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规定的交易者,为控制交易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本文来源 | CFC金属研究
本报告完成时间 | 2024年6月7日
主产业链:
五月份光伏主材价格继续走弱。据SMM、infolink等数据,近一个月多晶硅致密料-9.09%,颗粒硅-11.11%,N型多晶硅料-6.74%,N型颗粒硅-13.41%;P型182硅片-27.67%,P型210硅片-10.00%,N型182硅片-27.03%,N型210硅片-22.73%;P型182电池片-6.06%,P型210电池片-11.43%,TOPCon182电池片-21.05%,TOPCon210电池片-12.20%;单晶双玻182组件-2.33%,单晶双玻210组件-3.37%,TOPCon182组件-4.49%,HJT210组件0.00%。
终端市场: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4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14.37GW,同比-1.91%,装机增速继续下滑。组件出口方面,2024年4月中国组件出口20.9GW,其中欧洲占比49%(+9pct),印度占比2%(-4pct),巴基斯坦占比8%(+2pct),巴西占比8%(+2pct),中东占比11%(-2pct),非洲占比4%(0pct)。
权益市场:
近一个月申万光伏设备指数(-2.43%)跑输上证指数(-2.40%),其中迈为股份(光伏组件,+19.41%)、帝尔激光(太阳能电池设备,+15.98%)、
晶科能源
(一体化龙头,+15.85%)领涨,ST爱康(光伏辅材,-68.75%)、易成新能(电池片、组件,-29.75%)、
欧晶科技
(石英坩埚,-16.41%)领跌。
事件:
2024年5月15日,应美国太阳能制造贸易委员会(American Alliance for Solar Manufacturing Trade Committee)于2024年4月24日提交的申请,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体硅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组件)(Crystalline Silicon Photovoltaic Cells, whether or not assembled into modules)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消息来源:SMM)
点评:
反规避立案时间符合我们此前《【建投晶硅光伏】月观点:美国政策是最大的灰犀牛》预期,根据美国方面消息,预计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预计将最晚于2024年6月10日对此案作出产业损害初裁,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了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美国商务部将继续对本案进行调查并预计于2024年7月18日作出反补贴初裁,2024年10月1日作出反倾销初裁。据美方统计,2023年美国自各涉案国家进口被调查产品的金额分别约为:柬埔寨23亿美元、马来西亚19亿美元、泰国37亿美元、越南40亿美元。
SMM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本土组件产能仅17GW,而规划产能落地预期均在2025年及之后,但SEIA预测美国2024年新增光伏装机需求将是40GW,美国光伏产业严重对外依赖。在美国的组件进口中,东南亚占比达到了80%以上,电池片进口也同样依赖马来西亚和越南。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如果东南亚市场被美国征收高额双反税,那么美国光伏产品供应来源将会出现严重短缺。对于美国市场的供需缺口,或将很大程序需要赴美中企的产能来弥补,然而目前中国企业已投产组件产能仅10GW左右,且海外产能投产周期通常较慢,预计短期内仍是难以满足美国装机需求。此外,截至2023年Q4,美国本土并无电池片产能,infolink数据显示至2024年底,美国电池片产能也仅为7.3GW。说明即便美国本土组件产能放量,但对于电池的需求仍是高度依赖进口,基于此预计双反调查可能会对部分电池片豁免或者实行配额进口。
对美国装机而言,虽有IRA激励,但是美国本土光伏电站投资成本依然偏高,美国组件均价目前在0.3美元/W左右,显著高于欧洲、澳洲等西方国家,虽然组件过剩也一定程度上推动户用和工商业装机成本下降,但是降幅并不明显,且由于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2023Q4集中式装机成本相较2022年同期反而上升。高成本之下,关贸政策扰动或将进一步对美国装机形成抑制。不过考虑到美国本土组件仍有库存待消纳,预计2024年美国装机所受影响或较为有限,大规模的实际影响或将延后至2025年显现
。
