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泰科技打造的全球最大的生物医药机器人实验自动化工作站集群。(受访者供图)
近来,扎根张江的AI制药“独角兽”晶泰科技接连传来好消息:在英国剑桥晶体数据中心举办的全球物质结构预测大赛中拔得头筹;公司自研的AI大分子药物发现平台与跨国生物制药公司再签新合作;与新加坡多家知名机构联手打造新一代全链路智能化材料研发平台。
物质结构预测可大幅提高新材料发现的速度,晶泰科技一直是这条赛道上的领跑者。2016年,公司在辉瑞举办的药物晶体结构盲测比赛上以100%的预测准确率一鸣惊人,从此开启了与全球顶尖药企合作的序幕。目前,全球排名前20的跨国药企中,有16家与晶泰建立了稳定合作。
但晶泰的目标远不止制药。作为一家以量子物理“第一性原理”和人工智能(AI)技术驱动的企业,它像一节自由生长的晶体,不断萌发出技术与千行百业的“接口”,已有多个涉及化工、能源和新材料的产业合作正在开展,未来蕴含无限可能。
MIT物理学家创办“从0到50”新模式公司
“如果用0到100的坐标来定位一家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那么晶泰科技可能位于0-50的区间。”作为一家难以用传统模式定义的新兴科技公司,晶泰科技副总裁王明泰用这样的比喻描摹公司轮廓。
具备“从0到1”的基础研究实力,是晶泰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公司的三位创始人温书豪、马健和赖力鹏都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在校期间,他们就畅想成立一家以基础科学理论与前沿技术共同驱动的科技公司,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也是在那段时间,他们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从原子开始重构世界”的时代风口上。在计算机和AI的加持下,人们有能力为微观世界建模,科学家能够像牛顿归纳出力学三大定律一样,书写原子世界的运行规律,而我们的宏观世界正是由原子搭建而来。
怀揣着“做大事”的理想,三位理论物理学家于2015年创办晶泰科技。在公司董事长温书豪看来,独特的物质结构会形成独特的材料、带来独特的性质,谁能精准预测结构,谁就像掌握了新材料发现的钥匙。
出于这种认识,晶泰科技打造了一把这样的钥匙——基于量子物理第一性原理的物质结构预测算法,不仅可以精准计算、预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也能在AI发展早期、缺少数据的情况下,产生更多更高精度的虚拟数据。有了这把钥匙,就能够链接无限广阔的场景——既可以设计治病救人的药物,也可以研发解决能源传递瓶颈的室温超导材料,甚至可以探索量子计算机的底层器件材料……
建立量子物理、AI与机器人的“技术飞轮”
物理学家往往拥有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现在回望,晶泰科技十年发展的每一个重大选择都“恰到好处”。
创立初期,晶泰科技面临着“做药企还是做药企合作伙伴”的选择,他们选择了后者。这样一来,可以“轻装上阵”,充分发挥平台型创新技术优势,广泛赋能药物研发各环节,提升新药研发效率和成功率。
而后,他们又规划打造自己的机器人实验自动化工作站集群。在“自研还是集成”的选择面前,他们选择“从第一行代码写起”的全自研模式。2023年,全球最大的生物医药机器人“丛林”落户上海,机器人代替人类双手,智能调度系统堪比人类大脑,可自主完成拧开试管、粉末称重、精准加料、液体移液、磁力搅拌等一系列动作。
如今,越来越多AI制药企业开始着手兴建自己的机器人湿实验室,提前“落子”机器人赛道的晶泰科技已具备先发优势。机器人实验过程中产生和记录的更高质量标准化实验数据,都将成为AI模型优化迭代的“燃料”。
“自此,晶泰科技三要素——量子物理、AI与机器人组成的‘技术飞轮’开始加速旋转,并逐渐赋能生物医药以外的领域。”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健透露,不久前,晶泰科技与入选“世界品牌500强”榜单的协鑫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其提供新能源材料研发的订单化服务,协鑫将按照项目研发进度,以里程碑方式向晶泰支付研发费用。
“副产品”数据或将成为未来最大“彩蛋”
去年,晶泰于港交所成功上市,被誉为“中国AI制药第一股”。说到未来,公司副总裁王明泰透露,常规业务之外,还将有不少“彩蛋”。
眼下,“谁能拿到高质量、低成本的数据,谁就能占得未来发展先机”已成业内共识。晶泰科技以标准化数据“投喂”进而实现算法模型的持续迭代,已形成“正反馈”。在公司内部举办的垂类应用模型与一线员工的物质结构预测比赛中,AI的预测成功率已多次优于人类。
在全球布局上,晶泰科技持续扩大合作版图。2023年,公司与礼来合作研发首创新药,合作预付款及里程碑总收益达2.5亿美元,刷新中国AI制药单管线金额纪录。目前,他们正与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等科研机构就肾透明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合作研发创新药物;与MIT共同推进“AI+机器人”平台驱动的科学智能研究;与强生公司旗下杨森生物技术公司及多家国际药企签署大分子药物发现AI平台商业授权协议。
公司官网上,晶泰已将自己定位为“创新型研发平台”,并孕育着新的蝶变。“数据还有更多潜力可挖。”王明泰说,今天作为“副产品”的数据或将成为晶泰明天的主打方向。