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基层麻醉网
基层麻醉网—麻醉专业永久免费网络继续教育平台缔造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  【原创文章】同品种临床评价(8)-支气管镜同 ... ·  2 天前  
drpei  ·  孩子能不能吃柿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基层麻醉网

麻醉领域,还有多少 “骨灰级” 理念?

基层麻醉网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8-06 07:00

正文

2017-08-05 陶为科 牛X文

过去,我们谈过多巴胺,碳酸氢钠,纳洛酮,也讨论过月经期间是否应该停择期手术。很多情况下,一些古老的陈观念,在左右着我们的实践。这里,我再列举几个 “古老” 到可以进入 “骨灰盒” 的理念,供大家讨论。

——————————

一,麻醉意外:
这也许是最荒谬,最愚蠢,最能诋毁麻醉专业和麻醉医生的用语了。什么叫意外?无非是没有预想到的并发症或死亡。内科,外科,妇产科,有没有这种预料之外的并发症或死亡?为什么他们没有 “内科意外”,“外科意外”,“妇产科意外” 的字眼呢?无非是表明:他们做的是“正事”,而麻醉做的是铤而走险,悬而不定的事。难道只有手术科室是在走正路,而麻醉是在高山跳皮筋?手术对病人,是一个刺激,有些临界状态的病人,特别是没有优化好的急诊病人,是有出现并发症或死亡的可能,但如果这本身是手术的需要,医生和病人心里都明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值得承担的风险,预料之中可能发生的事件,有什么 “意外”可言呢?难道外科手术,不要麻醉,把这个 “意外” 因素剔除了,手术就安全了?

有人会说,重病人,手术中死亡,可以理解,但有些比较体健的病人,由于麻醉医生的错误处理,病人出现了不好,这难道不算意外?我要问你:内外科,就没有病人本不该出现的并发症?内科病人,抗菌素用得不对,病人死于感染,算不算意外?外科手术,器械损伤大血管或实质器官,算不算意外?产科医生,无故延误,导致胎儿脑瘫,算并发症,但也没他们听说他们称之为 ”意外“。意外哪里都有,而把这个词,作为挂在麻醉医生头上的尚方宝剑,动不动就拿“麻醉意外”作为一切问题的挡箭牌,遮羞布,是一种不科学,不负责任的做法。也许,几百年前,外科医生自己把病人砸晕了,再去截肢,砸过了病人死了,算是个“麻醉意外”,但这个理念,是陈腐的历史遗迹。今天,麻醉是自己的科学,有理论,有操作,是科学,不是棍棒或迷 魂 药。麻醉医生做的一切是为了在 “本来要病人命的手术中,保全病人的舒适和安全”(ASA主席原话)。我们不要把 “麻醉意外” 挂在嘴边,以讹传讹,最后连麻醉医生自己都人为麻醉意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好像,谎话说 100 遍,也成了没有人怀疑的语录。

2,Rh-AB 熊猫血:
几十年前,一部日本电视剧《血疑》,赚了中国人的大把眼泪,里面幸子小姐的 “Rh阴性AB型”血,也同另一步日本排球电影里“幻影游动”一样,深深扎进人民的心里。没想到,这种浪漫故事的术语和情节,成了我们医学界的“指南”:Rh-AB (即AB-)是稀有的“熊猫血“,输血非要找到另外几只稀有的“熊猫”才可。

如果病人需要慢性,多次输血,找到完全合适的供体,这是正确的。可惜的是这个理念,贯彻到手术科室和创伤外科领域,甚至可以做到宁可让病人死,也不会输 A-, B-, 或O-型血的地步。

根据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Blood_type),欧洲国家,AB- 型血液人口约占 1%,美国约 0.06%,台湾约 0.02%,香港约 0.05% (大陆数据表中没有)。也就是说,欧美的“熊猫”,比亚洲人略多。“熊猫” 虽然总体稀少,但在欧美这类患者到了需要紧急输血时,如果没有AB-,或来不及交叉,首先是可以上 O-,在AB- 或 O- 不够时,可以上 A- 和B-。你也许会认为,不得了,O型,A型,B型,血浆里的抗A抗B,不会把病人的红细胞都溶解了嘛?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风险,特别是在急诊和创伤外科,由于血库的红细胞大多是从全血中分离出来,抗体的数目是有限的,况且,在外伤,失血性休克,病人已经生命垂危,同时正在接收大量液体也在稀释抗体,同时就加上大家津津乐道可以“抗休克”的激素,所见的溶血反应是少见的。相反,大出血等紧急情况下,如果不输血,病人必死无疑。

