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唐韧
前非著名程序员,现不知名产品人。畅销书《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作者。喜欢聊聊产品、说说职场、谈谈个人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淘股吧  ·  超短技巧之集合竞价篇.起手式! ·  2 天前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  【广发策略】本周重点变化:景气度、拥挤度、流 ... ·  3 天前  
刘润  ·  令人费解的“董明珠健康家” ·  3 天前  
交易员策略  ·  DeepSeek还能上车的就这只!!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唐韧

有人给我 2 万块,为什么我要拒绝?

唐韧  · 公众号  ·  · 2024-06-25 13:05

正文

如果有人白送你 2 万块表示感谢,你会接受么?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今天早上就遇到了这么一件事,欣慰之余也想拿出来跟你们分享一下。


我写文章主打一个真实记录,跟你们分享我的工作、生活和思考。


一大早我在微信上收到几条信息,来自我认识的一个产品经理发来的感谢信,内容如下。



你或许会好奇,既然别人赠予感谢,为什么不收?


道理很简单,他能拿到大厂的offer实现涨薪,其中至少有80%是他自己的选择和努力,而我只是那20%。


况且,这20%我已经在他的学费里收到了回报,这是一次等价值互惠。


如果我再收他的 2 万块,那就成了利用别人的好意获取不义之财,这不是我做人的原则。


干多少活儿,收多少钱,这样心里踏实。


这里也插播一下,之前有问训练营的,这周六 29 号我们举办第四期上海产品训练营,还有座位,可以联系我报名。


对于他的蜕变,我觉得还是可以展开跟你们聊聊,一个当初差点放弃做产品的人是如何扭转局面的。


半年前他找到我,说了自己的一些处境和困惑,也想参加我的训练营来提升一下自己,找找机会。


那时候他们公司刚做业务调整,很多产品线被砍掉了,但是他还是留任。


即便是这样,对于如今的行情和未来的发展他并不看好,甚至产生了转行的想法。


当时我跟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你放弃做产品的损失要远大于你转行做其他的收入」。


对于一个做了 5 年产品的人来说,这种选择的风险是很高的。


其实客观来说,他并没有遇到什么致命性的危机,更多是来自于公司调整后的个人心态变化。


他在新产品线里依旧有不错的实践机会,公司也给空间,领导也还不错,唯独缺失一些方法和指导。


所以当时我也推荐他考虑我的产品训练营,因为这会补齐他的短板。


上完课后,我给他做了一个多小时的职业规划,包括后续也几次对他的工作问题进行了指导,对产品项目难点给了建议。


学以致用,复盘反思,融会贯通,这是我在训练营上对每一位同学说的最后一句话。


他听了,做到了。


其实这半年多时间里他在原公司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不仅从零到一把新产品做上线,而且具备了功能思维之上的产品思维、业务思维、商业思维。


这些,也都是我在产品训练营中重点交付的东西。


训练营的内容会根据大多数人在产品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去设计,通过方法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引发思考。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我不会上手帮他做产品,但我会告诉他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以及对他的方案和决策做判断给建议。


这里面,就是方法和指导的作用。


当年我刚开始做产品时,也是受到了来自领导提供的方法和指导的影响,然后形成了自己的方法,如今算是一种延续。


重新找回做产品的信心后,他梳理了自己的职业路线,确立了新的目标,于是开始在公司里给自己找实践机会。


以前,他做产品就是 理解需求、做方案、推项目 ,运用的都是重复性的知识和技能,有点像产品流水线蓝领。


现在,他做产品会 判断需求、注重价值创造、解决业务问题、结果导向 ,运用的是思维、能力和认知。


两种做产品的方式区别其实是很大的,伴随的是产品意识、产品方法、思维认知的改变。


这种递进,可以通过下面这张图体现。



之所以想结合这个案例跟你们聊这些,其实也是有感于最近完成的一些咨询案例以及和一些公司合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你们也知道,现在工作不好找,很多产品经理都感受到了行业周期性的下滑,岗位收缩,市场需求变小。


同时也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哪一类人的危险指数最高?


很显然,性价比低的。


换句话说,就是在同样水平和能力的前提下,公司会选择价格更低的那个人。


当然,并不是让你们去比谁更便宜,而是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性价比。


你可以很贵,但也得有贵的能力和稀缺性。


公司并不排斥花高价去招揽人才,但首先是德才配位,你得先到那个阶段,能提供对应的价值。


二三十岁的阶段是最适合冲刺的,这时候也最讲究方式方法,以及机会。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一个合适的实践环境,一套可行的工作方法,一位能提供关键指导的人,把这三要素补齐,自己的职业进阶路线会稳妥很多。


如果一没环境,二没方法,三没人帮,那其实是很危险的。


我见过很多不同阶段的产品经理,有天赋比较强靠自己摸爬滚打过来最终获得好结果的,但大多数还是得寻求外部帮助。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去做这个线下产品训练营的原因。


之所以选择线下模式,是因为现场的学习体验和获得感明显强于线上,参加过的都懂。


之所以做成一个商业项目,是因为彼此投入才能形成互惠合作。


正因为参加训练营的同学花了钱,所以我对他们才会更加上心,不管是一对一指导、求职内推、工作难题建议,基本都是来者不拒。


我之前也说了,参加训练营的同学相当于绑定了我这个长期外脑,工作和职业成长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


还有一个私心,就是把这些同学培养成我未来的资源。


现在的他们可能还在成长期,但三五年后他们就会成为公司和行业里的关键角色,承担更重要的职责。


那时候,他们就是我的资源。


就像现在,我拿到的一些内推名额和企业资源,都来自于过去三五年的这种积累。


成就别人,也是成就自己。


最后也想跟你们说,保持信心,拥抱变化,努力改变,积极学习,等待机会。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PS:本周六 29 号上海线下产品训练营已经就绪,报名的同学联系我 tangren0517


PS:后续杭州场会跟上,也是今年唯一一场。在后续就是北京、广州和深圳,可提前占座。



推荐阅读:《 鹅厂又给我发 offer 了!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