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山浮生
来跟我一起打开脑洞,认识世界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北山浮生

英国居然也曾发生过一场“高平陵之变”?

北山浮生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8-01-15 22:59

正文

本文接前一篇: 英国也有个“汉献帝”?“曹操”又是谁?

1389年,理查二世的四叔冈特的约翰在西班牙的事务处理完毕回国。趁着四叔不在的期间,七叔格洛斯特公爵托马斯看起来是过于活跃了,因此四叔一回来就把七叔给压了下去。

四叔表示对国王的支 持,他对自己的儿子博林布鲁克的亨利趁自己不在英格兰期间,居然也起来反对国王大为不满。在父子俩进行了一番外人无法知晓内容的谈话之后,亨利暂时从政坛中隐退,开始是经营地产,然后是名为远征,实则旅行地在国外转悠,增长见闻。一路上他游历访问欧洲的各国君主,以漂亮的仪容、周到的礼貌以及熟练的英、法、拉丁语给各国君主留下深刻印象。

在四叔的支持下,22岁的国王理查二世趁机宣布:“我已经到了管理我的家、我的王室和我的王国的年龄,因为目前我的处境竟比我国最低贱者的处境还要糟,这看来是不公平的”。

国王提出的要求听起来相当正当合理,没有人能够公开提出反对意见。国王也小心地与贵族维持良好的关系。然而王权仍然受到极大限制,在1390年3月的御前会议上,国王与叔叔们达成一个协定,所有涉及财政的决定,必须由国王的三个叔叔一致批准。

在表面的和平之下,理查二世暗中加紧实行对贵族复仇的计划。他以王室和边远的国王特区(特别是柴郡和北威尔士)的贵族为基础,秘密地组成了一个保王党。

四叔在其中肯定也是出了不少力,否则以一个长期呆在宫中,又没有其他得力帮手的中二青年的组织能力,这事能搞成还不外泄一点风声,实在是难如登天。

对于大力扶助自己的四叔,理查二世给予丰厚回报:1390年他授予四叔在兰开斯特领地近似王权的军政大权,并且可以继承给男性继承人,还将阿基坦公国封赏给他,由他终身享有。

这个决定打破了金雀花王朝自古以来的传统:阿基坦一直是王长子和王室继承人的封地。

1394-1395年,在四叔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理查二世组织了对爱尔兰的耗资巨大的远征,这是1210年无地王约翰远征爱尔兰之后,英国国王再次出征爱尔兰。这次远征较为成功,因为爱尔兰已经处于无政府状态,抵抗活动一盘散沙。但是理查二世在征讨后,却没有在爱尔兰留下足够的防守兵力,结果爱尔兰没过几年就又反叛了。

如此缺乏常识,对于中二青年来说倒是颇为正常,但是对于老练政客四叔来说,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征战使得国王在军中威望大大增强,加强了王室的权力。1396年,理查二世与法国瓦卢瓦王朝的公主伊莎贝拉联姻,并与法国签订28年的停战协定。

培植了党羽并稳定了外部关系后,国王认定时机成熟,决定对当年冒犯他的弹劾贵族们动手。为了这一刻,他已经隐忍了整整十年,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而此时,四叔的儿子亨利也“恰到好处地”结束游历生涯归国。归国的亨利一反出国前与弹劾贵族一鼻孔出气的态度,对国王的行动表示全力支持,并成为打击贵族的骨干力量。

国王行动的导火索是,格洛斯特公爵对于停战协定极为不满,他抱怨说:“这个国家的人民希望打仗,没有战争,他们就没办法体面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和平百无一用。”

国王的七叔这明显是当抢劫犯当上瘾了。如果回顾此前的历史,这种“强盗逻辑”确实是英格兰历史经验的总结。自从亨利二世统治后期开启民主化进程以来,经济殖民化,贵族内斗不断,人民生活困窘,只有在爱德华三世统治前期,通过打劫富有的邻居法兰西,英格兰人终于体验了一阵幸福时光。实践证明,唯有“一抢解千愁”!

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其行为逻辑也是与此完全一致,事实上,这也是所有海洋(游牧)文明国家共同的行为逻辑。只不过后来从外部获取利益,不需要通过明火执仗赤裸裸的手段,而是变得更加隐蔽了而已。

格洛斯特公爵的这句话,道出了理查二世与贵族之间矛盾的实质:对于英国来说,国王不能带着大伙儿出去抢劫,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国王。理查二世因为不愿意(或不擅长)对外打仗,成为大家攻击的对象,尤其是签订和平协定,断了大家出去打劫的念想,因此更让大家怨声载道。 格洛斯特公爵一般躲在自己的普莱西城堡里,“对国王深恶痛绝,没一句话好说。”这些言论散布出来,对于国王的权威形成严重挑战。

