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是时候道个别了。
时光有的时候很明确,它就这么一点一滴地慢慢流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光有的时候很不明确,午夜梦回,我总能够回到08年,一个夏天的奥运之旅,每天下午放牛归来,能赶上跳水梦之队的结局,精彩或者不精彩,总是咱们的金牌榜上再添一个数字。
9月,背上行囊,踏上了很多人谈之色变的复读之路,哪怕是十几年后的今天,午夜梦回,我总能坐会当年的教室,时光的印记在梦里穿插,光怪陆离。
某种意义上,复读那一年可能是我人生中第一个关键节点,从一个以成人而不是成才为宗旨的村镇高中去到另一个至少成才已经成为成人之上的追求的另一个村镇高中,也是那一年,我开始理解,何为成才,何为未来。
人生从不缺乏梦想,但在此前的十八年里,我记忆更深刻的,似乎是每次午后的山岗上,目光穿过牛背,走过小河和田野,走向远山和云雾,云雾深处,会不会真的有绰约仙子临风而立?
山岗上的放牛娃,可能止于我们这一代的山娃娃了,到今天,哪怕是大山深处,也已没有了耕牛的踪迹了。
都说大学是衔接学生和社会的预科班,而我的社会第一课,是被一个已不记得是何人以极其拙劣的方式骗去家里好不容易凑出来的一个月的生活费开始的。
作为手机博主,手机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但我人生的第二个关键节点上,我曾做到了大半年的时间里和手机彻底告别的生活。
12年底考研结束,重新拿回手机的时候,我的手机铃声在很长时间里都几乎不曾工作过,大半年之后,朋友们已经默认,这是一个不会回消息,不会接电话的家伙了。
那个冬天很冷,一场不算大的雪,在江南的土地上覆盖了一整个星期,在背阴处还能看到皑皑的白色,而再往前的另一个我记忆深刻的寒冷,是08年了。
岁月有的时候似乎就是如此,在类似的境遇下,总能找寻到一些类似的记忆。
走出考场的那天晚上,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们聚餐,酣畅中,突然泪如泉涌,把小伙伴们吓着了,而我自己心里明白,泪水,有的时候不是崩溃,而是释放,那之后,我似乎再也没有这么哭过了。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十几个春秋,前几天老师五十大寿,师兄弟们都回来了,曾经熟悉的感觉,依然在。
三兄弟在KTV里喝酒唱歌,末了,关掉一切的声音,静静地聊着,似乎又回到了当年,原来依然在。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可我总觉得自己似乎刚刚过十八岁没多久,只有面对两个孩子越来越大的时候,才会真的感受到,青春,真的已经远去了。
而在我记忆的起点上,而今已过花甲之年的父亲,也是这么个年岁。
父亲木讷,不善言辞,勤恳一辈子,岁月在脸上留下的沟壑,一直延续到了心间,奶奶过世之后的那三天,按照老家的规矩,是要守灵的,我和两个哥哥在,堂哥。
第二天晚上十二点多的时候,父亲过来说,你去睡会吧,我替你。
我说,没事儿,我来,你睡吧。
没事儿,我来,回想起来,这句话我似乎从很早之前就习惯性去说了。
都说穷人孩子早当家,可当家的苦,对于年幼和稚嫩的心,挺难的。我记忆中第一个深刻的夜晚,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住校。
半夜小便,屋子里的卫生间肯定是没有的,起床穿过后院门,去到外面的厕所,月光洒在路边的野草上,明明分外明亮,却又总不那么真切。
这样的月光下若是能去到山的那边,会是怎样的意境?可年幼的心,终归没有踏出那一步的勇气,若是有,或者也算是一段有意思的记忆了。
夏天的时候,人生第一次通宵夜钓,也是个满月的天,12年之后湖边的钓友慢慢离去,一个人再静谧的夜,一根杆,一盏头灯,一颗夜光漂,静静地等待着。
时光有的时候很明确,它就这么一点一滴地慢慢流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光有的时候很不明确,午夜梦回,我总能够回到08年,一个夏天的奥运之旅,每天下午放牛归来,能赶上跳水梦之队的结局,精彩或者不精彩,总是咱们的金牌榜上再添一个数字。
9月,背上行囊,踏上了很多人谈之色变的复读之路,哪怕是十几年后的今天,午夜梦回,我总能坐会当年的教室,时光的印记在梦里穿插,光怪陆离。
某种意义上,复读那一年可能是我人生中第一个关键节点,从一个以成人而不是成才为宗旨的村镇高中去到另一个至少成才已经成为成人之上的追求的另一个村镇高中,也是那一年,我开始理解,何为成才,何为未来。
人生从不缺乏梦想,但在此前的十八年里,我记忆更深刻的,似乎是每次午后的山岗上,目光穿过牛背,走过小河和田野,走向远山和云雾,云雾深处,会不会真的有绰约仙子临风而立?
