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绿维文旅
绿维文旅以规划设计为核心,围绕"开发建设、投资融资、运营管理、人才与培训、智慧旅游"提供旅游全产业链整合咨询服务,以"平台化运作,产业链经营"为宗旨,建设"中国旅游开发运营O2O平台",为旅游及特色小镇开发运营提供全产业链全程孵化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港天港地港人才  ·  4类人申请港硕爽翻天,利益buff拉满! ·  昨天  
港天港地港人才  ·  4类人申请港硕爽翻天,利益buff拉满! ·  昨天  
PM圈子  ·  程序员连相7天亲:规划有多重要! ·  2 天前  
厦门网  ·  热搜第一!微信又上新功能 ·  3 天前  
厦门网  ·  热搜第一!微信又上新功能 ·  3 天前  
长城新媒体  ·  微信朋友圈更新!网友:年度最有效功能 ·  3 天前  
长城新媒体  ·  微信朋友圈更新!网友:年度最有效功能 ·  3 天前  
青岛日报  ·  74岁刘晓庆,官宣 ·  4 天前  
青岛日报  ·  74岁刘晓庆,官宣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绿维文旅

激活公共空间:趣味感爆棚的城市装置设计

绿维文旅  · 公众号  ·  · 2018-08-26 14:43

正文

新加坡2018城市设计节上,展示了八个各具创意的城市装置设计,旨在进行体验式的探索性质的城市设计,激活公共空间,鼓励人们在此游玩、停留。不论是采用了3D打印技术的“遮阳伞”,还是不规则的“城市气泡”,亦或是色彩斑斓的“塑料袋装置”,都体现了设计师的独特理念,增添了城市的独特魅力。



1. 绿色遮阳伞 | Sombra Verde


“Sombra Verde”(西班牙语为绿色遮阳)是一个城市亭阁,为Duxton Plain公园提供遮荫并创造了一个标志性建筑。该结构由竹竿和3D打印的植物聚合物连接器组成,具有显眼的绿色冠层。


▼竹制“绿色遮阳伞”一览。

该设计涉及到先进的数字工具的开发,使复杂结构和几何图形的建模和优化成为可能。亭阁结构由一个长8米宽6米的空间框架组成,从三个点上接触地面,重量不到150公斤。为了确保无缝的美感,每根竹竿都通过自动3D打印的定制连接器来连接。


▼为了确保无缝的美感,每根竹竿都通过自动3D打印的定制连接器来连接。

作为对当前环境挑战的回应,Sombra Verde最大限度地推广可持续的材料,并鼓励新加坡的都市人进行公民的有趣互动。有趣的事实:Sombra Verde的制作使用超过11个3D打印机,总共花费超过5256小时打印。


▼装置成为城市活动的场所。

2. 声音隧道 | Sound Tunnel


“声音隧道”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孵化中心的高级设计工程师Savina Nicolini设计的多感官协同装置。位于Duxton Plain公园(尼尔路附近)的“声音隧道”是一个响应性的城市空间,它将一个不知名的地下通道转换成光和声音的互动体验,让成千上万的市民日常生活的道路充满活力。“声音隧道”让人们休息一下,享受光与声音的动态传播。


▼装置将一个不知名的地下通道转换成光和声音的互动体验。

由交通工具激活的各种颜色和噪音的传感器,将代表着人们在走路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感觉、想法和感觉。在内部对话之外,人们的身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将会表现出来,并与其他经过的人分享。“声音隧道”反思着城市叙事中个人与集体经验之间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


▼装置里的传感器对来往人群做出反应。

3. 城市气泡 | City Bubble


这个项目希望提供一个休息的机会,并通过惊喜、有趣和好玩的元素来活跃无人居住的城市空间。受到肥皂泡视觉特性的启发,设计师创造了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集合,人们可以在上面坐着、倚着或者爬上去。


▼“城市气泡”一览。

▼“城市气泡”的设计创意来源于肥皂泡,其独特的视觉特性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



4. 试问7.6平方米的潜力 | What’s the Potential of 7.6m2?