美国红十字会发布的血型献血和输血表格,大家可以参考(图,其中下图是维基百科的另外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现方式)
中国的血库,是国人的心病:没有血库,或血库准备不足,是基层医院的通病,在没有安全有效的转诊机制的情况下,很多外伤病人白白死于非命。对于AB-血型的片面认识,使得情况继续恶化。追究其原因,是血库没有内行医生去领导,靠检验科几个非正规学历去管理,脑子里灌的是多年前的 ABO 宿论,不学习现代外科和急救指南,不注意到现代医学实践的结果,造成理论和现实脱节。

3,阿托品试验:
Dehio 爷爷(1851-1927)提出的这个理念,现在还在部分医生中使用。这个试验究竟能说明什么?它唯一能说明的,就是病人的心率对阿托品的反应不好。That's it !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他老人家发明这个试验的时候,是不会想到有 beta 受体阻滞剂的吧,也不会想到会有超级选手喝甲鱼血到高原跑步,更不会知道,如今的心电图,超声,造影会给病人的心脏状况提供更确切的资料。还有,最有效的心脏功能评估的方法是什么?病史和体检 !运动耐力,是心功能测定最可靠的方法:一个基础心率 45 次的患者,平时挑担行走 50 里,夜里平卧大睡,从未因心跳慢而晕厥,哪怕阿托品试验是个双阳性,我也不会担心。另一方面,如果病人很重,有传导阻滞,即使试验是阴性,我也不会掉以轻心,还是会把肾上腺素,临时起搏器准备好,

术前评估病人,是一个综合检查和决断过程。一个受过现代医学教育的医生,怎么能单单靠一个结果的阴性或阳性结果来决定是不是手术呢?更何况这个试验是一个片面而不能反应病情本质的东西。

4,术前用药:鲁米那+阿托品:
术前镇静是有必要的。我对病人在手术室里,紧张地睁着眼张望的状况,是非常不习惯的。但术前镇静,用什么药?在什么情况下用?是用 “百年老药” 鲁米那+阿托品吗?是护工在接病人时,上电梯前用吗?

给了鲁米那,在电梯里,病人如果出现呼吸抑制,那护工会给病人口对口呼吸?阿托品为什么要用?过去靠乙醚吸入诱导,分泌物多,给点阿托品可以干燥口咽气道。现在,乙醚是什么气味,有人知道吗?再者,冠心病,50-60 年代,除了极少数高干,老百姓是没有那个福气去得的,那是心率快了,对一般人群没什么影响。如今,冠心病人多了,用阿托品提高了心率,对心肌氧耗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什么还要用阿托品作为术前用药?

鲁米那和阿托品,有联合镇静的作用。麻醉医生不在场,如此镇静,真可谓贼大胆啊。中国病人真是好,不胖不瘦,大多病人病情单纯(病重的,要么去了少数高级医院,要么家里不愿意出钱治),电梯里马虎点,多没事。今后就不一样了,肥胖的,呼吸睡眠暂停的(注意,他们不一定都肥胖),老慢支的,冠心病的,会越来越多。再马虎下去,日子将会越来越难过。

5,脱氧试验:
我想,如此试验的意思是:如果拔管后,病人没有氧气支持,仍维持一定饱和度,病人就可以安全送出手术室了。

这样的试验,在围手术期,是陷阱,它给你的是一个安全的假象,老师们不应该向学生们推崇。术后的病人,特别是全麻,在残余药物和手术疼痛的影响下,病人出现低量通气,二氧化碳储留,是理想之中的,他们要面罩给氧。你要是在送病人出手术室过程中,病人没有戴氧气面罩,你觉得自己象没穿衣一样不自然,你就是个好的麻醉医生。病人术后,是要给氧,不是脱氧。给了氧,还要在经过训练监护人员比较长时间的观测,达到出 PACU 的标准后,才能送去病房。单纯的脱氧试验,病人脱氧多久是安全的?有没有理论依据?肥胖的人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术中用的药是脂溶性还是水溶性的?长效还是短效的?肌松药中和了没有?园子里术毕好好的,回到病房不明原因的死了,有多少这样的病人?

6,司可林增加胃内压,颅内压,不能用于饱胃和脑外伤:
这个问题,过去间接讨论过。这里简单重复:饱胃和颅脑外伤,最重要的是在采取防误吸的措施(环状软骨加压)的同时,迅速,完全地达到肌松,迅速控制气道。误吸最长发生的时候,是在气道没有控制,反复试探,反复面罩加压给氧时发生。颅脑损伤时,气道控制不了,二氧化碳蓄积导致的颅内高压,比什么都严重。

麻醉领域,还有多少 “骨灰级” 理念?

作者简介,陶为科,男性,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麻醉科主任,丁香园麻醉版块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