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们就像一个个不怀好意的小偷,总瞅着机会钻进你家里,偷走宝宝的健康。而疫苗就像一道道防盗门,建立起宝宝健康的道道屏障。
那么,很多家长会问,不同月龄、年龄的宝宝,疫苗接种的科学顺序是什么呢?疫苗能延迟打吗?感冒、过敏还能打疫苗吗?多种疫苗同时接种安全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详细了解关于疫苗的那些事儿。
按宝宝接种疫苗的月龄、年龄看,疫苗接种的科学顺序是什么?
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种,一种是
免费疫苗
,一种是
自费疫苗
。
免费疫苗的接种顺序,以表格方式印在了孩子的接种证上。
但是,自费疫苗的接种顺序并没有以表格形式展示,所以需要自己去整理和理解。
我专门整理了一个将免费疫苗和自费疫苗整合在一起的接种顺序表,发布在网上。内容较多,大家可以网上搜索
【
请存档:2016年最佳效果疫苗接种方案
】
。
我整理这个接种方案的原则,第一是给孩子最全面的保护;第二是在科学指导下,尽量同时接种多种疫苗,不折腾。
“延迟接种疫苗”不是“可不可以”,而是一旦延迟也只能接受的问题。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
主观上
想着延迟接种疫苗。所有的疫苗接种,都是在和疾病赛跑。年龄越小,疾病的风险越高,疾病也越严重。在感染疾病之前接种上疫苗,才最保险。
疾病何时找上门,谁也无法预测,所以疫苗应该按时接种,不要延迟。如果要打个比方:
延迟接种疫苗的问题,就好像坐车时何时应该系安全带,越早系越安全。
科学上,所有疫苗都可以在感冒时接种。
感冒本身不会影响疫苗的效果,也不会增加疫苗的风险。感冒大多数可以自愈,但也有少数可能会并发肺炎或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
如果
在发生严重健康问题前接种了疫苗
,
疫苗很可能被当作导致这些严重健康问题的原因
。
虽然感冒后继发严重健康问题的可能性不大,一旦在接种疫苗后发生,那就是个大麻烦。
为了
避免惹这种麻烦
,
很多接种医生要求孩子必须在完全健康的状态下接种疫苗
。
这是一种很遗憾的现状,明明科学上无须将感冒作为疫苗的禁忌症,但现实中却由于非科学的原因而故意这么做。
这种做法,其实损害了孩子及时接种疫苗获得保护的权益,但家长可能无法意识到这一点,甚至可能认为这是对孩子健康负责的表现。
我建议各位家长,不要因为感冒而推迟接种疫苗,也不建议把感冒这个情况告知接种医生,因为他们很可能拒绝给你孩子接种。
你只需要知道,
接种疫苗的好处远远大于风险
。接种疫苗后可能有不良反应,但感冒时接种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所谓过敏体质,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医学概念。某人可能对某几种物质过敏,但不能将此人扣上过敏体质的帽子。
对于过敏,医学上的建议是就事论事。如果知道对鸡蛋过敏,那么就避免吃鸡蛋;知道对牛奶过敏,那么可以改喝豆浆。
疫苗里的很多物质,对于宝宝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所以不存在过敏的问题。
比如有些疫苗里残留有新霉素,而新霉素是连临床上都很少用到的药品,宝宝一般不可能使用新霉素。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默认宝宝对新霉素不过敏,可以接种疫苗;而不是去找新霉素,让宝宝使用来测试是否过敏,再根据测试结果来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鸡蛋过敏也是如此,没必要为了接种疫苗而故意去吃鸡蛋来测试是否过敏。
关于鸡蛋过敏,还有
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剂量
。
孩子如果吃鸡蛋过敏,一般来说需要吃下去几克鸡蛋。也就是说,这个鸡蛋过敏,需要的剂量是克级。
某些疫苗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鸡蛋,最终成品疫苗里鸡蛋成分会被尽量排除,残留量是纳克级。纳克是一个非常小的重量单位,1克=1000,000,000纳克,一共9个零。
剂量上的差异
是如此巨大,以至于
吃鸡蛋过敏和接种含鸡蛋成分疫苗过敏之间完全不能画上等号。基于同样的剂量问题,新霉素过敏也不作为含新霉素疫苗的禁忌。
总的来看,
日常食物或药物过敏不必作为任何疫苗的禁忌。
多种疫苗同时接种是安全的。
我们常有这样的疑问:多种疫苗同时接种,对于身体来说会不会接种得太多了,受不了?这样的疑问只是一种主观感受,我们的身体到底是怎么感受的,这需要用证据说话。
我们在母亲肚子里时,与外界各种微生物几乎没有接触,一旦我们呱呱坠地,我们的身体就与外界交换各种物质(水、空气、食物)。
这些物质里,无一不包含了大量微生物,所以我们一生下来就已经在与各种微生物亲密接触,只因我们肉眼无法察觉,我们就以为这种接触不存在。
但是,我们的身体实实在在地感受着这些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对我们有益,我们倚赖它们而生存,比如肠道里的各种细菌;有些微生物会致病,比如流感病毒。
但大多数微生物只是与我们和平共处。
就我们的免疫系统与这些微生物的关系来说,每一种微生物都是疫苗。根据微生物的复杂程度,
一种病毒就相当于一种疫苗,一种细菌相当于上千种疫苗
。
我们的身体,每天与大量微生物接触着,相当于每天在接种成千上万种疫苗,这一切都在静悄悄地发生,我们的身体并没有显示出任何疲态。
所以,当我们看见孩子
同时接种3种甚至4种疫苗
时,其实没有必要担心身体是否能够承受。
上面只是理论的分析,科学家们还做了细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