2. 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事件:
2024年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消息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点评:
行动方案部分涉及晶硅光伏产业发展思路及指导意见,主要包括:①加快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②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通道,提升跨省跨区输电能力;③科学合理确定新能源发展规模,在保证经济性前提下,资源条件较好地区的新能源利用率可降低至90%;④合理布局硅、锂、镁等行业新增产能;⑤新建多晶硅、锂电池正负极项目能效须达到行业先进水平;⑥加快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行动方案再提大基地建设,目前第一批风光大基地规模总计97.05GW;第二批风光大基地规模455GW预计十四五期间将建成200GW;第三批风光大基地已形成项目清单,2024年5月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调度视频会上指出要“全力推进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本次行动方案再提风光大基地加快建设,或表明集中式光伏仍将成为支撑国内光伏装机增长的中坚力量。与大基地建设配套的是,行动方案继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后又再度提到大基地外送通道建设,我们认为特高压线路建设将是大基地外送通道建设的重要抓手,据我们在《【建投晶硅光伏】节能降碳新政有望释放潜在光伏装机需求》测算,十四五期间建成的200GW第二批风光大基地中有150GW需外送,大约对应15条直流特高压线路,消纳压力依然较大,而外送通道加快建设将有效保障集中式装机的良性增长。
行动方案明确资源条件较好地区的新能源利用率可降低至90%,兑现市场年初预期。据测算,2023年国内光伏发电量5833亿kwh,假设全国光伏平均利用率由98%降至90%,那么将会多带来635.15亿kwh的发电量,乐观情形下对应50.81GW的潜在光伏装机增量。
行动方案对硅产能建设提出要求,一方面工业硅相关产能的审批可能趋严,但已审批或在建的产能应暂无影响;另一方面,新建多晶硅项目能效须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虽然目前暂无明细出台,但若以CPIA公布的2023年8.1kgce/kg-Si的平均能耗为参考,在产业链承压的背景下,部分企业或因技术和资金门槛难以达成。
此外,行动方案还指出要加快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预计
分布式光伏
或将再迎新的增长动能
。
多晶硅:
5月份多晶硅价格继续承压运行。供应角度看,据我们测算目前硅料价格已经跌破现金成本(不含税),
硅业分会
数据显示19家多晶硅企业中已经实施检修或停车的企业数量有15家,5月多晶硅产量18.27万吨,环比降3.77%,6月排产环比再降约20%。我们在2023年底的年报《【建投新能源】2024光伏产业风险管理年报|过剩、内卷,破局之道何在?》中率先给出预判,认为2024年中期多晶硅供需过剩或达到峰值,目前看预期正在逐步兑现,SMM数据显示目前硅料库存水平也已达到峰值,转向主动去库。我们认为,当下的时间点或正处在产能出清的前夜,现金流亏损导致减产规模不断扩大,但需要认识到,多晶硅产能停产期间的维护成本以及复产成本高昂,虽目前名义为停减产,但在行情承压背景下复产预期并不稳定,随着时间拖延,尾部企业及落后高成本产能或面临实际出清风险。此外,节能降碳新政印发,提到新建多晶硅项目能效须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初步判断部分企业达成或有技术和资金压力,后市产能投放节奏或将放缓。需求角度看,下游硅片正处在库存自消纳的过程中,因而需求预计难有反转。总的来说,随着产能端逐步缩减,预期多晶硅价格跌幅将逐步放缓至平稳,然而需求难有起色的背景下,多晶硅价格后市或最多回弹至现金成本附近,中长期运行趋势或L型磨底为主,价格难有起色。
硅片:
5月份硅片价格继续走弱。供应方面,硅片大厂下调排产,硅业分会数据显示6月硅片排产52GW,环比降12.8%。需求方面,下游电池片环节经营策略不一,部分企业因亏损现金成本而停产,也有部分企业为保市占率,在硅片价格绝对低位时入场采购,对硅片需求形成部分支撑。因此,供需对比之下硅片库存压力得到明显缓解。展望后市,硅片持续主动去库或使得价格企稳,然而下游市场分歧导致预期不稳定,目前光伏主材上游的矛盾在供应、下游的矛盾在需求,后市需进一步关注电池片环节动向以及可能的负反馈。
电池片:
5月份电池片价格继续走弱。供应方面,硅业分会数据显示6月电池片排产53GW,现金成本亏损之下减产仍在持续。需求方面,近期组件环节与终端市场表现不佳,尤其是美国对东南亚双反调查立案后,多家国内光伏企业在东南亚的一体化产能开始停减产。与此同时,电池片上游环节也处在下跌区间内,亦对电池片价格形成压力。成本方面,近期海外宏观面利空频繁,风险偏好打压下白银价格出现回调,不过目前白银价格仍处在高位,使得电池片非硅成本压力依然较大。
