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这位投资者的故事之前,先借这帖子做一个调查。
我的新书可能下周开始加印,前期的签名版书20分钟售罄,很多粉丝抱怨没有在说好的公众号公布。所以,借着这次加印,我再去签一批签名版,算是对上次乌龙的补偿。
不过考虑到上次已经有部分粉丝买到签名版了,为了不造成必要的浪费,我这里发起一个投票。
不记名投票,请各位粉丝按照实际情况投票,我好统计需要加签多少本签名版。
如果只需要普通版的粉丝可以在下面的链接直接购买正品:
-----------正文开始-----------
我是一位90后广东小股民,准备开写自己投资经历,查了一下自己首笔证券转账记录——2014年12月16日转进去的1000元,这就开启了自己人生股票生涯。我当时还是一个大三大学生,入市本金是生活费,比较幸运的是,老妈会预支3个月生活费给我。我因为接触了余额宝之后开始有了理财习惯,买买保险理财,买买货币基金。
当时宿舍有一位舍友早早接触股票,偶尔会看到舍友在宿舍看盘,刷新闻时候留意到14年涨的不错,可能牛市来了。通过跟舍友交流得知,现在券商可以网上开户,有网银就行。迅速开了户,摩拳擦掌准备买股票了。
那时候没有师傅,基本都是生活选股新闻联播选股,最近流行央企改革就买中字头,最近电力改革就买电力股。
不知道是不是新手运气好,买中了一个吉电股份。连续多个涨停,价格一路翻了3倍。15年过年期间,我还请教老股民我老爸,老爸说我的吉电股份可能是因为中国核电要上市,国电投集团可能会从旗下上市公司借壳吉电股份或上海电力上市。一轮追涨杀跌之后,中国核电准备上市,吉电也停牌了,这时候统计收益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赚了80%,觉得自己很牛逼。后来中国核电自己过会上市,没有借壳,吉电股份也复牌了,我当时没明白:
一个炒作过后会一地鸡毛,我并没有复牌马上卖出。
6.10中国核电上市,接着的是牛市崩盘的开始,千股跌停不在话下。
崩盘结局不多说,新手不懂跑,还死于抄底,别人反弹逃命阳线拼命逃,我还往吉电股份补仓,为国接盘。哈哈,为什么不逃呢,因为那时候我和我爸
每天都会看某软件上股评老九老师复盘视频,他每天大跌就会说外资搞鬼,高呼我们要为国接盘
。事后2016年我发现《财XX眼》财经节目,那时候我才发现15年A股压根没多少外资,股灾就是大小非股东疯狂减持和国家大力去杠杆导致的。
(
点评:
通常新股民开始的运气都会比较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新股民通常都是受到牛市氛围的蛊惑进场,历史包袱小,进来就是冲着热点股的。所以很容易在牛市的后半期快速致富。但是,往往结局就是应了那句话:
靠运气挣得钱,凭本事输光。
另外,中国股民的一个坏毛病就是特别喜欢听股评。人都是有惰性的,报表和行业数据自己不去整理,总想听个现成的。殊不知,
这些公开的股评人且不说专业素养如何,收钱替人说话是常态,说给你听的半真半假都算有良心的。
)
2016年这段时间我生活选股广汽股票被套后没怎么管,注意力开始转移到研究基金上。我总结了15年失败经验,就是我不懂得逃顶,频繁操作,而且题材股没有明确高低估基准点。我跟我大学舍友讨论一番得出结论——买宽基指数基金,
回看历史14-15年沪深300涨幅收益不亚于我自己亲自追涨杀跌买股票,并且在大跌时候,可以参考历史估值百分位,有效逃顶。
2017年机缘巧合,我在摸索基金道路上,阅读了银行螺丝钉的书《指数基金投资指南》,我根据定投低估指数方法,买了上证50,红利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基金,当时乘着白马股效应和沪港深股通的东风,2017收益还不错,上证50基金收益率达到25%。
2018年贸易战开始了,我的上证50收益率从25%跌倒-15%,这一顿打击真让人受不了,不过我还是在跟舍友互相鼓励下,基金要长期投资,逢低买入,坚持越跌越买。糊里糊涂2019年,基金涨回去了,鉴于害怕坐过山车,我大部分仓位在盈利6%就下车了。
(
点评: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长期定投宽基指数是最好的策略。获取市场平均收益已经跑赢市面上大批买理财的人,但是每向上增加1-2个百分点的阿尔法收益都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和天赋。
)
在2017-2019年这段期间,当时流行独角兽大白马,漂亮50一说,股票我也有小仓位投入,但是使用追涨杀跌操作思路买卖白马股,基本在中兴,格力,美的,招行,保利来回轮动。小有收益,赚了波段的钱。
2019年12月,有一天偶然刷微博刷到雪球转发文章 小七的《给我5万,我会买啥股》,从此开始了我的雪球之旅。不过我看到我的账号15年就注册了,大概是15年舍友跟我提过一个雪球app,糊里糊涂手机账号注册了吧,一直没用。2020年我开始慢慢真正接触价值投资熏陶,慢慢筛选各式各样的大V,很多以前不明白的道理,可以在雪球文章中找到答案。发现自己15年-19年的操作是多么的愚昧无知。
2020年操作因为自己要完成结婚这项人生大事,刚配置学小七文章建议配置好三傻,就遇到疫情暴跌,把我2017-2019年收益全炸没了。这时装修婚房置办婚礼都需要钱,在5月小幅反弹时候,就早早清仓割肉,错过了6-7月的回本涨幅。2020年9月结婚之后,我迅速补充资金重新建仓,杀进抱团股智飞生物、万华化学。基金方面也配置了朱少醒的富国天惠合和张坤易方达蓝筹精选。收益迅速回归。再到年尾,开始看空白酒呼声高企了,冰哥也发帖子看空白酒,这时候我开始注意冰哥的帖子。不知不觉被冰哥吸引住了。2021年年前这段时间,我开始改变思路,整理起自己仓位,从10只到5只,5只到3只。主要仓位搬到招行,清掉了抱团股和白酒基金。
因为看了冰哥《
改革同龄人
》最后一期,我也想把自己经历写下来分享一下。不过文笔相比其他人差好多,我说说最后总结吧。
第一,我明白了所谓复利的魅力。举个例子,波动大的股票和波动小好股票。波动大的股:第一年赚80%,第二年亏30%,两年合计收益是26%。波动小的好股票:第一年赚10%,第二年赚15%,两年合计收益是26.5%。我终于明白这个计算背后的深层道理。
大起大落的股票,可能容易翻倍,也很容易因为来得容易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选择波动小的好股,虽然每年赚不多,但是很踏实,更利于长期持股和复利。招商是目前我觉得比较好的选择标的,持股共勉。
第二,我会觉得要建立自己能力圈很重要。一开始我会怀疑自己只是单纯抄大V作业,然后笑话身边的同事,有种五十步笑百步的感觉,仔细思考一下,也并不全是,我们在读书时候,老师教的,不也相当于一种抄作业吗?我在抄作业同时,会思考作者角度,慢慢建立起自己投资体系,有时候还会自问自己假设冰哥有一天离开雪球,我会怎么样呢,想想真是可笑。
冰哥带你入门,投资还是得靠自己。靠自己投资体系,人要低调踏实,好好投资,长期投资。期待冰哥的新书,谢谢!
(
点评:非常感谢这位小同学的分享。是的,我在公众号也好,雪球也好不停地在分享自己的分析思路,投资方法和认知,并不是希望每个人成为我的影分身,或者成为等着要财富密码的韭菜。而是希望大家可以学会自己思考,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