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愚拙出版的两本书《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公文写作实战》和《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2:公文写作模板》的特点和异同。两本书都注重实战和实操,提供了公文写作的模板、高频词句集锦和老秘心得,帮助读者快速搭建文章框架,丰富内容。两本书也有不同点,如名称、内容和侧重点等。
都源自实战,来自多年写材料的深度复盘;都注重实操,对材料进行庖丁解牛式的拆解;都突出实用,都是可放到电脑旁的工具书。
名称上,《笔杆子》更侧重于“实战”,而《笔杆子2》更侧重于“模板”;内容上,《笔杆子》相对侧重“道”,而《笔杆子2》相对侧重“术”。
该书采用共性模板、常见套件及高频词句和老秘心得的结构,提供实操性的提炼和工具,覆盖38种常用公文类型,适用于公文写作的新手和老手。
该书提供写材料的实战实训路径和原生态的实战技法,包含大量实战复盘和案例。
前些年,愚拙编了一个
《机关公文常用词语集锦》
,在网上传播量
达到数千万人次;出版了一本
《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公文写作实战》(以下简称《笔杆子1》)
,有幸成为公文写作领域的畅销书。
关于这些“词句集锦”到底应该怎么用?关于
报告、汇报、讲话、主持词、总结、方案、调研报告、通知、政策类文件、交流发言、活动致辞
等文种,
有没有
实操性更强的体例模板和高频场景套件语句集锦
?
愚拙近期又出版了
“笔杆子”系列第2本:《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2:公文写作模板》(以下简称《笔杆子2》)。
两本书搜索起来太麻烦?近期出版社又推出了两本套
装
这两本书中都有哪些干货?有哪些异同?今天一次性说个清楚。
01 两本书的异同
一是都源自实战
。都是来自多年写材料的深度复盘。《笔杆子》中的“磨刀子”“定盘子”“搭架子”“敲键子”“收果子”是从收集素材到立意列纲到填充内容到总结复盘的一整套共性方法论。《笔杆子2》是对38种常用公文类型的深度技法复盘,几乎囊括了日常工作中需要的全部公文类型。
二是都注重实操。
都对材料进行庖丁解牛式的拆解。《笔杆子》对怎么读材料、怎么储备材料、怎么写材料进行了详细拆解。《笔杆子2》直接提炼出每个公文类型的共性模板,总结出了常用套件及高频词句集锦,复盘出了操作步骤。尤其是常用套件和高频词句集锦,更是回应了一些读友对《笔杆子》中“机关公文常用词句集锦”不知如何运用的问题。
三是都突出实用
。都是可放到电脑旁的工具书。《笔杆子》中“机关公文常用词句集锦”,可作为新手笔杆子们启迪思想、谋篇布局、搭建框架、遣词造句。《笔杆子2》每章“共性模板+常见套件及高频词句+老秘心得”内容结构,可以帮助各位读友在实践中快速搭建文章框架,丰富文章内容。
一是名称差异
。两本书都是“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系列,一个叫做“公文写作实战”,一个叫做“公文写作模板”。从名称上看出,《笔杆子》更侧重于“实战”,聚焦到实战动力源、实战步骤、实战词语集锦;《笔杆子2》更侧重于“模板”,聚焦到法定公文类型、讲话发言类文稿、其他常用文体三个方面38个文种的模板,既有共性化的模板体例,又有个性的套件语句表述。
二是内容差异
。《笔杆子》相对侧重“道”,分享写材料的心态培养、实战步骤、共性词句。《笔杆子2》相对侧重“术”,扁平化方式对38个文种进行实操性的提炼。写作目的是:写出一本对新手来说能够模仿着写出一篇有模有样基础稿,对老手来说能够从中找灵感、找思路、找具体套件词句的工具书。
——从是否实操看,
每章采取“共性模板+常见套件及高频词句+老秘心得”内容,大多数章节都是基于成百上千篇的实战和提炼。对新手来说,能够模仿着写出一篇有模有样基础稿;对老手来说,能够从中找灵感、找思路、找具体套件词句。
这是一本文种体例模板速查工具书,38种常用文种,96个模板,每篇都来源于成百上千篇文稿体例的研究和共性元素的提炼,能够让材料小白写得像,将写材料变成“填空题”
这是一本常用套件、高频词句速查工具书,涵盖了开头、导语、成果、问题、举措、结尾等文章不同部位及每个文种常用场景及框架、小标题等常用套件、常用词句集锦,可以让材料新手写得对,将写材料变成“选择题”,从中激发出更好的灵感,找到与工作场景中最接近的个性化表述
这是一本老秘心得速查工具书,可以让材料老手写得好,将写材料真正变成出思想、出智慧、出点子的工具,让材料更加出彩
——从内容范围看,
这本书覆盖到38种常用公文类型,几乎囊括了日常工作中需要的全部公文类型。适用于写材料的,研究写材料的,公考、遴选等备考的。
——从是否实用看,
像第一
本《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公文写作实战》中的“机关公文常用词句集锦”一样,这一本也是可以作为工具书,平时放在电脑旁、手提包中。平时可以翻阅沉淀、用时可以查找增色。
03 《笔杆子1》的特点
——这本书里有列标题、组排比、活思路、找词语的神器。
书中分类呈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