在土地稀缺的亚洲,城市规划者们不断努力提供一定数量的开放空间,但却没有注意到创造一些让市民可以将他们的经历和愿望融入其中的地方。


▼装置用鲜艳的色彩突出几何线条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

▼人们与装置进行互动。

与邻近的国际大都市相比,新加坡的人均公共空间高达7.6平方米,而Francesco的临时城市设计装置则试图让这个抽象的数字成为具象的表现。Francesco将一个面积相同的普通开放空间转变成了对社区有意义的东西,并希望激起人们对公共空间的感知和使用。


▼设计者将抽象的面积数字实体化成空间。


5. 包…砰!| BA(N)G!


Ba(N)g!象征着新加坡过度使用塑料袋的现象。装置完全由办公室、商店和机构捐赠的塑料袋制成,如若不然,这些塑料袋将被丢弃。通过编织、填塞等技术将捐赠品变成彩色的大坐垫,与现有的街道家具相辅相成。这个日常的设置让人们停下脚步,想一想无节制的使用塑料袋最终将给人们带来怎样的环境危害。这个能让人们参与进来的装置设计旨在于成为迈向无塑料星球之旅的一小步,鼓励人们自觉的转变,去拥抱具有生态意识的生活方式。


▼色彩斑斓的装置仿佛邀请人们前来一探究竟。

▼塑料袋制成的装置提醒着人们过度使用塑料袋会带来环境危害。


6. 微型城市 | MICROCITY / HYPERFURNITURE


设计师利用不同的尺寸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典型建筑造型的城市家具。每一件家具都代表着一种不同的类型,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使用它。这些家具聚合在一起后就得到了城市的比例模型。建筑物也可以配合不同的组合而移动。使用这些家具或者说建筑的人可以从公共空间中体会天气与隐私带来的舒适感,从而宣称这是自己的空间。设计者希望人们在与这些多彩的物件互动时碰撞出有趣的火花。这些以作为和桌子为主的家具,可以复制、再利用并批量生产。


▼装置采用了建筑的造型,但同时也是城市家具。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使用它们,在这个公共区域获得属于自己的一个小空间。

7. 种植房间 | THE GROWROOM


SPACE10与建筑师Sine Lindholm和Mads-Ulrik Husum合作,一起探索为食品生产而设计的建筑,以及他们如何能以一种美丽且可持续的方式激发人们在当地种植他们自己的食物。当时的设计是开源可共享的,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建造它。这个Growroom是由LOPELAB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城市规划硕士研究生合作建造的。


▼这是一个为了探索食品生产建筑而设计的装置。

▼装置细节


8. 彩虹的影子 | RAINBOW SHADOW


这个设计希望为公众创造一个空间,让他们意识到太阳的一些特别之处。这个想法以一个轻松有趣的形式实现了。其中一点是太阳光在物体间反射弹跳或是穿过某些材料时所呈现的不同的光感。太阳是一个永远在变化的光源,根据季节、气候和时间的不同,阳光的质量和方向也随之发生改变。该设计方案让太阳充分体现了它的元素。一棵人造树的树枝上挂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的物件,就像一个巨大的婴儿摇篮车在风中起舞,它们将彩虹的影子投射在植物、树木和路面上。

▼晚间装置配合灯光依然绚丽夺目。

各个装置作者:

1.Sombra Verde 绿色遮阳伞: Felix Amtsberg, Felix Raspall, and Carlos Banon from Air Lab

2.Sound Tunnel 声音隧道:SNA Design & Yuta Nakayama Interaction Design

3.City Bubble城市气泡: PAGA Architects

4.What’s thePotential of 7.6m2? 试问7.6平方米的潜力:Francesco Rossini from CUHK

5.BA(N)G!包…砰! :WY-TO

6.MICROCITY /HYPERFURNITURE微型城市/超家具:SEED

7.THE GROWROOM种植房间:LOPELAB

8.RAINBOW SHADOW彩虹的影子:PRECEPT|ON


图文来源:谷德设计网

绿维编辑整理

绿维微信精华一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