理查二世新仇旧恨一起算总账,1397年7月,理查二世在24小时之内连续袭击并逮捕了七叔格洛斯特公爵、阿伦德尔伯爵和沃里克伯爵。

此后,理查二世的中二病心理状态表露无遗,即过度自信、缺乏分寸和独断专横。他先是派人将七叔勒死在他自己的床上,然后用模仿“残酷国会”的模式,审判了他原来的敌人,宣布他们犯了叛国罪。阿伦德尔伯爵被处死,沃里克伯爵作了卑劣的忏悔后被终身流放马恩岛。

由于在这一系列行动中,四叔的儿子亨利立了大功,1397年9月,他被授予赫里福德公爵。

接下来,国王的复仇之箭射向当年弹劾贵族中的最后一位——诺丁汉伯爵莫布雷。据亨利的说法,在审问中莫布雷向亨利透露了一个天大的阴谋:贵族们不仅要终身监禁国王,而且要消灭全部接近国王的贵族们,包括国王的四叔及其儿子。

亨利将谈话报告了自己的父亲冈特的约翰,而冈特的约翰将此事报告了国王。

1398年2月,亨利在国王与法庭面前,当众揭发了莫布雷的叛国罪,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证据,温莎的骑士刑庭颁布命令,要求控辩双方采用诺曼人的光荣传统,即用决斗的方式以解决其间的争端,时间地点就在9月份的考文垂。

亨利与莫布雷在法庭上(BBC剧照)


亨利体格粗壮,以精力充沛、武艺超群闻名于英格兰,否则也不能在兵荒马乱的十四世纪欧洲四处瞎逛而毫发无伤。所以,说是决斗,基本等于判了莫布雷死刑。

理查二世在审判莫布雷的过程中,通过回忆事情的前因后果终于回过味来了:敢情自己一直做了别人手里的那把刀!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一直支持他的好四叔——冈特的约翰!

冈特的约翰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在前面叙述的一系列事件中,冈特的约翰的一系列行动中已经泄露出了蛛丝马迹,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下面就再捋一捋事情的脉络:

冈特的约翰在大哥黑太子还在世的时候,就显露出对王位的勃勃野心,并使出种种手段想要夺取王位,但是朝野内外的强大反对声浪使得他明白,要想坐上并坐稳王位,掌握民心才是第一位的。

虽然自己可以做到一手遮天,但如果由自己来反对黑太子的儿子理查二世,曾经的黑太子党的那帮人就会把仇恨对准自己,这种仇恨很容易被其他野心家利用,就算自己篡位成功也只是勉强坐上王位,不是长久之计。

因此,他将自己对王位的渴望小心地隐藏起来,表现得处处维护国王,但背地里一直在谋划,如何才能安全且不失民心地篡位。

最初,约翰本想通过庇护符合英国国家利益的罗拉德派来给自己积累人望,塑造自己开明进步爱国的政治形象。

但没想到,这个宗教改革派居然如此激进,要求普遍平权,有掀起底层暴动的迹象。不过,如果借着大暴动的机会,由暴民来杀掉国王也是不错的选择,自己就可以顺势登上王位。于是,约翰明知各地造反的浪潮已经风气云涌,却借着去苏格兰谈判为名调兵遣将,为暴动大开方便之门,特别是首都伦敦的防御十分空虚,农民起义军才能毫不费力地进入伦敦。

但是,没想到起义的农民如此的不中用,居然被国王一吓就完蛋了,反而给国王增加了不少人望。起义失败后,对于可能威胁统治根基的罗拉德派就不能再留了,于是威克里夫失去了庇护,罗拉德派也遭到打压。

随后,国王的七叔也表现出对王位的浓厚兴趣,这样一来,自己只要趁势退后一步,让老七去跟国王斗,自己坐收渔利即可。

因此,约翰协助国王培植他的力量,将国王对七叔所存的愤恨放大,并对自己心怀感激。约翰渐渐年事已高,他逐渐将坐收渔利的角色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说到底,他是要做曹操!

约翰这个冲动的儿子亨利,居然不理解老爹的深谋远虑,跟着七叔后面瞎起哄,居然还想着废黜或杀掉国王,如果是那样,兰开斯特家族也就成了弑君的共谋,再想坐稳王位就难了!

为了避免儿子再犯下大错,冈特的约翰与自己的儿子亨利推心置腹地进行了一番长谈,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亨利出国游历积累名声,同时置身事外,约翰在国内挑动国王与七叔斗,借着国王这把刀杀掉竞争王位的七叔以及支持者。而国王在这些行动中必然在贵族中拉了足够的仇恨。因此,亨利只要到时候振臂一呼,推翻国王是轻而易举的事,同时还收获了民心,则王位就是兰开斯特家族的囊中之物!

