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混沌学园
咨询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生研究所  ·  男生的10个秘密(女生禁入版) ·  13 小时前  
人生研究所  ·  汪小菲VS大S:「畸形」的爱,是一种病 ·  昨天  
人生研究所  ·  我居然没有过去要个内衣链接!! ·  昨天  
混沌学园  ·  疯狂的幻方:一家隐形AI巨头的大模型之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混沌学园

傅盛:赢在AI时代,今年的KPI是和AI聊一百万句话

混沌学园  · 公众号  · 学习  · 2024-08-17 11:31

正文


为什么说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程序员的时代到来了?


为什么说未来私有数据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今天上午,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做客混沌,为大家阐析AI思维的时代内涵,讲述建立AI思维的方法,分享企业落地AI思维的路径。所有创业都是躬身入局,在时代变革中让我们共同建立AI思维,找到自己的位置。


授课老师 | 傅盛 猎户星空董事长、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
编辑 | 混沌商业研究团队
支持 | 混沌前沿课



创业思维的革新


我毕业的学校其实非常普通,当时找工作很不容易,也没什么信心,所以一开始北漂我是想考北京的研究生,而不是为了创业。我去北京的时候口袋里就剩下400块钱,住过地下室,生活费也很贵,于是就开始打工。


幸运的是,我在2002年接触了互联网,我发现互联网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组织模式。一个人一旦建立起了一套强大的底层思维逻辑,就迅速拉开了和别人的差距。当时我把这个感悟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人和人最大的差距叫认知》,这篇文章让我积累了百万体量的公众号粉丝,我想创业者原来不是天生注定的,是可以在锻炼和学习中成长起来的。于是我放弃了考研,开始认真学习互联网。


2010年我创办了猎豹移动,2014年猎豹就在纽交所上市了。上市的时候我真的在想,凭什么是我?一部分原因肯定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意识到思维模式的重要性之后,我重新思考了很多问题,做很多事情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我当时在想,美国企业和中国企业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其实也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我总结了两点:一个是Think Big,一个是Think Different。这两点想通之后,我在2010年、2011年的时候就坚决地选择出海。为什么猎豹移动能够四年就上市?因为当时我就认识到中国的APP在全世界做得都算是比较好的,那时候很少人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当猎豹清理大师做到月活几个亿的海外用户时,上市就顺理成章了。


2016年AlphaGo的出现,让我们认为AI的革命已经到来,可以从图像、语音识别迅速到语言理解、自动驾驶,并全力喊出了“All in AI”这个口号。不过之后的几年,一直到2020年,AI始终没有迈过语言理解这道坎。技术的发展就是这样,并非一个平缓的线性过程。终于在2022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标志着通用智能时代的到来。



到今天为止人类有三个科学奇迹年,第一个是1666年,牛顿开辟光学,创立微积分,推导出引力公式。第二个是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质能方程等四篇论文。第三个就是2023年,GPT引领AI浪潮,对整个科技范式的重构达到了一个从所未有的高度。著名的科普大V严伯均说,他觉得AI会重构物理学,因为传统物理学是通过现象总结公式,再反推出现象,而AI则不需要这种中间层,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直接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方式,AI模型就在生物研究领域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抗生素类型,有助于解决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


蒸汽机的发明让人类能量的范式发生了改变,让热能转化成了动能,而在此之前所有的动能都来自于人或大型牲畜,这就是一场生产力革命。互联网是一次很伟大的生产关系的变革,但不是生产力变革,因为互联网不创造内容和价值,只是把大家创造的成本降低了。但ChatGPT带来的是社会生产力革命,AI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补充性工具,而是一套崭新的思维范式和生产力范式,让机器完成人类的脑力劳动成为可能。


在这场生产力范式的变革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力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未来这将是算力之间的比较。算力是脑力劳动的生产力,是另一个意义上的人口。现在很多硅谷创业公司考虑自己的能力,也不再是看我有多少人力生产力了,而是我有多少智能生产力。


ChatGPT首先是一场生产力革命,但它本身又带来了交互革命,带来了工具的重构。 当工具引发底层范式变革的时候,它不是补充,而是新的底层基础,将重构所有技能,这被称为“某某思维”。



什么是“AI思维”?


在去年的年终战略会上,我们一开始讨论说AI思维就是“万事不决问AI”。后来我顿悟了,真正的AI思维应该是“万事问AI”,因为当你“不决”的时候,你就已经用你的逻辑思维进行一次判断了,不过是以你故旧的思维模式为主导的判断与新技能相结合。AI思维的核心是以AI思考为起点一点一点地完善。


当我树立了这个思维之后,我发现我的改变挺大的。我爱去的滑雪场特别大,以前我经常在雪场里迷路,现在我去滑雪场就让AI帮我做滑雪线路和时间规划,几点起床,几点去坐哪个缆车,怎么去,它全给我规划好。过去开会的时候,我们都是大家之间相互讨论,现在开会一个问题出来,就有同事开始问大模型,我们再直接根据大模型的答案进行讨论。


当现在你需要开一家餐馆时,你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从网上获客,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当你需要从事某项工作时,你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用AI去完成,这就是AI思维。 “AI思维”不是技能补充,而是刻在骨子里的DNA。



重视AI和AI思维是不同的。重视AI是后发补救、被动适应、问题驱动、局部优化,而AI思维是先发思维、主动变革、创新驱动和整体策略。 这些不是我总结的,其实也是AI总结的。 当我脑子里冒出“AI思维”的时候,我就去问AI,让它帮我总结一下AI思维是怎么回事。所以现在我跟同事聊个什么事,都先问AI一遍,如果你的想法还不如ChatGPT给我讲的,水准没有AI强,那你就要考虑一下了。


点击下方海报,学习前沿好课

建立“AI思维”的第一步?


