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货币视角下您如何看待天秤币
首先谢谢主办方,通常数字货币的论坛好像都不太找货币学者,我入行六七年参加的活动也不多,所以感谢主办方。我谈一下对Libra的看法,第一个作为自由主义者的视角,第二个作为货币学者的视角。
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我比较看好Libra
,为什么?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公民都有国籍、身份,每一个国家都有国界,它的GDP、计价货币都是自己主权来决定的。但是公司有一个非常神秘的特性,公司是可以在离岸开展自己的业务,可以发行美元计价的债券,可以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全球化大大扩展了公司的版图。但主权资产负债表内,比如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还是美元计价的资产,本币计价资产居多,我们个人的资产负债也是如此。所以跨国的大公司天然相比于主权部门和私人属性有更有全球化的属性在里面。
因此,我站在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视角可能会对Facebook给予厚望,
它虽然创造的是超主权货币,但它不是一个主权部门去领导的超主权货币
。刚才我们提到的都是由主权部门协同创造的超主权货币,但是Facebook它是一家私营企业,也是一家科技巨头。
近几年金融行业和科技行业大企业的集中度非常高,苹果、Facebook,包括资管行业的传统公司,
华尔街和硅谷作为私人部门有能力通过创新去反制或倒逼主权或者政府部门的监管,这是作为自由主义者的看法。
我作为货币学者的看法是Libra天然还是一个法币的附庸
,如果你去看他的白皮书,你会发现储备资产还是国债和法币储备,包括美元、英镑,也有可能是欧元,所以它天然从属于主权货币体系。一旦从属于主权货币体系,大家都知道货币业务是一个公私合营,或者是官督民办的业务,不可能让一个私人随意从事货币创造或者自己乱发货币,类似于中国对ICO的看法。
哪些机构是可以合法的去发行货币或者进行信用创造呢?是银行,银行也是我们支付体系核心组织。支付宝是进网联的,支付宝备付金账户开在人民银行以前,它的备付金账户是开银行的。大家很喜欢这一类所谓的垄断的支付机构和公司,但它依然从属于整个传统银行和央行构建的二层支付体系。
这会导致我看待Libra的时候视角会很矛盾,很分裂,为什么?因为大家都认为它是一个私营企业,会不会是未来的主导者?可以达成私人之间的所谓去中心化共识。但是我们却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就是要跟主权部门打交道,就在Libra发行之后的一段时间,包括英国央行行长、美联储主席都回应了Libra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他的央行,包括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都是在支付一端去做相关的区块链创新,我们会发现Libra这个货币结构还是逃不过监管和主权部门打交道。
一方面因为我是自由主义者,所以期待Facebook可不可以给我一个我想要看到的超主权货币,它的设计跟SDR类似,SDR最终是以美元计价,这很悲哀。因为超主权货币最后反过来用美元汇率是计价是比较可惜的,但是
我看了一下Libra结构也是这样的结构,此外储备资产逃不过银行,需要买入美债。买入美债就需要托管在托管行(比如纽约梅隆银行),所以说没有办法绕过传统的结清算体系,这个是我的看法。
您可以再想一下,我再问我这边的问题,停下来似乎Libra币对法定货币的一种取代讨论下来还是为时尚远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形成了一个比较共识是Libra币是一比一挂钩了法定的货币,未来有可能放开比例,因为涉及到Libra要贷款的问题。下一个问题讨论一下Libra币在多大程度上撼动我们的法定货币,撼动的程度可能会决定于相应的深刻影响,请朱博士给我们讲一下。
