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科研党来说
必须要拥有足够强大的内心
除了要承受无数次的实验失败
还要面对来自审稿人的各种批判
那些毒舌的审稿意见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审稿人的嫌弃
◀ I would recommend rejecting this manuscript as quickly as possible.
拒掉!赶紧拒掉!越快越好!
◀ Reject – More holes than my grandad’s string vest!
拒稿!文章的漏洞比我爷爷的网眼背心上的窟窿还多!
◀
It is early in the year, but difficult to imagine any paper overtaking this one for lack of imagination, logic, or data –it is beyond redemption.
虽然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可我怎么就感觉很难再找到比这篇更扯、更没逻辑的文章呢?真是无药可救了!
(在普天同庆的新年里,却收到来自审稿人的一万点暴击,心疼作者两分钟...)
◀
This paper is desperate. Please reject it completely and then block the author’s email ID so they can’t use the online system in future.
这篇论文烂到家了。请彻底拒稿,然后查封作者的邮箱账号,免得他日后继续投稿。
多数情况下,审稿者会基于内容本身给出具有客观性、批判性的审稿意见,但也有审稿者会给出针对个人的刻薄评论。针对同行评议中某些审稿人误把“批判性”当作“刻薄”的借口,
Nature
发文公开剑指这一陋习,并为广大科研党遭遇刻薄审稿意见时应如何面对支招。
DOI: 10.1038/d41586-020-02512-0
顶刊级的配图效果你也可以拥有
快速入门科研绘图,全面提升文章质量
我们为你准备了保姆级的培训课程
图像处理/数据统计/排版设计/三维建模
3ds Max/Ps/Ai/ImageJ/Graphpad
多种软件综合特训
让你的文章更上一区!
总有一款课程适合你
具体课程介绍详见后文或戳图片链接
#文末还有免费试听课视频#
在收到一些尖锐的评论时,我们的心情可能会很down,建议不要在情绪化的状态下进行回复,先调整自己的心态,客观地对待这件事,过滤掉无意义的部分,注重对改善文章本身有意义的部分。
但如果遇到强烈的个人色彩部分让自己无法平复,可以尝试与相关编辑联系,面对不好的审稿现象,如果有更多的作者和审稿人反馈给编辑(有些期刊对此有明确的政策;有些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才有改变这种审稿现象的可能。
虽然同行评议是具有高度专业性的一项工作,但是大多数研究人员没有接受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同行评议员的培训,如何有建设性地、平等地、有礼地审稿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培训,也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步骤。如果能够将这类培训落实到研究生院的课程当中,将会更有利于避免低质量审稿意见的发生,毕竟大多数科研人员都学习过如何写好一篇paper,那么如何做好同行评议这门课也是很有必要的。
面对审稿意见,我们也需要自省,努力增加文章的亮点。但要想在众多的文章中,让自己的文章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除了充实文章内容,好的配图也将为你加分不少。毕竟花了心思的配图,会给审稿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提升审稿人对文章的好感度,
优秀的配图才是真正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