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车企卷入价格大战,跨界企业入局搅动车市,车企高层变身“网红”下场带货直播……在2024年,中国车市正在经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时隔四年回归的北京国际车展在25日拉开帷幕。无论是中国品牌推出的庞大新能源车型矩阵,还是网红汽车高管在展馆内外掀起的话题,都凸显出中国汽车产业链与日俱增的力量。
1
ONE
在本届车展上,新能源成为绝对的主角。参展新能源车型达278个,相比上届北京车展增长70%,首发新车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过80%,近20个新能源品牌首次亮相北京车展。车展上,“跨界”而来的小米,以及由华为和多家车企合作打造的鸿蒙智行的展台人气火爆。
在小米展台上,小米SU7全系车型颜色亮相,小米CEO雷军还在展台上宣布了小米SU7订单和交付情况的最新进展:上市28天,交付5781台;截至4月24日,锁单量超过75723台。鸿蒙智行携全新家族阵容参展,由享界S9、问界新M5新车领衔,问界M9、智界S7、问界新M7主力车型组成“全明星”产品矩阵亮相。
比亚迪的展台也迎来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本次车展比亚迪包下多个展台,分布在2个场馆。在展会上一口气发布秦L DM-i、海豹06 DM-i、海洋网概念车OCEAN-M、腾势Z9GT、仰望U8越野玩家版、仰望U7、方程豹全家桶等一系列车型,以及云辇、IGBT 6.0芯片、双枪超充等技术。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目前,电动化上半场已驶入快车道,智能化下半场正在换挡提速。未来,智电融合的整车智能是发展方向。
蔚来携旗下8款2024款车型登陆车展,并宣布智能电动高端行政轿车2024款ET7行政版上市。蔚来十二项全栈技术展区也首次登陆车展,呈现包括智慧能源、智能制造、芯片和车载智能硬件等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即将开始部署的蔚来第四代换电站、640kW全液冷超快充桩也揭开面纱。
其他品牌中,红旗携三大子品牌共22款产品登场,旗下新能源品牌多款基于“红旗·天工”纯电平台和“红旗·九章”智能平台打造的全新纯电产品首发亮相。其中新红旗H9匹配全新自主研发“云端一体化”的智能AI推荐引擎。阿维塔在车展上发布“未来智能豪华SUV”阿维塔11 2024款。智驾方面,得益于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阿维塔11 2024款全系标配行业独有的三激光雷达、34颗智驾传感器,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HUAWEI ADS 2.0。此外,国内主要车企几乎悉数携新品在车展中亮相。
宁德时代在本届北京车展上发布全球首款兼顾1000公里续航和4C超充特性的磷酸铁锂电池新品——神行PLUS。宁德时代还表示将和华为等多家公司,共同搭建国内最大超充网络。
2
TWO
智驾产业链干货满满
本届车展,主办方特意设立“智驾未来展区”,其中华为备受瞩目,用两个展馆展示旗下一系列智能化升级成果,并同主展馆内的鸿蒙智行展台联动展出智能电动车。
北京车展开幕前一天,华为发布智驾新品牌“乾崑”,包括全新升级的乾崑智驾、乾崑车控、乾崑车云等解决方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简称“华为车BU”)首席执行官靳玉志在发布会开场就喊出“2024年是智驾规模商用元年”,他表示预计到年底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车辆将超过50万辆。
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科技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商汤绝影今年首次亮相北京车展,展示端到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UniAD的道路测试表现。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绝影智能汽车事业群总裁王晓刚表示:“未来汽车智能化的竞争,本质上是通用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的比拼。”
大疆车载在车展期间首次展示了驾舱一体方案、激目方案、车载无人机方案等新技术,并与高通、东风汽车等合作伙伴进行了联合产品发布。另一家智能出行领域企业四维图新发布NI in Car汽车智能化一体解决方案,首发版本主打舱行泊一体化,目标瞄准10万至20万车型智能化驾乘体验。
外国企业也在车展期间亮出对华智能驾驶产业合作成果。车展当天,《环球时报》记者在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巨头博世集团的展台看到,其着重展示了面向可持续智能出行未来的解决方案。展台的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有多款本土创新产品是博世首次展示。据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普及比较快,智能驾驶业务也领先国外发展起来,因此博世已经将很多产品生产本土化,以适应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表示,在科技进步推动下,整个社会、整个产业以及消费者需求等都在发生重大改变。他认为现在的汽车已经是一个互动的载体。他表示,“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座舱,车是在主动适应满足你的需求,这个方向我觉得未来会进一步发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智能化要求下的新能源汽车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企业具备“系统化创新”和“规模化制造”两项能力。
《通信世界》全媒体副总编黄海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当下的汽车产业发展阶段,科技企业需要肩负起支撑智能驾驶时代的重任。未来智能驾驶时代的“中国版博世”应当具备三大能力。第一,要技术实力强劲,能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还要有持续创新的能力。第二,要有强大产业链整合能力,提供各类丰富的解决方案,不同的合作模式,满足不同车企不同车型的需求。第三,一方面要实现自主创新,不惧外部复杂形势的挑战;另一方面要开放合作,在全球范围寻找合作伙伴和机会。
3
THREE
“昔日的老师”与“曾经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