撼动法币这个事情,我觉得当你从属于一个体系,又附庸于一个体系的时候你要去撼动它,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你首先利用的是整个银行体系的支付和结算系统,刚才我也提到了资产端储备资产,一你可能买美国国债,二可能存放在银行里面。
当你的资产端都是法币体系的时候,你要外化于法币体系可能非常困难。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当你想在另外一个星球……假设跟着马斯克的火箭飞到火星去了,你在火星想创造一个新的货币叫火星币。你创造了以后有一个人带了100美元的现钞上来,我这儿有美元,我们用美元结算吧,你的支付体系就可能瞬间崩溃了,因为美元可以在地球上也买东西。
因此,你要在一个很成熟的体系内,通过这样一个从零开始去打破美元的共识,在我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我还保留着这种希望呢?主要还是因为Facebook的规模它太大了,它让我想起了凯恩斯对Bancor的执念,凯恩斯是主权层面要求协同,但其实政府之间的协同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人和人之间的共识达成起来也困难,但也要比政府之间达成共识要来的方便一些。我自己都没有想清楚有什么样的办法抗衡美元。
就像嘉明老师在演讲中跟我们讲,1971年的时候尼克松总统关闭了美元与黄金的窗口,很多人就会在想随着Libra币或者以后诞生的类似于Libra这种非主权货币它更加强势,更有话语权之后有没有可能在某个时间节点关闭与法定货币的窗口。
刚才嘉明老师说了1971年的是关闭了黄金窗口,我给大家普及一个细节,美联储是1913年成立的,美联储在1942年的时候资产端有80%都是黄金。也就是说,它的负债端,所有发行的货币有80%是黄金。1942年的时候美联储立法改革以后可以购买美国国债,之后美联储持有的黄金资产从80%掉到了现在1%都不到。
美联储货币发行的信用支撑本来是建立在黄金上面的,然后是逐步切换到法定所谓的主权信用。因为政府的债务发行是跟政府的税收权力是绑定的,税收权力是政府的资产。Libra现在借用的是美债和美元信用,它切换到哪一类资产上我还没有想清楚,有一些朋友会跟我说以后是所谓的数据货币化,以后数据才是抵押品,你可能会把整体人类信用从主权的信用切换到数据信用上面。我觉得这些都只是概念性的东西,没有实操性的东西告诉我怎么样去完成它。
能不能分享一下Libra对传统的货币会带来哪些影响?
我觉得取决于Libra先给自己定一个性吧,如果说它的性质跟USDT类似这样的稳定币,就相当于是整个数字资产流动性的来源,相当于你把传统世界的一笔美元转化为跟传统体系不能算完全隔离,数字化的美元体系,导入过去,流动性代导入到所有可选的数字资产当中,
更像是一个美元的通道或者说是数字离岸美元
,我时常用这个词。
一个美元流到中国或者欧洲没有区别,可能通过国界来衡量,但是数字世界不需要通过国界来衡量,只需要通过数字化的领域去衡量。我觉得有些东西是实证的,你可以去观察USDT跟比特币价格走势相关的程度,你会发现有的时候会和USDT发行量会有一些互动。因为美元流进来能配到所谓的核心资产,其实在数字资产里面可能是每一位资产配置者的首选,就像一个投资组合管理者拿到100亿美元,第一件一定是去配美债,而不是买股票,这个是一样的道理。
因为我们看到传统的USDT稳定币还是对标一种类型的法定货币,这次Libra是对标一揽子法定货币,以及它未来会不会发挥稳定币的作用,我们还是要值得继续去讨论和商榷的,毕竟朱老师刚刚也说他不赞成稳定笔概念的存在。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在开场演讲的时候,郭理事长有跟我们讲Libra币未来会带一种很大影响,它有可能会带来货币殖民,对弱小的国家会有深刻的危机感。虽然我们国家是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朱老师在演讲中也说到人民币话语权某种程度上并没有跟经济体量相对应,那么Libra这次率先踢出了第一脚,未来我们也要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应对怎么样去应对这场即将开启的数字经济里面很关键的数字货币,能不能请两位嘉宾分享一下你们的观点,中国怎么样应对这场有可能对法定货币,以及对我们现在货币体系带来影响的事件,中国应该怎么样去做,有没有什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