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圈里做媒体和公关的占大多数,最近风向有点让人大跌眼镜了。
我就发现,之前比较端着的传统媒体们,在尝试过几次很接地气的内容之后,觉得数据的确上去了,老板应该很高兴,然后就决定再也不端着了。(我们必须承认,即使对那些声称对数据最不敏感的编辑来说,流量也能为他们带来强烈的满足感,流量像一种很棒的药物,可以增强他们在某方面的快感。)
我是说真的,大跌眼镜。不是说大家做了什么事——无论用什么平台,做了什么样的选题,出来什么样的玩意儿——而是我意识到,大家都接受了这一点:(很多传统媒体的确是因为没有在新媒体时代快速跟上步伐,例如拥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公众号,而迅速倒闭的。)我们再也不能端着了,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说得通俗一点儿,要在互联网环境下做内容,就不能太要脸,我们要和这个时代那些真正的流量主(大号们)变成直接竞争者,(毕竟同类竞争者已经所剩无几),很有一种“要用敌人的招数打败敌人”的使命感。
因此他们开始放弃业已坚持的、那种带有公共教育性质的媒体属性,开始学习互联网的方法论。非常突出的一个转变是,内容方向由“教化读者”转为“伺候读者”。
或者更直白地说,传统媒体已经放弃了平面思维,无论在制作选题还是策划选题时,基本都是流量导向了。
我并不认为我说了“流量导向”就是很严厉的批评。这不是一件“对的”或者“错的”事,我也没批评任何人的意思,但对我来说这至少这不是一件值得尊敬的事。
虽然流量导向看上去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我们也想做高质量内容,但是互联网能够接受这些高质量内容的人太少了,我们必须服务大众……我们也想找那种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又不用去考虑流量的工作啊。”听上去没有什么好反驳的,在互联网当中,你要面对的读者普遍的受教育程度很低,普遍的心智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人格也没有非常的完整,对美也没有基础的认识,至少我们认为的那种相对高的认识。
而且你可以说,很多媒体作为商业的一个环节,在新时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比如说来自客户的压力,客户在这个时代衡量自己广告效果的一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流量。
反正现在很多一些所谓的生活美学类的公众号、新媒体平台,都把自己的 slogan 确立为“改变中国人的审美”了,然后那些连大片都没拍过、摄影棚都没进过、根本不知道排版和新媒体小编们,都跑去教读者这个要怎么搭,这个要怎么配,这个餐厅好,去网红店排队吧,等等,把老“编辑”们看得目瞪口呆。
没有人来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媒体公司甚至拥有类似纽约时报新媒体研究中心那样的部门,也没能促成本公司的创新和改革。事实上,我要提醒各位,大部分传统媒体公司的高薪聘请的“咨询部门”一来没有一线内容的操作经验,二来也只能参考各大咨询公司发布到微信公众号里的 PPT 和数据。他们的分析能力甚至不如新榜的编辑。
对平面媒体来说,流量导向的内容直接导致的更加严重的后果是,它摧毁了媒体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形成的品牌特性:今天,我们把所有我们能够在那些顶级平面媒体、时尚杂志的新媒体上看到的文章,删去刊名,删去排版,删去水印,然后我们根本分不出来这是谁家的内容。
关于“摧毁品牌”这件事,我可以更加认真地梳理过去五年时间里衰落的杂志们是如何无能为力地接受了这样的结局,但那是后话了。总之,讨论“业内”直接避免了那些已经离开平面媒体的人被这个话题冒犯,同时,大部分亲手摧毁媒体品牌的人并没有这样的自知。
终于大家前赴后继地成为了“当初最看不起的那种人”。
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上面是我今天翻了一些杂志、媒体公众号和朋友圈的一些感想,我希望各位不要对号入座。虽然我也不能抑制住内心的遗憾:在一个大家都觉得要脸就发不了大财的时代,传统媒体编辑获得了制造流量的经验(大多数经验是制造垃圾),却渐渐失去了“启发读者”——他们曾经带着理想在专业课上或是在过去的环境中习得的、那种对社会而言更重要的、独一无二的能力。
乌 云 装 扮 者
那你也不能以偏概全吧?!
——但愿如此了。
To see behind walls. To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世界、黑色趣味和明亮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