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痛并美丽着
回溯历史,高跟鞋竟是为男人而生。三千多年前古埃及屠夫为了宰杀牲口不脏脚,首次代表人类穿上了带跟的鞋子。16世纪末,脚踏高跟战靴的波斯骑士出访欧洲,威武雄壮的身影,简直就是行走的荷尔蒙。西欧贵族们争相效仿,高跟风潮一发不可收拾,顺势登上了时装舞台。
穿着丝袜加高跟鞋的路易十四
而真正让高跟鞋在上流社会一飞冲天的还是路易十四。这位史上待机时间最长的皇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唯一的不足就是身高不及兵长。为了彰显国王范儿,他将鞋跟加高10厘米,还刷成法国红。在他的引领下,上流社会的鞋跟越来越高,老爷们以穿红色恨天高为荣。虽说高跟那时候还只是男人的专属,但对时尚的追求可不分性别,十七世纪后lady们也开始学着男性蹬高跟。至此,高跟鞋在样式上逐渐形成了女士鞋跟越来越细,男士鞋跟更为粗厚的差异。
17世纪欧洲的年轻男孩喜欢的美鞋款式
然而,好景不长,受启蒙运动影响,老爷们生怕成为娘炮代言人,纷纷脱下华服,誓与高跟一刀两断。法国大革命期间,带有阶级色彩的高跟鞋又被女士们抛弃。老爷不疼,小姐不爱,高跟鞋备受冷落,远离舞台中心。
19世纪起,高跟鞋成了性感的标签
兜兜转转到了19世纪,摄影术的发明,让窈窕身材成为主流审美。为在镜头下一展身姿,姑娘们重新穿起角落里的高跟鞋,秒变大长腿不说,还因重心前移,自然挺胸收腰提臀,气场爆表,成就更美的自己。就这样,高跟鞋重出江湖,还更贴地气的踏入了寻常百姓家。而畅销世界的法国色情明信片,也通过高跟鞋与model的香艳搭配,给高跟鞋贴上了性感的标签。从此,男人一见细跟满眼浮现的都是各种不可描述,不自觉的血脉膨胀、蜜汁高举。
20世纪初,大清亡了,裹小脚的陋习自然续不下去。太太、小姐们意外发现本土旗袍与外来高跟相得益彰,不仅增高,还显脚小。于是高跟鞋替代裹步,成了民国新时尚。新中国成立后,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姑娘们把高跟鞋打入冷宫,用行动证明不靠恨天高也能顶起半边天。进入90年代,民智开放,高跟鞋卷土重来,成为中国女性的鞋柜标配。
身着旗袍手拿卷烟的民国美女
今天,高跟鞋不但款式多,鞋跟高度也越发感人。但研究表明,光7.5厘米高的鞋跟带给前脚掌的压力就比平底鞋多了76%。这不仅会让脚底生茧或长鸡眼,甚至还大大增加了腰椎、膝关节以及脚踝的负重。而窄小的鞋头会挤压足部神经,引发脚趾囊肿;或使足部关节变形,造成拇趾外翻。天知道,多少流量女星的风光之下,是一双不堪重负的病足。
尽管如此,妹子们为了更长、更挺、更翘,含着泪也要与高跟鞋共存亡,甚至有人喊出了“不穿高跟鞋的女人没有前途”的口号,这就有点野路子了。怕就怕,40岁的你坐在轮椅上,呆滞的目光望过去,满是自己20岁时穿高跟鞋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