山岗上的放牛娃,可能止于我们这一代的山娃娃了,到今天,哪怕是大山深处,也已没有了耕牛的踪迹了。
都说大学是衔接学生和社会的预科班,而我的社会第一课,是被一个已不记得是何人以极其拙劣的方式骗去家里好不容易凑出来的一个月的生活费开始的。
作为手机博主,手机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但我人生的第二个关键节点上,我曾做到了大半年的时间里和手机彻底告别的生活。
12年底考研结束,重新拿回手机的时候,我的手机铃声在很长时间里都几乎不曾工作过,大半年之后,朋友们已经默认,这是一个不会回消息,不会接电话的家伙了。
那个冬天很冷,一场不算大的雪,在江南的土地上覆盖了一整个星期,在背阴处还能看到皑皑的白色,而再往前的另一个我记忆深刻的寒冷,是08年了。
岁月有的时候似乎就是如此,在类似的境遇下,总能找寻到一些类似的记忆。
走出考场的那天晚上,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们聚餐,酣畅中,突然泪如泉涌,把小伙伴们吓着了,而我自己心里明白,泪水,有的时候不是崩溃,而是释放,那之后,我似乎再也没有这么哭过了。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十几个春秋,前几天老师五十大寿,师兄弟们都回来了,曾经熟悉的感觉,依然在。
三兄弟在KTV里喝酒唱歌,末了,关掉一切的声音,静静地聊着,似乎又回到了当年,原来依然在。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可我总觉得自己似乎刚刚过十八岁没多久,只有面对两个孩子越来越大的时候,才会真的感受到,青春,真的已经远去了。
而在我记忆的起点上,而今已过花甲之年的父亲,也是这么个年岁。
父亲木讷,不善言辞,勤恳一辈子,岁月在脸上留下的沟壑,一直延续到了心间,奶奶过世之后的那三天,按照老家的规矩,是要守灵的,我和两个哥哥在,堂哥。
第二天晚上十二点多的时候,父亲过来说,你去睡会吧,我替你。
我说,没事儿,我来,你睡吧。
没事儿,我来,回想起来,这句话我似乎从很早之前就习惯性去说了。
都说穷人孩子早当家,可当家的苦,对于年幼和稚嫩的心,挺难的。我记忆中第一个深刻的夜晚,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住校。
半夜小便,屋子里的卫生间肯定是没有的,起床穿过后院门,去到外面的厕所,月光洒在路边的野草上,明明分外明亮,却又总不那么真切。
这样的月光下若是能去到山的那边,会是怎样的意境?可年幼的心,终归没有踏出那一步的勇气,若是有,或者也算是一段有意思的记忆了。
夏天的时候,人生第一次通宵夜钓,也是个满月的天,12年之后湖边的钓友慢慢离去,一个人再静谧的夜,一根杆,一盏头灯,一颗夜光漂,静静地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