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顶刊收割机
什么都有,汇集全网精华学习资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禽报网  ·  冻品\\2月上旬肉鸭产品市场行情分析 ·  6 小时前  
禽报网  ·  行业\\2024年全国饲料总产量3.15亿吨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顶刊收割机

高达99.95%!他,师从崔屹,联合中科大「国家杰青」,新发Nature子刊!

顶刊收割机  · 公众号  ·  · 2024-10-06 08:18

主要观点总结

该文章介绍了一项关于构建锌电极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的研究,通过添加电解质添加剂来构建坚固的双层SEI,实现了高锌利用率和库仑效率。研究团队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机构的教授和博士生,论文已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华算提供的同步辐射测试服务,包括多种测试项目和优质服务团队,助力多项研究在顶级期刊发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及重要性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开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锌离子电池具有重要意义。而构建稳定的锌电极固态电解质界面(SEI)是提高锌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策略之一。

关键观点2: 研究内容及方法

该研究通过添加电解质添加剂来构建坚固的双层SEI,实现了均匀的Zn 2+ 传输和持久的机械稳定性。双层SEI由结晶外层和非晶态内层组成,提高了机械稳定性并实现了Zn 2+ 传输的均匀化。

关键观点3: 研究成果

该研究实现了双层SEI在4800个循环内的可逆锌沉积/剥离,平均库仑效率高达99.95%。同时,在高面积容量下实现了超过550小时的稳定循环寿命,具有高锌利用率。此外,基于双层SEI功能的锌负极与不同正极结合的全电池在高锌利用率下展现出稳定的循环性能。

关键观点4: 同步辐射测试服务介绍

华算提供同步辐射测试服务,包括多种测试项目和优质服务团队,助力多项研究在顶级期刊发表。该服务提供全球机时,一周内可出结果,为科研提供有力支持。


正文

【高端测试 找华算】 专注测试分析服务、自有球差电镜机时、全球同步辐射资源,20000+单位服务案例!
经费预存选华算,高至16%预存增值!

构建锌(Zn)电极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是稳定锌电极/电解质界面的有效策略。然而,单层SEIs锌电极在重复锌沉积/剥离过程中会发生破裂并随之失效。

2024年9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 陈维 特任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 李震宇 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电子显微中心 王宇 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题为《Robust bilayer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for Zn electrode with high utilization and efficiency》的研究论文, 中科大博士生孟亚寒、王明明、博士后王家志 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陈维教授、 李震宇教授、 王宇教 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陈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特任教授。2008年本科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2013年于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获硕博学位,博士期间的导师: Husam Alshareef教授 ;2014-2018年于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 崔屹教授 ;2019年入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陈维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1. 氢气二次电池的开发与应用;2. 新型水系离子储能电池;3. 电催化剂的微观调控与机理探索。自从陈维教授独立建组以来,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 Chemical Reviews、Nature Communications、JAC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Letters、ACS Catalysis、eScience、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论文总被引8000余次,H因子44。

李震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教授,国家杰青。199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获学士学位,200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导师: 杨金龙教授 。2004-2007年先后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 Prof.Daniel Kosov Prof. Shaul Mukamel ,2007年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李震宇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动力学过程与化学反应的微观机理、功能材料的理论设计与计算表征、分子器件的输运性质、密度泛函理论及相关数值方法、蛋白质分子电子光谱的理论模型。

王宇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显微中心教授。2009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2016年在厦门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16-2021年先后在阿克伦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加入华南理工大学。

王宇教授的研究方向为1.可控自组装杂化材料:面向量子与能源应用;2.原位表征技术:发展面向组装体系的原位透射电镜与原位X射线衍射技术;3.材料化学中的人工智能:对表征数据、化学合成与组装规律、材料结构与效率关系的智能分析与预测。

作者提出通过添加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作为代表性的电解质添加剂来构建坚固的双层SEI,同时实现均匀的Zn 2+ 传输和持久的机械稳定性,以实现高锌利用率(ZUR)和锌电极的库仑效率(CE)。

Zn表面的双层SEI由富含ZnCO 3 的结晶外层和富含ZnS的非晶态内层组成。有序的外层提高了循环过程中的机械稳定性,非晶内层使 Zn 2+ 传输均匀化,从而实现均匀、致密的锌沉积。因此,双层SEI能够实现4800次循环的可逆锌沉积/剥离,平均CE为99.95% (±0.06%)。

同时,在面积容量为28.4mAhcm 2 的情况下,Zn | |Zn对称电池表现出超过550h的耐用寿命,ZUR高达98%。

此外,基于双层SEI功能化锌负极与不同正极耦合的锌全电池在高ZUR下均表现出稳定的循环性能。

图1: 不同SEIs对Zn沉积功能示意图

图2:SEI的纳米结构和组成表征

图3:双层SEI的化学组成和机械稳定性的界面研究

图4:双层SEI形成机制

图5:有/无双层SEI的Zn电沉积形貌表征

图6:Zn电极的电化学性能(25°C)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