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智库

俞敏洪: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怎么拉开的?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7-10 21:05

正文


有的人一辈子浑浑噩噩生活,没有创造成就,没有为家庭带来收益,为国家做出贡献;有的人不只是为自己创造了成就,也为家庭和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人甚至还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为人类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这个差距是如何拉开的呢?


文 | 俞敏洪

文章摘编自公众号“ 老俞闲话 ”(laoyuxianhua),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有的人一辈子浑浑噩噩生活,没有创造成就,没有为家庭带来收益,为国家做出贡献;有的人不只是为自己创造了成就,也为家庭和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人甚至还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为人类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这个差距是如何拉开的呢?

有的人支持下面这两种说法:

第一种,因为人的智商不同。 有的人天生非常聪明,有的则比较愚钝。因此,聪明的人能成功,愚钝的人就只能一无所成。人与人之间的智商不同,确实会造成人的发展不一样,但通过对成功人士的分析,我们发现智商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对于一个人成功或者事业的影响是有限的。

毫无疑问,一个智商很高的人,会更加容易取得学习的成功。但分析表明,大部分成功人士的智商就在正常范围之内(一百左右),我们常说的高智商人士通常指智商至少在125以上的人。很多智商正常的人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甚至是伟大的成就,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智商的差距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成功,这也意味着我们作为普通人,有取得成功的潜质。

第二种,因为家庭背景的不同。 家庭条件好的人比较容易取得成功,因为他们拥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和资源,能去最好的学校读书,在未来创业时也能得到父母的金钱和资源支持。虽然这是人与人之间拉大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对于成功人士的调查,表明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成功人士都来自于普通家庭,有很多甚至来自于社会底层(比如农民、普通工人家庭),由此也可以得出结论,家庭背景也不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必然条件。

结论是:一个人的智商和家庭背景会影响我们的成功,但并不是拉开差距的主要因素。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拉开,我认为有如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是否有理想、梦想或者志向。 这是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为理想有巨大的牵引作用或者推动力,会把一个人不断引领向前。和那些没有志向的人相比,有理想、梦想和志向的人往往前进速度会快很多,带有一种勇往直前的信念,这一信念会带领他逐渐远超其他人。

所谓的梦想和理想,不一定是某一件具体事情,而是能引发我们愿意为之奋斗的一种理念。曼德拉年轻时候希望自己能够消除种族隔离,这变成了他的一个重大理想,推动他不断前进,最后实现梦想,成为南非第一届黑人总统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内心渴望更好的生活,愿意去寻找更大的世界,愿意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更大成就、成为某个领域的出色人物,这些都是推动我们前行的动力。

第二,个性和性格的不同。 我们很难期望一个悲观主义者做出轰轰烈烈的事情;我们也很难期望一个被动、消极的人去做出开创性、突破性的事业。虽然性格和个性是从小在父母和环境的影响下培养和形成的,我们小时候不太容易起到主导作用,但我们长大成熟后,就需要明白什么样的个性和性格更加容易取得成功,并努力向这样的性格靠拢。马云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不怕失败、勇往直前、对生命充满热情、勇于探索的个性和性格。什么样性格的人容易成功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种能力的人会更容易取得成功:

首先,有逆商的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