亨利被老爹的智慧深深折服,并按照老爹的指示出国游历去了,游历过程收获颇丰,其中最主要的是,与法国的摄政大臣奥尔良公爵保持了非常良好的关系与联络。奥尔良公爵与冈特的约翰,都是各自国家把持朝政的王叔,彼此间惺惺相惜。

从理查二世的角度来看,英国政局的基本形式是:自己这个国王被架空,四叔和七叔之间一直明争暗斗。而七叔趁着四叔不在国内的机会,威逼国王,除去了国王给自己找来的所有帮手;之后就是四叔一直辅佐国王和七叔斗。

其实,以四叔在老国王爱德华三世生前就长期摄政并广布党羽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想扳倒七叔谈何容易?他一直站在理查身后,由理查出手,不过就是为了让国王来背这个黑锅罢了!

现在七叔这一支力量被除掉,四叔势大难制,国王即将成为兰开斯特家族的傀儡的命运将不可避免。

理查二世虽然意识到自己被利用了,但事已至此,中二病发作的他认为自己是国王,一定能搞定兰开斯特家族的不臣之心,大不了一不做二不休,顺手把兰开斯特家族也除掉就是了。

想明白这一点,他在决斗开始前一刻取消了决斗并放逐了两人,莫布雷终身放逐,亨利放逐10年,放逐后的亨利到了法国巴黎,去投奔奥尔良公爵。

亨利被放逐后四个月,四叔冈特的约翰去世,享年58岁。史书上没有记载他是怎么死的,可能是正常去世,那个年代的人能活六十岁已经算很高寿了。

四叔的死让理查二世松了一口气,他认为可以趁机除掉野心勃勃的兰开斯特家族,因此将亨利的流放变为终身,并剥夺他的继承权。

理查二世这一轻率的举动犯下致命错误。

虽然四叔广布党羽,但是英国贵族们并不是铁板一块,也有看不惯四叔的人。而且,中下层贵族中很多蒙受黑太子的恩惠,对他的儿子理查二世还是颇为支持。

冈特的约翰高明之处在于,他将自己伪装成国王的大靠山。因此理查二世所做的这个没有先例的危险举动,将所有的贵族都逼到了国王的对立面。

各位贵族都在扪心自问,如果连德高望重、资历深厚、一向力挺国王的兰开斯特公爵的领地都可以被国王没收,谁的恩宠和资历可以超过国王的四叔?

所有的贵族都惶恐万分,担心国王随时没收自家的领地,原先支持理查二世的贵族也纷纷倒戈。

理查二世这个冒失的举动,使得所有贵族们彻底下决心联合起来抛弃他。

当然,有一个人除外。他就是深得国王信任,一直十分低调,实际是扮猪吃老虎的国王的五叔——约克公爵埃德蒙。

他一直都表现得十分无能,既表示支持国王,但又不是十分出力,老四和老七也一直没把看上去人畜无害的老五当作威胁。

老五就一直冷眼旁观老四和老七围绕着国王明争暗斗,最后两败俱伤。现在,国王的身边最亲的人就只有他,而理查二世自己并没有嫡系继承人!他实际也对这个王座十分渴望,对于亨利被放逐乐见其成,因为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将由他独揽大权,甚至问鼎王座也是十分有可能的。

但意外总是会发生的。就在冈特的约翰死后不久,几年前刚被征服的爱尔兰再次发生叛乱。理查二世以为国内的贵族都已臣服,他放心地带领所有的铁杆支持者去爱尔兰镇压新一轮叛乱,他还把柏林布鲁克的亨利的儿子——蒙茅斯的亨利带在身边作为人质,让五叔约克公爵代理执政。

古今中外那么多次政变,十次有九次都是趁着统治者不在首都的时候发动的。理查二世去了爱尔兰,而且他并没有嫡系继承人,代理执政的是表面上忠于国王,实际上心怀二意的约克公爵,这就是一个发动政变的天赐良机!几年前,冈特的约翰故意不提醒理查二世在爱尔兰布置足够的兵力,爱尔兰这个“暗桩”终于发挥了关键性的调虎离山的作用!

很显然,柏林布鲁克的亨利,就是英国版的“司马懿”!一场英国版的“高平陵之变”,蓄势待发!



英国版“司马懿”——博林布鲁克的亨利(亨利四世)


(未完待续)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北山浮生谈古论今(BSFS_View),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热帖推荐:


内鬼”与金融大鳄内外勾结,居然会导致亡国?——知春路风云录之七

特朗普减税,中美命运对决时刻加速到来?

以金融视角看世界:从万历十五年到2017年,大国衰落的轮回又将重演?

马云和刘强东不约而同开始谈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一带一路与《战狼》:中华觉醒的两个符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