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由排名前20的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组成,国务院参事夏斌任主席,交行连平任理事长。论坛立足于全球视角,着眼于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向投资者传递市场最新研究信息,以求成为中国经济金融政策研究的高端咨询智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专注业绩潜伏  ·  年报业绩预告超预期(2.4) ·  2 天前  
专注业绩潜伏  ·  年报业绩预告超预期(2.4) ·  2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破90亿元!1.7亿人次!再创新高! ·  2 天前  
首席商业评论  ·  阿里发布Qwen2.5,又让美国Ai界震撼了 ·  5 天前  
西部财经融媒  ·  7000000000+!《哪吒2》预测票房近 ... ·  5 天前  
西部财经融媒  ·  7000000000+!《哪吒2》预测票房近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高瑞东:居民信贷多增,社融预计持续改善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1-17 20:13

正文

作者:高瑞东、王佳雯、查惠俐(高瑞东 系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核心观点


事件:
2025年1月14日,人民银行公布2024年12月金融数据。
核心观点:

12月份金融数据呈现两大亮点,一是政府端明显发力,带动新增社融规模强于市场预期;二是结构性改善,居民中长期贷款连续同比多增。向前看, 2万亿元置换专项债发行工作已启动,年初政府债有望持续支撑社融;居民端贷款趋势能否持续有待进一步观察,年后楼市“小阳春”或是重要观测节点;M1同比增速持续回升,或预示着企业信心逐步企稳。

风险提示: 财政刺激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流动性投放有缺口导致资金面出现波动。


一、 居民信贷多增,社融预计持续改善




2025年1月14日,人民银行公布2024年12月金融数据。我们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12月份新增社融28575亿元,同比多增9249亿元,表现强于市场预期。从季节性来看,过去六年(2018-2023年)同期均值为19092亿元,今年创出同期新高。12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8.0%,增速较11月份上行0.2个百分点。

结构上,12月社融口径的人民币贷款当月新增8407亿元,同比少增2685亿元。外币贷款连续九个月负增长,当月减少675亿元,同比多减40亿元。非标融资当月减少1198亿元,同比少减363亿元,波动项主要来自于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该项减少1331亿元,同比少减534亿元。

直接融资中,12月政府债券净融资为17612亿元,同比多增8288亿元,仍为社融主要的增量来源;企业债券净融资为-153亿元,同比少减2588亿元,表现继续好转;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83亿元,同比少增25亿元。

(2)12月金融机构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9900亿元,同比少增1800亿元。从结构来看,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538亿元,居民部门短期贷款同比少增171亿元。企业部门贷款同比少增4774亿元,分类型看,短期贷款当月减少200亿元,同比少减435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8212亿元,企业票据融资同比多增3003亿元。

(3)12月M1同比增速为-1.4%,较11月份回升2.3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改善;M2同比增速为+7.3%,较11月份上行0.2个百分点;社融-M2同比增速差为0.7个百分点,与11月持平。

12月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14000亿元,同比多减14868亿元。结构上来看,居民存款当月增加21900亿元,同比多增2120亿元;财政存款减少16725亿元,同比多减750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8057亿元,同比多增14892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31700亿元,同比多减26374亿元,是人民币存款的主要拖累项。

对12月份金融数据,我们解读如下:

第一,社融总体明显好转,新增社融规模高于历史同期水平。 2024年12月新增2.86万亿元,同比多增9249亿元,存量增速升至8.0%,相比11月升高0.2个百分点。 主要贡献是政府债,2024年年底化债方案落地,置换专项债供给节奏较快,政府债券规模已经连续两个月抬升,12月同比多增8288亿元,占据新增社融规模的90% 。从地方政府债发行看,2024年11月和12月分别发行13141亿元和10913亿元,发行速度较上半年明显加快。

2025年的2万亿元置换专项债将加快发行,1月10日的国新办发布会宣布,各地已启动相关发行工作,这意味着 年初政府债将对社融形成持续支撑。其后建议关注特别国债发行,以及专项债机制改革后,地方投资动能的改善

第二,社融结构改善,居民中长期贷款连续同比多增。 2024年12月, 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3000亿元,与11月持平,同比多增1538亿元,主要受益于房地产销售热度增加 。2024年10-12月地产销售数据好转,全国范围内房价环比上升的城市增多,房地产局部企稳。从成交量上看,2024年12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为1733万㎡,相比于当年前10个月的均值增长125%,且成交面积连续两个月同比正增长;从成交价上看,2024年10月以来,百城住宅价格指数环比增长率明显放大,11月和12月房价环比上涨城市数均在45个以上。

降低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提前还贷。但政策脉冲的持续性,或许还需要楼市“小阳春”来检验,比如2024年6月份商品房成交面积也在政策刺激下修复但其后继续走弱。对本轮房地产市场企稳的持续性,我们仍需观察。

但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同比少增,显示企业信心仍偏弱。 一方面,企业信心仍然偏弱 ,数据显示企业盈利情况尚未好转,2024年11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下降7.3%; 另一方面,化债偿还拖欠账款或替代了新增贷款需求 。后续随着化债进一步推进,企业资金充裕度边际抬升,结合M1同比跌幅进一步收窄,或预示着企业端的改善。

第三,政策与数据空窗期,资产价格主要受市场预期影响,波动性或许放大。 一季度的经济数据空窗期,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分歧较大。当前较为关注年初的信贷表现。从以往经验来看,年初“开门红”既是银行“早放贷早受益”的惯例行为,也是央行的窗口指导。但在“信贷高质量增长”的引导下,开年贷款冲量的效应未必那么强,较难提供市场反转的信心,但考虑到去年基数不高,预计负面冲击也较为有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