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拍者(ID:ipaizhe)
近日,全国两会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提出,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可以从逆向方式阐述生死关系,加深对自身生命价值的领悟。但
目前来说,我们大多数人受到“重生轻死”传统思想影响,都将死亡看作避讳话题。
不仅在中国,很多国家在死亡这个话题上,都难以启齿。文字与语言很难表达,所以许多摄影师就尝试通过
影像来阐述他们对死亡的认知。
本期分享三位摄影师拍摄的作品,看看他们是如何展现这个让多数人避讳的话题吧。
Walter Schels
“很少有经历可能会像死亡一样深刻地影响到我们,然而,大多数死亡几乎隐蔽地发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 ”
摄影师Walter Schels和记者Beate Lakotta花了一年多时间在德国北部的关怀医院拍摄这个专题。摄影师要在征得病人同意后,拍摄生前与逝世后的对比照片。
听上去似乎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但出人意料的是,
对病人而言,Walter Schels的拍摄工作反倒起了安抚作用。因为外人无法体会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恐惧和孤单,也忌讳谈论关于死亡的事情,但是摄影师主动与他们讨论和拍摄死亡,更能舒解他们的负面情绪。
△ Edelgard Clavey,67 岁。
“我真的渴望死亡,我渴望融入那非凡的深邃之光,但死亡是一件痛苦的工作。”
△ Klara Behrens,83 岁。
“我不怕死,我只是那沙漠亿万粒沙中的一颗。”
△ Heiner Schmitz,52 岁。
“他们知道吗,我就要死了!当我独自一人,我每分每秒都在这么想。”
△ Maria Hai-Anh Tuyet Cao,52 岁。
“死亡一点都不可怕,我拥抱死亡,它并非永恒。但死后,当我们遇到上帝,我们会变得美丽。”
△ Wolfgang Kotzahn,57 岁。
“今年是我的57岁生日,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变老,但也没有想过会在年青时死去,但死亡对所有人年龄的人都是公平的。”
Juan Pablo Vivanco Viniegra
看过“COCO(寻梦环游记)”的人,应该对墨西哥亡灵节记忆犹新吧。每年的10月底11月初,都是墨西哥欢度“亡灵节”的日子。
这个节日,与西方的“万圣节”有些许相似之处,但却表现出了浓厚的印第安民族文化特色,表现出
这个国家面对死亡文化的独特理解。
来自墨西哥城的电影系学生Juan Pablo Vivanco Viniegra就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下了节日中他所看到的画面,展现出墨西哥人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价值观。
DONNA J. WAN
“自杀,是一个
大多数人都
难以启齿的话题。然而一些人已亲身经历过这种绝望,以至于将其视为一种选择,我也认识那些悲惨地屈服于此的人。”
美国女摄影师Donna J. Wan拍摄的“Death Wooed Us(死亡的诱惑)”系列摄影作品,展示自杀者死前看到的美丽景象。
这组作品来源于Donna J. Wan的个人内心世界。2011年,她患上了产后抑郁症,并且曾一度想过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不过她后来幸运地康复了。
为了拍摄这个专题,她搜集了许多轻生者在生命最后一刻待的地方,沿着他们走过的路,拍摄下来我所看到的风景。“我并没有说我清楚他们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我也不知道他们那一刻在想些什么。但是我知道,他们想要在一个美丽的风景下结束自己的生命。”
照片中的景象很美,很具有诱惑力,但与死亡联系在一起,我们不免产生异样的感觉。很多人批评说
Donna J. Wan
是在美化自杀,但她表示,她只是在向人展示一个即将结束生命者的绝望、私密的瞬间。
感恩生活,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