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间,
微信更新后在“搜一搜”中出现了“好物圈”入口
,位于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等两排模块之下。点击进入后,与发现栏“小程序”搜索入口里出现的“好物圈”
无异。
可能很多人对于“好物圈”还比较陌生,其实,“好物圈”的前身“我的购物单”在2018年9月份已上线。当时用户想要开启这一购物单功能,需要在微信搜索任意商品关键词,选择“产品栏”中任意商家点击底部的“心型收藏按钮”后,返回“发现栏”—“小程序搜索栏”才可发现“我的购物单”入口。3月初,不断优化的“我的购物单”正式以“好物圈”亮相,并将此前三大分类版块“想买清单”、“已购订单”、“值得买”,融合成了“订单”、“收藏”和“朋友推荐”的物品等,另外在产品页增加了“点赞推荐”等偏社交化功能。
虽然电商领域一直被淘宝、京东两大巨头争强称霸多年,但作为后电商时代的“新物种”,社交电商在2018年俨然成为资本追捧的“香饽饽”,从百亿云集到千亿拼多多,无不说明社交电商领域的巨大机会和潜力。
而在社交电商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微信拥有10亿多月活用户,能触达传统电商未能有效覆盖的大量用户群体,是当之无愧的流量之王,其利用社交和内容,激发增量市场,抢占存量市场,是对传统电商的一次搅局。
此次更新后,“好物圈”不仅多了一个流量入口,而且不再隐藏在三级页面里。
“搜一搜”+“小程序”两大入口的加持
,说明微信有意加大“好物圈”的权重。
除了入口外,值得关注的点还在于
“大家买过”与“朋友推荐”
功能的出现。从“好物圈”同时有了机器推荐商品以及好友推荐商品两个信息流来看,微信正在将自己的10亿社交流量渗透到各个有潜力的分支业务里,逐渐实现社交流量的变现。
2019年1月7日,微信开始在广州范围内公测新功能“附近的餐厅”,未来或将在全国开放。利用该功能我们可以对去过的餐厅进行点评和打分等,也可以在朋友的推荐中找到心仪的美食。
如果说“附近的餐厅”是针对餐饮的朋友圈,那么“好物圈”则是
针对商品的朋友圈,
相较于小红书,“好物圈”的分享范围从公域流量缩小至私域流量,分享主体也从明星达人变成了好友之间。
就评价功能而言,“好物圈”与其他平台最大的区别是:“好物圈”的内容评价都是来自熟人圈。对大多数用户而言,熟人评价更能左右其对某一产品的印象,倾向性更加明显。如果商家产品质量优,通过用户熟人网络的扩散,其商品将会获得更高的推广机会。
不久前,抖音电商小程序内测上线,并在搜索栏增加“商品”类目。据了解,抖音已经与
小米有品、网易考拉、京东、苏宁
等电商平台达成第三方小程序接入意向,其中
小米有品、京东好物街
等电商小程序已经在今年4月上线。抖音方面表示,未来抖音小程序不仅会为大品牌提供新战场,也会为更多中长尾电商企业带来弯道超车的新机遇。
阿拉丁研究院认为,“好物圈”此次入口的升级,一方面是为电商小程序进一步赋能,增大电商小程序商品被搜索到的几率,从而在社交电商这一战场中笼络更多的商家进入。另一方面,强化搜索能力,培养用户逐步养成用微信搜索内容和商品的习惯,丰富用户在微信中的使用体验,
逐步让用户在微信中完成在移动互联网的大部分需求,进一步打造“微信OS”。
点击获取全网小程序排名及资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