组件:
5月组件价格下跌。国内市场上,5月上旬组件中标量有所上升,需求支撑走强,不过近期市场再度转向观望。海外市场方面利空较多,印度因ALMM政策生效致使4月中对印组件出口环比大幅下滑75%,仅0.4GW;欧洲市场能源过剩,光伏产业需求有走弱迹象;美国市场方面,随着反规避豁免到期以及东南亚双反立案,近期观察到东南亚一体化产能已出现减产。
国内市场: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4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14.37GW,同比-1.91%。考虑到组件中标集采到电站落地的时滞,4月新增装机或反映的是23Q4组件成交,考虑到此前组件集采一度好转,后市光伏装机增速或有回升空间。此外,节能降碳新政发布,光伏消纳红线下调,或将释放50GW+的潜在装机空间。
组件中标:
SMM数据显示,2024.4.29-5.26光伏组件中标32.31GW,中标均价0.87元/W,中标价格持平。
组件出口:
infolink数据显示2024年4月中国组件出口20.9GW,其中欧洲占比49%(+9pct),印度占比2%(-4pct),巴基斯坦占比8%(+2pct),巴西占比8%(+2pct),中东占比11%(-2pct),非洲占比4%(0pct)。欧洲方面,4月欧洲进口中国组件10.3GW(qoq+7%),能源市场过剩致使价格回落,光伏产业亦受影响,叠加库存压力,需求表现疲软,不过欧央行降息落地,可能短期刺激光伏装机;印度方面,4月印度自中国进口组件0.4GW(qoq-75%),4月ALMM政策生效,数据如我们所期出现明显回落;巴基斯坦方面,4月进口中国光伏组件2.1GW(qoq-36%),受中巴经济合作影响,巴基斯坦需求逐步显现,但巴基斯坦市场存在政策担忧,未来鼓励本土制造的潜在可能或限制中国对其出口;巴西方面,4月进口中国光伏组件1.7GW(qoq+2%),14.300法案和Ex-tariff等政策制约下,中国对其出口持续下降;中东市场,4月进口中国光伏组件2.3GW(qoq-25%),因沙特政策发力影响,中国光伏出海需求不断走强。
工业硅:从基本面来看,西南丰水期电价趋降给于硅厂利润修复空间,西南硅厂复产使得供应总体呈上升之势;当前下游需求整体疲软,多晶硅在亏损之下逐步开启检修减产,有机硅、铝合金亦难有盈利空间。政策端虽有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利多支撑,但短期仍难给产业带来实质提振。总体来看,工业硅基本面仍然疲软,盘面上涨的产业支撑不足,政策虽有潜在利好,但落地仍存不确定性,因此短期工业硅继续以偏空思路对待。操作上,轻仓做空,或考虑卖看涨或买看空的期权策略,SI2409合约参考区间12000-13000元/吨。
白银:美联储降息预期一再推迟,贵金属理应存在回调压力,但近期贵金属受其商品属性支撑明显。我们认为当前经济复苏仍然缓慢,商品属性带来的支撑并不足以推动贵金属大幅上涨,贵金属,特别是白银或存在高估的风险。沪银2408参考区间7200-8200元/千克。
铜:美铜市场资金交易风险基本解除,后续拉涨空间有限,在降息预期摇摆、铜市供需宽松背景下,预计6月铜价维持回调。考虑到前期价格在回落至8万元附近后下游采买情绪的恢复,预计短时间内铜价下跌幅度暂时有限。下游企业短时间内逢低采购现货进行少量补库为主,有买入套保需求者可等价格回落至7.8-8万附近后可再做建仓打算。
铝:5月国内
制造业PMI
数据回落一定程度打压了市场对消费改善的乐观预期,而持续走高的有色金属本身亦面临回调压力,因此上周有色板块整体面临较大幅度的回调。不过在没有更多的数据表明需求进行持续的收缩区之前,当下去判断拐点还为时尚早。6-7月铝供给小幅增加,需求为传统淡季,或面临小幅累库的压力。但节能降碳的政策以及地产的刺激政策不断出台对铝的长期基本面利多,3季度沪铝的表现或优于其他金属,尤其是在相对估值低于其他金属的情况下。沪铝07合约运行区间20900-21300元/吨,短期区间操作,中期逢低做多,若09-07合约价差进一步收窄,关注反套机会。
锡:宏观方面,美国一季度实际GDP下修、5月ISM制造业下滑、Jolts职位空缺人数回落,降息预期升温的利好情绪被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抵消。产业方面,Alphamin的比齐矿扩建项目投产,预计锡精矿增量在7500吨/年。策略上,空单继续持有。
钢材:6月份钢价或将向下调整,但宏观利好预期仍在,降息降准和7月份的三中全会值得期待。加上钢厂炉料库存偏低,采购意愿较强,炉料价格支撑有望,因此6月钢价下跌空间有限。操作策略:偏空为主,热卷关注3750力度
玻璃:短期:回调风险较大。短期市场氛围转弱,高升水存挤压空间,FG2409上方关注1750附近压力。中期:供应压力仍存,不宜过分乐观。中期玻璃面临较大的供应压力,需求下降难以承接高日,后期乐观预期或难充分兑现,09合约有较大的下行压力,中期谨慎为主,09合约上方关注1800附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