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企业管理杂志
企业管理杂志由国务院国资委主管,中国企业联合会主办,是最具权威性的企业管理期刊。本刊以全球视角、本土方案,引领中国企业管理实践。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注意!新疆部分旅客列车停运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驾驶证除了能开车,还有这些隐藏功能!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职业咨询/导师答疑】1V1模拟面试/语音答 ... ·  3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社招岗位表格】在线文档持续更新:新闻媒体/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企业管理杂志

洪天峰:文化建设是“入脑”,而不是洗脑

企业管理杂志  · 公众号  ·  · 2024-04-20 07:00

正文

文 | 洪天峰
来源 | 华夏基石e洞察
ID | chnstonewx

我们说在人力资源管理里面,要用文化激励人心,要用制度驾驭人性,所以文化是很重要的,应该说 企业文化是最重要的组织资本

但文化不是一个通用的东西。我在一些企业看到门口贴的聚会、体育活动、甚至国外旅游的照片,认为这个是企业文化,我说这不是企业文化,这是企业的文体活动,当然,这体现出你对员工的一些关怀,但充其量只能增加大家的一些凝聚力,而不是企业文化本身。

那企业文化是什么?总的来说,企业文化是要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讲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我们讲制度化、流程化,流程化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文化支撑,就会变成大家对流程负责,不对客户满意度负责,那就不行。我们要能够让员工不仅对流程负责,还要对客户满意度负责,所以我们的流程不仅是那么完美的。我们不仅对职位说明书负责,我们还要对问题解决负责,因为职位说明书也不能涵盖所有问题。那这个靠什么?就是靠文化。

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差别是很大的。美国的约翰·科特教授花了11年时间研究美国的上市公司,发现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在收入、员工增长、公司股价、增长力等方面,相比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那是有天壤之别的。

在中国的组织环境下,我们按组织文化的特征可以把企业分为四类。

一类是具有强势组织文化的公司,就像海尔的张瑞敏,格力的董明珠。

第二类是具有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文化的公司,像华为。华为原来也比较强,后来慢慢变成以客户为中心。

第三类是中庸型文化的公司,你说它好,但也好不到哪里去;你说它不好,也可以。

第四类是组织文化氛围不强的,大家其实就是一个团伙。在中国一直以前两个居多。

企业就像河流一样,制度是堤坝,文化就是河床 。文化能创造财富,财富不一定能够创造文化,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所以,大家要重视文化的建设。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我们要做百年老店,一定要去经营,建设好的企业文化。优秀的公司要追求更优秀,要追求卓越,一定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我们从一个创业者到一个企业家,也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那我们到底怎么定义企业文化?或者说,怎么建立一个共识?那就要进行清晰地定义文化。大家多讲文化,但文化到底是什么?都说不清楚。

我先谈谈我们中国人是怎么讲文化的。

张岱年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里讲,文化是“ 习惯怎么想,习惯怎么做,确保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这是什么意思?首先,对每个人来说,所谓的文化就是他的习惯。大家可以简单把文化和习惯对应起来,他习惯不好就是文化不好,文化不好就是习惯不好。我们改变文化就是要改变习惯。但“习惯怎么想,习惯怎么说”,有时候是他的人性,有时候是他的时代背景。

而我们的公司的责任是要“确保怎么做”, 公司的文化建设不是给人洗脑的,而是要制定一整套的制度、机制和体制,使得员工都能够有你希望的行为

我们说要把拥护的人搞得多多的,要把反对的人搞得少少的,大家都是利益相关者,那你就要根据这个去构建制度。文化不是给人洗脑的,文化是要去建立这样的制度,使更多的人愿意追随你,然后一起创造价值,大家都能从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得到收益。这才是文化。

民国初期的陈之反讲,“ 许多许多历史才可以培养一点点传统,许多许多传统才可以培养一点点文化 ”。

这句话的第一层意思,文化的形成不容易,需要很长时间的、持之以恒的建设;第二层意思,文化有时候会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因为外部环境变化了,我们希望快速响应,而文化的改变很大。

我们不形成文化不行,但我们形成了文化有可能会变成未来的障碍。

一个企业要永葆青春,就要不断地抓住每个时代赋予的机会,但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不要做时代的企业,把你这一辈子做好就行了,传承的事情,子孙以后的事情不要去管。

文化等于习惯,文化等于制度 ,通过制度改变和领导习惯,最后才能创造住辉煌的物质财富。

沙因写过四本关于企业文化的书,都是经典。他在《企业文化与领导力》里说,我们的文化有很多种,有宏观文化——国家的、民族的;有组织文化——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亚文化——组织内的职业群体,像医生、律师、教师等;微观文化——组织内外的微观系统,比如公司内部的小部门。

而我们做企业讲企业文化,是讲 涉及到市场化的私营机构才叫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是社会文化企业化,一定不要把家的味道、社会的味道放到企业去。

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决策,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企业文化通过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进而影响的执行能力。

20世纪伟大的管理学者西蒙——研究组织行为学,他说大部分的决策其实都不是基于事实的判断,而是基于价值的判断。

大家经常说拿数据说话,好像觉得自己很基于事实,其实怎么看数据是个问题,你看到的是一个正方形,别人看到的是一个红颜色。即使是同样的事实,大家解读出来的东西不一样。 基于事实的判断是靠不住的。

