最终目的
Kitty认为还是为了让更多人从科技中获益
学会利用科技去生产,减少浪费与污染。
做可穿戴,可以用艺术去展示科技
能够让大众更直观去理解、去感知、去欣赏其中的技术
她所追求的
是将科技和艺术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真心为她点赞!
编辑:Jessi、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