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果使用防空导弹进行对地攻击,存在一定技术障碍,精度更无法保证
从舰艇角度看,054A垂直发射系统只能发射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而052D的新型垂直发射装置据称是依照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在2006年12月15日颁布、2007年5月1日实施的国家军用标准GJB5860-2006,即“水面舰艇导弹通用化垂直发射装置通用要求”设计。
可以看到这种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具备三种大小模块,以适应不同尺寸舰艇。其中大型发射单元长达9米,单个发射单元的最大直径可达850毫米,超过美国的MK41,这意味着新型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应该可以发射更大尺寸导弹,所以052D有可能具备发射红旗系列防空导弹甚至海基版“长剑10”巡航导弹的能力。
俄塔社曾报道过俄军使用S-300远程防空系统打击地面装甲车目标的新闻,中国也曾将红旗2防空导弹成功改造为M7地对地弹道导弹,另外《防空导弹设计》一书也提到可以使用防空导弹“兼职”进行对地对海攻击。但是这种“兼职”模式不但需要专门的对地对海模式以处理飞控问题,还要考虑末端导引问题,比如采用类似于“响尾蛇”AIM-9X导弹的热成像导引。红旗16、海红旗9末端采用雷达导引,由于地面噪声较强,打击精度堪忧,难以达到电影上展示的精确制导效果。所以利用防空导弹攻击地面目标不仅技术上存在一定障碍,精确性无法保证,而且实际上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更有效费比的方式实现。
4、使用搭载末敏战斗部的巡航导弹是最贴近影片效果的打击方式
综合电影中舰艇打击陆上坦克的所有细节,一是使用垂直发射,二是可以对装甲部队进行自主识别,三是弹药没有尾迹,以坠落在坦克顶部装甲的方式进行打击,那么最为可行的途径就是使用搭载了末敏战斗部的巡航导弹对目标区域进行攻击。
末敏弹是“末端敏感弹药”的简称,主要用于自主攻击装甲车辆的顶部装甲。是一种能够在弹道末段探测出目标的存在,并使战斗部朝向目标方向爆炸的弹药。中国的末敏弹使用了无源毫米波辐射计、主动毫米波测距和红外传感器相结合的复合敏感传感器设计,可以更有效地识别和确认装甲目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末敏弹多采用子母弹结构,母弹内装载多个子弹,母弹仅当作载体,只有子弹才具有末端敏感的功能。末敏弹的载体除使用炮弹外,还常用布撒器和导弹,以打击远距离目标。目前使用巡航导弹搭载末敏战斗部的打击方式已经存在先例,比如UGM-109战斧式巡航导弹就可搭载BLU-108末敏弹。当然末敏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其传感器被设计为对装甲目标敏感,所以无法精准识别并攻击小而机动的士兵等软目标。不过要达到影片中的打击效果,目前最可行的依然是使用搭载末敏战斗部的巡航导弹,待其飞抵目标区域后抛洒战斗部,对坦克造成“灭顶之灾”。
末敏弹并不仅仅出现在电影中,其已多次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登场亮相,并取得惊人战果。例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和2015年俄罗斯在叙利亚对IS的空袭打击中都先后使用了末敏弹进行攻击,对敌方装甲车队造成了极大杀伤。随着现代战争的演变,末敏弹由于其诸多优点正激起很多国家的强烈兴趣,它也将和很多智能弹药一起,在弹药发展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