那我们 是不是不要事实了? 这肯定 不是的。

前面讲的平衡计分卡也是需要测量的,测量是需要数据的,但当测量以后要去管理的时候,要为决策做判断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有价值在里面。那我们要决策的很多东西,就要去强调价值。所以,“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 ”,就是要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个个讲,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做判断,每天涉及到价值。

企业没有办法用事实形成决策,发生的都是过往的事,而我们讲未来不在过去的延长线上,所以我们必须要对存在的不确定性要进行确定性假设,这样的假设其实就涉及到我们的文化,涉及到我们的价值,涉及到我们的制度。

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导致运用价值观去决策的根本原因,在不确定性客观存在的情况下,企业必须做出反应。环境也不允许我们完全想清楚以后进行决策,我们有时候说跟着感觉走,其实不是,其实是要跟着价值走。

在华为,企业文化不是管理方法,但我们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管理方法?它不是行为活动,而是产生行为活动的原因;它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背后的处事哲学;它不是工作状态,而是工作状态所蕴含对工作的感情;它不是服务态度,而是服务态度中体现的精神敬业;它不是知识,而是人们对知识的态度。

后面所蕴含的比如“深淘滩、低作堰”“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等等这些华为的说法,这些说法被大家称之为文化。你说它不对吗?其实也对。但是这个说法其实它本身不是我们的习惯,本身不是我们的制度,我们要去建立我们的制度,形成大家的习惯,要把这些东西在制度里面体现出来,这个才是重要的。

它不是管理,而是造就管理模式的氛围。 ”我们华为要客户的价值就是总成本最低,所以内部就要“毛巾拧水”这样的理念,这个理念就要体现在管理的很多方面,我们就会制定出很多制度,那个制度才是文化。

“毛巾拧水”不是文化,“毛巾拧水”是一种理念,其实跟制度它是能够让大家的行为变成“毛巾拧水”。如果我们认为“毛巾拧水”就是文化,就会觉得我们的人大手大脚的文化不行,这个就搞错了。

所以为什么大家学华为没学到位,很多人误人子弟?就是因为没有把这个东西讲透。他们也会跟大家讲“深淘滩、低作堰”,也会跟大家讲“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但这些都不是文化。这些是要形成制度,在你的制度里面要体现出来,制度才是文化。我希望大不要简单化,不要把华为拿来探讨的东西作为文化,然后贴在我们的墙上,事情就完了。

首先,文化是隐含在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系统,是形成组织效能的共同认知系统,是大家都能认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是企业成员间达成的团队心理契约。

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会有很多偏差,会认为它没有用,或者说很难办,或者认为它是一种刺激的工作,或者认为它是一种娱乐,这些都不是。企业管理是一个理论,企业文化管理也是一个理论,我们会讲泰勒的科学管理法,我们会讲德鲁克的企业经营管理方法,我们可以讲定位理论,这些是属于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管理也是一种管理理论。但不管是企业管理还是企业文化管理,都是追求效益的。前者为追求效益而把人当作客体,后者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觉应用于企业,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把文化的“影响、改变和教化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

其次,企业文化有导向作用,也有凝聚作用,还有激励作用,还有约束作用 ,所以, 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一个企业管理工具 ,是为了达到管理的目的,它通过实现人的思想意志,去影响人的行为,从而达到组织目标。

第一,企业文化本身不是目标,它是手段。

第二,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工具要去影响人,改变人,教化人。

我们讲人的改变有一个过程,最终要体现到行动上,我们就会有一个入眼、入耳、入心、入行的过程,入到行动上,首先要入到心里上。入到心里面就要入到眼里面,入到耳里。入到眼里、入到耳里,作为企业家要把这些东西说出来,说出来它才能入进去,要把这些东西写出来,写出来它才能入眼。

所以企业家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你要到处说话,你就要写文章,我们看到我写那么多文章,为什么?为了让我们的员工能够入眼、入耳、入心、入行。第三个,我们形成一种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大家都需要有一种新的企业契约,这个需要用企业文化去承载。

最后,企业文化需要仪式感、价值感和责任感 。要形成企业文化很难,华为搞了很多活动,正是因为这些活动,使得大家对于华为的管理有很多动力,殊不知这中间是经历了很多事情,需要有很多活动的。

我在开发部的时候,把那些报废的东西,客户拿回来的东西,把它做成很多很漂亮的相框,发给我们的研发主管,你看你做了这么漂亮的废品,花了很多钱。

还有大家知道的,华为市场部集体大辞职,包括华为自律宣言,每天当着大家的面说我要什么,我不要什么,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形成文化的活动,就是我们讲的仪式感,在我们形成文化过程中很重要。因为仪式感,会带有价值感和责任感。

在华为管理员工是相对比较宽松的,你作为普通员工,如果不追求上进也没关系,你不愿意做奋斗者,你就诚实劳动,甚至贡献大于成本,就可以让你在这里工作了。但是你如果要想升官,当干部,当管理者,做奋斗者,那才有很多其他的要求。

所以, 企业文化在某种形式是务虚的,可在结果上都是务实的。

企业文化有很多的功效。

首先,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大趋势,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演进。

第二,企业文化能够形成内部契约和伦理。企业要讲究效率,要讲究竞争,要讲究人性,所以要形成契约和内部伦理。

第三,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氛围和监督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