我觉得建立AI思维的第一步要从基础性的东西做起。我在2023年7月10日就提出:建立AI思维 如果只学一个技术点应该是什么?那就是Prompt!


Prompt是嫁接大模型逻辑能力和应用需求的桥梁。如果生成结果不太满意,也先别着急怀疑AI的能力,而是反思自己的Prompt技术过不过关。


Prompt其实解决了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讲大语言模型叫做自然语言接口。我们每天大概有80%到90%的工作是在跟人交流,这就是一个Prompt的过程,因为自然语言天然的压缩性导致了天然的歧义性,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不是靠一句话就能解决的。如果我说“我热爱苹果”,你肯定知道我是热爱苹果手机,但陕西的农民就可能觉得是红富士。


第二个是人和大模型之间的交流。大模型虽然能复刻人类的一些思维模式,但是它的核心思维模式还是以编程语言为主导,和人的思维方式还是有所不同的。所以ChatGPT是一个天然的翻译机,但是你要懂得和AI沟通的一些口径。


第三个是行业和大模型之间的交流。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属性,非常不一样,各家的大模型也非常不同,各有优缺点。如果你不用Prompt,你就永远不知道大模型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可以帮你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只有把Prompt用起来,大模型才能成为你工作的一部分。



八十年代对人才有三大硬性要求,会电脑、会外语、会开车。没有掌握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工具,何谈业务的向上迁移呢?人的行为会被过去的轨迹所束缚,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无法成为优先处理事项,但我觉得与大模型对话真的得被列成优先级任务。


AI思维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要刻意练习。那天我见了一个清华教授,他说他今年制定的目标是跟大模型聊100万句话,今年你和大模型沟通了多少次?我觉得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多和大模型聊天,并且要制定一个与大模型沟通的KPI,聊出不同的效果。


Prompt不是随意的三言两语,而是让AI做一件事的操作性定义。Prompt也不是草率的单向发问,而是启发式提问,通过多轮沟通构建思维链。


有一次哪吒的导演跟我说,AI用起来还可以,但是距离我的要求还差一点,所以现在还用不了。他给我举了个例子,说他需要一张张艺谋风格的照片,但用AI怎么都搞不到。他的设计师虽然搞了两三天,但做出来的照片他非常满意。我就反问了他一个问题,这个设计师跟你几年了?他说三年。我说这三年里你一直不停地Prompt你的设计师,在你的设计师身上花了很多时间,AI再聪明,你不花时间在它身上,它依然不明白你的想法。


很多时候你觉得AI不懂你,是因为语言是有歧义性的,你给的例子不够格式化。我以前用大语言模型写了一个贪吃蛇的游戏代码,一群程序员笑话我,说它是复制代码的,或者说它写不出王者荣耀这样的游戏。我说如果你们不知道它的代码不是复制粘贴,而是一个字一个字重新写的,那么你们对这一轮的AI大模型变革就完全没有认知。另外,就算今天它写不出王者荣耀,总有一天它会写出来,所以说未来以会写代码为核心能力的岗位一定会消失,这个变化在我们公司已经出现了,我们CFO的助理是学艺术的,自从我们搞全员AI之后,他就开始学着写了一堆程序辅助他工作。


企业建立“AI思维”的抢先四步


过去一年,我们通过实践总结了企业建立AI思维的四部曲: 一把手先用,全员AI先行,年轻人先上,AI生产力部门先冲。



第一,一把手先用。 AI思维就是一把手面对新时代竞争的创新之路。作为企业的创立者和一把手,如果你不去掌握AI这一技能、不了解一些基本的范式,一方面就像最初创业时不会用电脑、不会开车一样,很容易被时代淘汰,另一方面你推动公司AI革命时,是没有抓手的。作为创业者,如果连这都做不了,我觉得就不要创业了,老板得有意愿自己先动起来。



ChatGPT4发布之后,我决定让它写一个贪吃蛇的游戏。我就告诉它我是Mac电脑,使用的是Python,一句一句地问它该如何搭建,再根据它的提示一步一步改正错误。看着代码一行行往外蹦,我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我只在二十多年前学过相关课程,从来没有写过程序,就这样在没有看任何书籍、没有搜索任何网页资料、没有求助任何人的情况下,我把这个开发环境搭建起来了,并且贪吃蛇这个游戏真的运行起来了。


我做AI之后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板你不懂别乱讲,AI这东西不是博士干不了。我就是一个三流本科的,我怎么跟你对话,但后来你发现AI也就是个工具。


第二,全员AI先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